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B)联合BRAFT1799A突变、RET/PTC1及RET/PTC3重排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术前准确诊断PTC选择适用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346个超声怀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US-FNAB细胞标本及对应结节(152个)的术后新鲜组织,采用PCR分别扩增BRAFT1799A、RET/PTC1及RET/PTC3基因,产物经基因测序证实。结果:346个甲状腺术前穿刺的结节中,选择观察而未手术的结节192个,手术治疗152个,未接受手术建议的结节2个。术前US-FNAB的细胞标本中共检测到51个结节发生BRAFT1799A突变,其细胞学分类为36个恶性,11个可疑恶性,4个良性。该51个结节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20个发生RET/PTC1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17个恶性,2个可疑恶性,1个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3个结节发生RET/PTC3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恶性,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对45个术前US-FNAB标本检测BRAFT1799A突变阴性而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结节,将其对应结节的术中组织行该基因的检测,仅有1个结节的术后组织中检测到该突变。本研究中,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将细胞学诊断PTC的敏感度由73.96%提高到92.71%。结论: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提高其诊断PT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992.
超声技术一直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针对甲状腺疾病,超声检查被认为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但常规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超声新技术逐渐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新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科疑似前列腺癌(PCa)并拟行穿刺活检的患者49例,以病例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经直肠超声(TRUS)及直肠指诊(DRE)在疑似PCa患者中的诊出结果,并对直肠超声进行弹性图像评分及应变指数分析。结果:弹性图像评分≥4分时,其对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3%、91.3%和93.9%;良性病灶的应变指数为2.84±4.72,恶性病灶的应变指数为32.12±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高PCa的诊出率,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及指导治疗与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1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资料。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2例中度狭窄,17例重度狭窄。同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1例采用补片成形。18例术中采用TCD及MVD监测下完成,1例未采用超声监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率。术前脑缺血症状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均未发现过度灌注的并发症。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MVD及TCD监测对于显微手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枫蓼肠胃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常规法。结果:采用常规法验证,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能达到70%以上,控制菌可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枫蓼肠胃片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数、常规法检查霉菌和酵母菌数和控制菌。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筛选超声提取中国楤木根皮粗多糖的工艺,以中国楤木根皮多糖得率为衡量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对中国楤木根皮粗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4个因素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楤木根皮粗多糖超声提取最佳工艺为温度70℃,料液比1∶30(g/m L),提取时间80 min,超声功率100 W,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11.13%。该方法提取的多糖测得稳定性、重现性均良好。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准确可靠,保证了中国楤木根皮多糖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997.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和指导冠脉介入的金标准。然而,随着介入手术的发展,冠脉造影在评价冠脉病变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医生的需要。血管内超声以其优越的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在冠心病介入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作为冠脉造影的有效补充,血管内超声不仅能提供管腔和血管的直径信息,还能告知术者斑块负荷、斑块构成和血管重塑等,明确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此外,血管内超声还可以判断病变是否可以延迟血运重建,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支架植入效果,有效地预防手术并发症。本文从血管内超声的概况,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报告先天性二尖瓣狭窄5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胸骨旁长轴切面:(1)二尖瓣轻度增厚,瓣叶冗长,瓣缘卷曲;(2)舒张期瓣尖开放呈圆拱顶状,且位置较低,接近乳头肌;(3)腱索显著缩短;(4)左室腔内肌性或纤维性条束错综交织,甚可影响二尖瓣的开放。二尖瓣短轴切面:(1)能探测到瓣叶的切面数增多;(2)二尖瓣口与乳头肌见于同一切面;(3)二尖瓣口面积缩小、偏心,偏向左室后壁;(4)二乳头肌发育不良,乳头肌间距离缩小。超声心动图可对先天性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999.
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与短毛三色豚鼠血液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比较了20日龄的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与短毛三色豚鼠35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雄性白化豚鼠的钾、葡萄糖、甘油三脂、总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雌性白化豚鼠,其它项目差异不显著;对两种豚鼠的血液成分测定结果比较发现,FMMU白化豚鼠的氯、磷、尿素氮、葡萄糖、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比三色豚鼠的低,而尿酸、中间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容积和平均血小板比容比三色豚鼠的高。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26只杂狗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的影响。用血流散射作心肌IB测量的定标,对容量灌注(前负荷改变)期间、主动脉收缩(后负荷改变)期间和多巴酚丁胺胺及普萘洛尔灌注(收缩力改变)期间的心肌IB进行测量。通过在室间隔、心室后壁的检测发现,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对定标心肌的IB没有显著性影响。前负荷、后负荷的变化对IB的心动周期的变异幅度无显著影响。但多巴酚丁胶产生的IB的周期性变异幅度有显著增加,而普萘洛尔引起的IB的周期性变异幅度显著降低。这些资料显示,定标的心肌IB不受前、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但IB的周期性变异幅度受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我们用血液散射作心肌IB的定标测量,结合IB的周期性变异幅度,可以精确地估测心肌的静力学(与纤维化、水肿、坏死等组织学改变有关)和动力学(与肌节长度、肌纤维方向等收缩力因素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