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改革微生物实验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研究,对高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采用逻辑连贯性实验设计、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创新实验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讲练融合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推行徒手练习、加强实验指导与严格规范操作,建立较完善的综合考核机制以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亲蟹行为及血淋巴生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定淡水对照组、盐度18适应组、盐度30骤变组(18→30)和盐度0骤变组(18→0),采用视频记录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的8项行为学指标变化,并测定了血淋巴渗透压及离子、血蓝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亲蟹封闭反应行为仅发生于盐度组(盐度18组和盐度30骤变组),且盐度30骤变组封闭反应时间显著高于盐度18组(P<0.05);腹部开合行为仅见于盐度0骤变组;盐度组第一触角回缩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5项行为学指标活动频率均于盐度0骤变组最高。各实验组亲蟹血淋巴渗透压及离子浓度均高于外界实验水体,且均随盐度升高而增大。血蓝蛋白含量随盐度的降低而升高,盐度0骤变组血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盐度30骤变组(P<0.05)。分析认为,中华绒螯蟹亲蟹在0~30盐度范围内进行高渗透压调节,腹部开合行为是其在低盐度环境下暴露尾肠吸收水中离子的一种行为策略,封闭反应有助于机体减少高盐度坏境下水的吸收及扩散失盐。  相似文献   
43.
黄献群  周玉球  黄钊云 《蛇志》2012,24(2):203-205
中医认为,混合毒类蛇毒为风火毒,血循毒类蛇毒为火毒。蛇伤性溃疡皆因火毒之邪炽盛,腐肉化脓而致。正如《灵枢.痈疽》篇方:"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对蛇伤性肢体溃疡的病机病理作了高度而全面的阐述。蛇伤性溃疡一旦发生,由于病情迁延,  相似文献   
44.
肿瘤早期的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复杂,一直是肿瘤研究的难点. 肿瘤淋巴道转移特异性蛋白标记物的发现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早期发病机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和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研究所取得的蛋白质组学成果,并对发现的与以上几种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蛋白标记物及其在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及病人预后中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其通过降解mRNAs或抑制mRNAs翻译来负调控基因表达并可能调控着几乎每一个细胞生理进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肿瘤,miRNA的异常表达谱对于ALL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应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s已迅速成为ALL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大小下的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犬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5只健康成年犬的右胸壁制作3cm×4cm大小的全层缺损,随机分为5组,所有胸壁缺损处安装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吸引器,手动抽吸负压排出胸膜腔气体产生负压,致伤24小时后复查CT观察气胸情况;然后按照压力表显示调节负压至60kpa,40kpa,20kpa,10kpa,0kpa吸引胸壁,比较五组1d,3d,5d的伤口液体引流量,胸膜闭合时间;5d时伤口取材做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60kpa和40kpa负压吸引下,1天引流液体量最多,分别为77.6±6.62 ml,77.8±4.97 ml;胸膜闭合最快,分别为3.2±1.30天,3.6±0.55天,但是60kpa组有一只犬血气分析显示为Ⅰ型呼吸衰竭;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及血管新生,且40kpa和60kpa负压组肉芽组织和血管密度明显多于其他组,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器对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在40kpa负压下治疗效果最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对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积液中蛋白量以及白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胸膜壁厚度等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8.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铜绿假单胞菌PA103株编码的外毒素结构域Ia(Domain Ia)的基因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ET-42b( )上,构建了pET-EPA103蛋白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E3。经IPTG诱导表达,初步纯化表达蛋白,用以免疫BALB/c纯系小鼠。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经刀豆素A(ConA)刺激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通过rEPA皮下注射BALB/c小鼠耳廓,诱导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DTH)。采用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DTH试验来检测pET-EPA103表达蛋白所引起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与DTH均可间接反映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进而评价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rEPA)Domain Ia蛋白片段的佐剂功效。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