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结果表明,云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185种蕨类植物,其中10种为广东新分布: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白桫椤(Sphaeropteris brunoniana)、有刺凤尾蕨(Pteris setulosacostulata)、禾秆亮毛蕨(Acystopteris tenuisecta)、高大短肠蕨(Allantodia muricata)、细裂铁角蕨(Asplenium tenuifolium)、无盖肉刺蕨(Nothoperanema shikokianum)、蓝色鳞毛蕨(Dryopteris polita)、云南舌蕨(Elaphoglossum yunnanense)和黑鳞剑蕨(Loxogramme assimilis)。该地蕨类植物区系主要由亚洲热带亚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成分(各占约37%的种类)构成,以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的植物最为丰富,包含13种中国特有种但缺乏本地特有成分。垂直分布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植物(143种)生活在海拔900~1300 m的常绿阔叶林下,局限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下的植物有15种,而局限分布于海拔1400~1700 m的植物有23种。该地的珍稀蕨类植物有马尾杉(Phlegmariurus phlegmaria)、华南马尾杉(P. austrosinicu)、薄叶阴地蕨(Sceptridium daucifolium)、小黑桫椤(Gymnosphaera metteniana)、中华桫椤、白桫椤、长柄车前蕨(Antrophyum obovatum)、黑鳞复叶耳蕨(Arachniodes nigrospinosa)、两广鳞毛蕨(Dryopteris liangkwangensis)、云南舌蕨、燕尾蕨(Cheiropleuria bicuspis)、锯蕨(Micropolypodium okuboi)和穴子蕨(Prosaptia urceolaris)。  相似文献   
32.
白皮杉醇苷(PG)是藏边大黄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前期研究发现其极易发生代谢。本文主要研究PG在大鼠体内外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特征。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予PG(20 mg/kg),采集给药后胆汁样品,采用LC-MS对主要代谢产物进行结构推测。在此基础上,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中PG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并测定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予PG,可在胆汁中快速检测到多种PG及其衍生物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中,PG代谢生成两个与体内一致的单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物,其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肝内清除率CLint(Vmax/Km)分别为10.11 nmol/(min·mg)、0.36 mmol/L和0.028 m L/(min·mg)。PG经静脉途径进入大鼠体内可经肝脏被快速地广泛代谢,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是其体内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鼠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PG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PG发生快速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  相似文献   
33.
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有效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确定适用于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氯化苄改良法、CTAB改良法分别提取皱边石杉内生真菌菌丝体DNA。结果:氯化苄改良法可从17个内生真菌菌丝体中均获得了高质量的DNA,除5、13、14号生长缓慢的内生真菌其菌丝体DNA浓度≤60ng/μL,其余样品的DNA浓度均≥200ng/μL。而CTAB改良法仅适宜于平板培养菌落生长迅速、菌落疏松,发酵培养菌丝体产量高的1、2、3、9、10、12号菌株。结论:氯化苄改良法是适宜于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为了从数量上分析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对分布在武陵地区的15个蛇足石杉天然居群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顶叶长、顶叶宽、顶叶长宽比、茎基径、基叶长、基叶长宽比、株高、节间长在居群间表现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15个居群可分为3类,顶叶长、顶叶长宽比、茎基径、株高、节间长这5个性状是反映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褐云玛瑙螺胚胎发育不同时间的酯酶(EST)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在25℃控温条件下胚胎发育早期EST同工酶谱带显示较弱;到初孵幼螺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的EST同工酶谱带呈逐渐递增趋势;初孵幼螺EST同工酶谱带增多。两种不同温度(在30℃控温条件下进行了胚胎发育三个不同时间的EST同工酶分析)下胚胎发育至8小时的EST 同工酶谱带差异显著。初孵幼螺前24小时的胚胎发育ES  相似文献   
36.
比较研究了白条天牛属10种的外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颊、触角、前胸背板斑纹、鞘翅斑纹、鞘翅基部瘤突、中胸后侧片、前足第1跗节等外部形态特征在白条天牛属中具有种间分类学意义.上颚基部、腹部第7节腹板形状、触角长度可用于雌雄鉴别.通过比较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1852与多斑白条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1839)的外部形态与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均为有效种.  相似文献   
37.
药用植物蛇足石杉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y.]是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小型草本植物,土生、附生或生于苔藓层中,喜阴凉潮湿环境。蛇足石杉含石杉碱甲,为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特效药。对蛇足石杉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与共生真菌研究)、繁殖与栽培、药用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与保护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8.
以外生菌根菌鹅膏菌属三个种Amanita muscaria,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为研究材料,以生长速率为评价指标,对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光照、培养基、C及N源的利用等基本培养条件及所产肽类毒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有差异,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的最适温度为28℃,A.muscaria的最适温度为22℃;A.muscaria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5-7,另外两个菌株的pH值范围为3-6;24h光照、12h光暗交替和24h黑暗对鹅膏菌的生长速率影响不大;SPDM培养基和MMN培养基都适合三种菌株的生长,但对于A.muscaria来说PDM培养基更适合其生长。鹅膏菌能够利用比较广泛的C、N源,但三个种在利用的C、N源种类上有一定的差别。通过抑芽法实验和HPLC分析分别表明三种鹅膏菌所含肽类毒素在种类和含量上有所不同,但都对绿豆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pseudoporphyria和A.fritillaria菌丝体中α-amanitin的含量分别为35.56μg/gDCW(drycellweight细胞干重)和26.02μg/gDCW,不含有phalloidin和β-amanitin;A.muscaria菌丝体中没有检测到α-amanitin、β-amanitin和phalloidin。结果表明供试的三种鹅膏菌在基本培养条件及所产肽类毒素方面存在种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北山楂叶和云南山楂叶中总黄酮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四氢呋喃-0.5%冰醋酸溶液(1:1:19.4:6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3nm,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北山楂叶和云南山楂叶中总黄酮及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7.70%和6.79%,0.143%和0.289%.结论:北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于云南山楂叶,而金丝桃苷的含量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40.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4):0511-0511
植物内生菌(Plant endophyte)是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能参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与转化或独立合成次级代谢产物,其物种丰富,数量庞大,已经成为新医(农)药活性物质的潜在资源.研究显示,目前从植物内生菌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大约51%属于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因此,植物内生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