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本研究在观察比较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3亚科16种天牛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初步总结了天牛幼虫外部形态特征与危害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牛亚科幼虫的上颚为圆凿型,沟胫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的幼虫上颚则为楔型。上颚圆凿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小,上颚越发达;上颚楔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大,上颚越发达。及时将粪屑排出蛀道外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步泡突较发达,具有粗大的瘤突,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大;相反,不及时排出粪屑类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泡突不发达,多具细皱纹,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32.
自1990年代中期起,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等地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遭受一种扁叶蜂的危害,不少年份成片的落叶松针叶被食。因雌蜂的触角节数与国内的文献资料不符,该种一直没有鉴定到种。本研究鉴定该种为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Wachtl),对各虫态进行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片,同时提出了防治策略,以利用黄绿色胶带诱杀成虫和人工挖除入土的预蛹和蛹为主,以保护作为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3.
Sinoinsula nom. nov. = Insuht Zhou & Li, 2013. Zootaxa 3712 (I): 11.  相似文献   
34.
濒危植物金花猕猴桃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生物学是目前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金花猕猴桃(Actinidia chrysantha)是猕猴桃属濒危物种之一,目前未见其繁殖生物学相关报道。因此,该文以分布于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花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用游标卡尺测量了花器官及果实形态,通过野外观察记录了其物候、访花昆虫及开花结果习性,用人工授粉和套袋法确定其传粉媒介,开展田间播种试验确定种子繁殖力,对其繁殖生物学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花猕猴桃物候因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较低海拔地区5月中下旬开花,高海拔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花期持续7~10 d,果实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雄株花枝率76.5%,雌株果枝率61.9%,果实长圆柱形、短圆柱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34~27.53 g,最大果重35.0 g;金花猕猴桃为虫媒和风媒共同授粉,主要访花昆虫有蜜蜂科、细蜂科、鼻蝇亚科、食蚜蝇科、蜡蝉科、大蚊科长脚蚊属昆虫等;金花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低,参试的3个居群的种子发芽率存在差异,分别为花坪17.5%,资源车田15.36%,贺州姑婆山0;4种不同种子处理方式中,低温+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22.67%)最高。综上所述,金花猕猴桃不存在传粉障碍,种子萌发率低可能是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保护金花猕猴桃种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丁香北京瘿蚊Pekinomyia syringae Jiao & Kolesik以幼虫在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pekinensis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叶片内隐蔽为害,为害严重时导致寄主提前落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其生活史、习性研究发现,该瘿蚊在北京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结茧越冬。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羽化盛期为3月底至4月初,成虫不需补充营养,有趋黄性,卵孵化期为4月上中旬,4-10月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脱离叶片在表土层结茧越冬。本研究结果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防治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建立网室近自然实验种群,结合野生个体观察记述了云南玉溪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 (Dallas)种群的各虫期形态特征、在云南玉溪红塔区的年生活史、寄主范围、取食偏好、成虫及若虫的行为习性,为该虫的保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九香虫卵有绿色和粉色两种生态型,若虫有5个龄期;在云南玉溪红塔区1年仅发生1代,仅以成虫态越冬;红塔区九香虫野生个体主要以佛手瓜和南瓜等葫芦科植物为食;取食偏好选择试验表明该虫最喜取食葫芦,冬瓜和南瓜次之;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单雌单次平均产卵量为16.3±6.0粒。研究表明,云南玉溪红塔区的九香虫种群为典型的一化性昆虫,休眠期可达8个月;该虫食性较广,可取食多科植物,但以葫芦科瓜类为主;羽化成虫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陆续从佛手瓜、南瓜等寄主植物上迁至枯树皮下、柴堆等隐蔽场所越冬,翌年4月下旬陆续解除休眠,迁至佛手瓜、南瓜等作物上取食繁殖。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柠条重要食叶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做好害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记录了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及行为特性。【结果】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在宁夏地区1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明显。在8月底开始以蛹在10 cm浅层土内越冬,越冬代成虫次年5月中旬始见,5月下旬第1代卵开始孵化,7月初第一代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是10d,7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7月下旬第2代幼虫出现,8月下旬第2代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越冬蛹期为260 d左右。常见捕食性天敌有蠋蝽、日本弓背蚁和沙泥蜂,寄生性天敌有白僵菌。【结论】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s.richardsi是一种危害柠条的食叶害虫。  相似文献   
38.
鳜鱼口咽腔味蕾和行为反应特性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旭方 《动物学报》1996,42(1):22-27
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行为学实验研究鳜鱼口咽腔味蕾形态和分布及吞食行为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鳜鱼口咽腔味蕾丰富,几乎都是I型和Ⅱ型味蕾,着生于表皮乳突上,主要分布于上颌骨齿周围及内侧,下颌齿周围及外侧,舌前中区,下鳃骨细齿内侧等部位,其它区域分布较少,鳜鱼口咽腔味蕾对食物味道和软硬均非常敏感,鳜鱼仅吞食同时具有一定味道和软硬度的食物,本文探讨了鳜鱼口咽腔味蕾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对捕食习性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39.
秭归桃花水母( Craspedacusta ziguiensis )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这首古诗中描述的比画还要美丽的"桃花鱼",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桃花水母.虽然早在1250年,我国对桃花水母及其生活习性就有详细的描述,但按照现代生物学概念命名的桃花水母却是在1880年. 由于这一类群有着数亿年的生存历史,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物种,桃花水母被认为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40.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PryeriasinicaMoore属鳞翅目,斑蛾科,又称冬青卫矛斑蛾。该虫过去是我地城镇庭院绿化观赏植物——大叶黄杨上的次要害虫。近几年突然暴发成灾,对街道、小区、单位庭院的大叶黄杨(俗称冬青)危害很重。为解决城镇绿化工程中的这一问题,1993~1995年作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危害情况该虫食性较单一,主要危害大叶黄杨。据1992年在薛城区大叶黄杨上调查,很少见到危害症状。1993年同地调查发现危害株率在5%左右,1995年迅速发展到80%以上,造成大片植株叶片被食光,有的因此而枯死。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