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绿灌木,高10-30(-40)cm。小枝具棱,无毛。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革质长1-1.5cm,宽(3-)4-7mm,顶端圆钝,微凹,基部楔形,下延成短柄,两面无毛,边缘全缘,反卷,中脉在两面凸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1-2mm,两侧具乳头状突起。头状花序腋生兼顶生,花序轴长4-6mm,被微柔毛;花序轴基部苞片l-2对,狭卵状三角形,长约1.5mm,宽约0.6mm,顶端渐尖;雄花:6-8朵,近无梗,萼片4枚,成2对,三角状卵形,凹陷呈舟状,长1.5-2mm,宽约0.8mm,花药长约1mm,花丝扁平,退化子房小,花柱长约 2mm;雌花1朵,位于花序轴顶端,萼片6枚,卵形,凹陷呈舟状,长约 2mm,  相似文献   
52.
大亚湾水域原甲藻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1998年至2000年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有8种原甲藻(Prorocentrum);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海洋原甲藻(P.micans)。三角棘原甲藻(P.triestinum)。具齿原甲藻(P.mexicanum)和原甲藻未知种(P.sp)。对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 EB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 p5 3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的感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 p5 3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结果 :2 4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阳性率为 95 .8% (2 3/2 4)。 2 3例阳性病例中存在 p5 3蛋白积聚者为 16例 ,积聚率为 6 9.6 % (16 /2 3) ;1例 EB病毒 DNA阴性者 ,p5 3蛋白染色阴性。 p5 3蛋白积聚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广东食管癌中普遍存在 EB病毒的感染。有 EB病毒感染的病例 ,亦存在 p5 3蛋白积聚。 EB病毒可能与 p5 3的改变有关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4.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的现状,对影响红树林幼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造林保存率的措施等。影响红树林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为:①水深:潮水越深,红树幼苗成活率越低,生长越差;②风浪:海面风浪越大,红树幼苗受干扰越大,成活和生长越差;③人为活动干扰为严重影响红树幼苗的成活和生长;④造林地的杂草会影响某些红树植物幼苗的光照条件;⑤海滩垃圾废物会挂断和压倒大量红树幼苗;⑥海滩石油污染会阻止红树胚轴的萌发;⑦幼苗种植时越粗壮,种植得越精细,则种植后生长越好。并提出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①加强维护和管理:包括护理受损伤的红树幼苗,清除塑料袋等垃圾物,罅在红树幼苗区的捕捞活动,造林前清除杂草和固定某些红树植物幼苗;②补植受破坏的红树幼苗和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55.
广东内伶仃岛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广东内伶仃岛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考察、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7科367属551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5属38种,种子植物107科342属513种,12种为广东新记录;(2)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主要有:樟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番茄枝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葡萄科、五加科、紫金牛科、荨麻科、防己科、天南星科、棕榈科等;(3)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及东亚分砷;(3)通过与邻近地区植物区 的比较,发现内伶仃岛与香港植物区系相似性最高,与古田、古兜山的相似性次之,而与南昆山的相似性较低,它们均属于华夏植物区系界的华南省。  相似文献   
56.
鹤山南亚热带草坡生态系统的热量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东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草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鹤山南亚热带草坡的能量平衡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辐射平衡的各分量中,蒸发散耗热占净辐射的74.7%,其年变化幅度较大;湍流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1.2%,其月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波动较大,土壤热通量与其它分量相比,其比重要小得多。2.虽然鹤山年幅射量和降雨量较多,但水热条件有几个月配合欠佳,使得草坡的净辐射能有90%以上用于地面以上植被和空气湍流交换所消耗,小气候条件较差,影响了这一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的发挥。3.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以后,仅有4775.2MJm-2a-1左右的辐射能到达草坡,草坡反射了822.5MJm-2a-1,其净幅射收人为2915.6MJm-2a-1,净辐射收人中又有2077.8MJm-2a-1用于蒸散作用,618.1MJm-2a-1用于湍流热交换,87.5MJm-2a-1用于土壤热交换,植被贮热约38.8MJm-2a-1;用于净光合作用耗热93.4MJm-2a-1。  相似文献   
57.
本文简要介绍了叶围烟煤菌的研究概况,报道了采自广东省境内的叶围烟煤菌5科11属29种,其中23种为我国新记录种.所有标本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8.
59.
广东省这国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广东省境内目前有和线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共5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48种;确定为濒危的9种、渐危的34种、稀的的16种;被列为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分别有1种、22种和36种。根据它们在广东境内的分布范围,可将它们划分为方布种、间断分布种和偶见种三种分布类型。珍稀濒危植物在广东各地地分布明显不均匀,以粤北、粤西种类最多,部分市县种类达20多种,而粤东则少。已建立的  相似文献   
60.
本文简要介绍了叶围烟煤菌的煤菌5科11属29种,其中23种为我国新记录种。所有标本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