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Filaggrin基因(FLG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1.3,是一种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基因。Filaggrin基因翻译表达为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前体(Profilaggrin),后者通过Kallikrein5(KLK5)的作用,生成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维持表皮屏障的完整性。而Filaggrin被Caspase-14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继续发挥着保水、防紫外线的作用。FLG基因是易于突变的基因,其突变或者缺失致使Filaggrin生成减少,这正是一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文就FLG基因的调控及Filaggrin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冯洁  林中  张剑波  潘存伟  郭芳  苏彦 《蛇志》2012,24(2):105-107,12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IF表达水平,分析MIF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CEA、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 MI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87.1%,高于癌旁组织的54.8%和正常胰腺组织的7.4%(P〈0.01);癌旁组织的MIF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MI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MIF表达阳性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MIF表达阴性患者,而血清CEA水平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MIF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正常腺体组织向胰腺癌发生和发展。MIF可作为胰腺癌的一种血清标志物,联合CA199的检测可更好的发现胰腺癌。  相似文献   
93.
Ptf1a,又名p48,是Ptf1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基,为胰腺命运决定与细胞分化必需的转录因子.最近研究发现,Ptf1a表达的丰度变化与发育中胰腺细胞生长、分化和胰岛?茁细胞数量密切相关.然而,胰腺细胞中Ptf1a的表达调节机制还不清楚.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约22nt的非编码小RNA,它们通过切割靶mRNA或抑制靶mRNA的翻译调节基因的表达.一些研究提示,miRNAs参与调控胰腺发育的多个过程.因而推测,miRNAs可能在胰腺发育中参与调控Ptf1a的表达变化.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结合两个靶基因预测算法的结果,获得4个可能调控Ptf1a表达的miRNAs.随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发现,预测得到miRNAs中的miR-18a,miR-145 和miR-495能通过结合到小鼠Ptf1a mRNA的3′UTR而有效抑制其表达.还利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研究了miR-18a、miR-145和miR-495与Ptf1a在小鼠胰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miR-18a,miR-145和miR-495与Ptf1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成负相关,进一步说明miR-18a, miR-145和miR-495可能在小鼠胰腺发育中调节Ptf1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三疣梭子蟹胚胎进行连续采样和组织切片,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和肝胰腺的发生与卵黄物质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胚胎的卵黄岛和卵黄囊结构分别出现在原肠期和无节幼体期,胚胎从原肠期至卵内第一期溞状幼体期,始终存在卵黄岛结构,且卵黄岛中的卵黄物质不断被分解和利用. (2)卵内第二期溞状幼体后,卵黄囊分为两个区域,卵黄囊壁中出现肝胰腺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此时肝胰腺前体已开始形成,卵黄岛开始融合. (3)卵内第三期溞状幼体阶段,卵黄囊发育成一双肝胰腺,由于肝胰腺中的卵黄物质互相融合,卵黄岛结构消失。此阶段胚胎对卵黄物质的利用加快, 卵黄物质中存在许多空泡状结构;(4)胚胎发育进入孵化前期后,肝胰腺腔内的卵黄物质极少,而初孵溞状幼体肝胰腺腔内卵黄物质已完全消失,肝胰腺为一对囊状结构。这些结果表明在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从原肠期到孵化前的过程中,卵黄岛和肝胰腺细胞对于卵黄物质分解和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阶段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时期C-MET在胰腺的组织细胞学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E18.5 C-METmRNA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蛋白在P14,P21高表达,并存在两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190KD和170KD.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C-MET在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都有表达.结论:C-MET在大鼠胚胎发育后期及生后出现高表达,并表达于胰岛B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胰岛形成、结构重塑和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人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胶原酶分次消化剪切的人胰腺组织,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去除胰岛组织,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CMRL1066培养液中,7-10天可行成单层细胞,用0.25%胰酶-EDTA消化并传代培养.取2-3代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CK19、Pdx-1、Nestin、Insulin及Glucagon的表达.结果:经过胶原酶消化、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后续的培养,去除了胰岛组织及外分泌腺,可获得较纯化的鹅卵石样的胰腺导管细胞.免疫荧光结果示:胰腺导管细胞CK19、Pdx-1和Nestin染色呈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7.5±6.2)%、(77.5±8.6)%和(50.9±9.5)%,而Insulin染色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该细胞表达CK19、Pdx-1和Nestin基因,而未观察到Insulin及Glueagon基因的表达.结论:该方法可较好的分离纯化出人胰腺导管细胞,经鉴定获得细胞具有胰腺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胰腺间质细胞(pancreas mesenchymal cells).方法:以孕12.5天(E12.5)的大鼠胚胎为组织来源,通过显微分离得到E12.5的胚胎胰腺,在鼠尾胶原包覆的六孔板内进行组织块培养,观察培养过程中胰芽的形态变化,间质细胞的长出,并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对间质细胞进行了鉴定.结果:显微分离得到了胚胎胰腺,为间质细胞群包绕着上皮细胞团的结构,培养第二天即发现间质细胞的长出,培养第四天时得到间质细胞群,免疫荧光鉴定为vimentin 阳性的间质细胞.结论:本方法通过大鼠E12.5胚胎胰腺显微分离.体外培养出原代胚胎胰腺间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大鼠胰腺间质细胞的功能提供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8.
刘俊  裘正军  庄瑜  钟福全 《生物磁学》2009,(14):2752-2755
胰腺癌是预后程度极差的恶性肿瘤,已初步证实胰腺干细胞可转化为胰腺癌细胞。成功分离和鉴定了胰腺癌干细胞并对其与转移、耐药的关系和信号通路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深入理解干细胞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可能根本改变临床胰腺癌防治的方式。  相似文献   
99.
人工胰腺     
据统计,我国1980年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为1%。今天已猛增到3.6%。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5。更为严重的是,专家预测,今后十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将快速增长,有可能达到14%左右。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除了糖尿病本身疾病之外,其并发症也十分可怕,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肾功能障碍、脑动脉硬化等,更使糖尿病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00.
秦媚  韦艳芬 《蛇志》2010,22(2):160-161
输卵管绒毛膜癌是极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妊娠绒癌的5%以下。因所在部位的关系,易出现症状,但由于组织学特点.较易侵入血管而早期出现转移,因此,死亡率极高。现将收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