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50例),重度组(1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PGE2、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带状疱疹病毒(VZV)载量水平,分析带状疱疹患者血清PGE2、IL-6、TNF-α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PGE2、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PGE2、IL-6、TNF-α水平和VZV载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血清PGE2、IL-6、TNF-α水平和VZV载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带状疱疹患者PGE2(r=2.461,P=0.039)、IL-6(r=2.342,P=0.035)、TNF-α水平(r=2.242,P=0.031)和VZV载量(r=3.243,P=0.021)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带状疱疹患者血清PGE2、IL-6、TNF-α及病毒载量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椎旁神经阻滞,B组患者则给予椎旁神经阻滞的同时加用尼美舒利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均明显下降,治疗第3周,B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现有水痘减毒活疫苗原液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水痘疫苗原液产量及疫苗质量。方法: 2BS细胞传代至方瓶37代细胞,感染Oka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工作种子批,35℃培养24h换病毒培养液(II)继续置35℃培养24h,取出使用Earle’s液洗涤方瓶细胞表面,当细胞病变达70%以上时,按120-360ml/瓶进行收获,置-65℃以下保存。经检定合格后进行合并、冻干制备水痘减毒活疫苗。结果: 使用此方法进行生产的水痘疫苗比较原工艺生产的水痘疫苗原液收获量大幅提升,并且疫苗的牛血清残留量与抗生素残留量则大幅下降,且各项检定指标全部合格。结论: 使用此方法生产水痘疫苗产量及质量比较原工艺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高能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入院的81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甲钴胺、单磷酸阿糖腺苷和高能激光联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对照组仅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两组均在治疗第10天时观察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2%和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疱时间(1.4±1.1天vs2.6±1.3天)、结痂时间(5.4±1.4天vs8.1±1.5天)和止痛时间(3.0±1.6天vs 5.8±3.3天),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观模拟尺评分结果(2.95±1.45 vs 3.97±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出现后遗神经痛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高能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精心护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HN的治疗多采用复合用药,但效果不佳。阻碍其治疗发展的关键是对PHN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与临床符合的动物模型。目的:综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模型的改良和进展,使PHN的病理机制得到进一步揭示。内容:介绍与PHN相关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体外模型及慢性感染模型,综述与PHN发生发展有关的潜伏机制、与其他神经病理性痛相似的机制及近年来较为关注的中枢与外周损伤机制。趋向:进一步研究与人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更为相似的动物模型,并随其改良和进展,使发生PHN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多瑞吉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转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例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年龄>45岁、VAS评分≥4分、所有病人常规抗病毒治疗、增加免疫力等常规治疗,予硬膜外腔置管间断注入消炎镇痛药物并持续泵吗啡,根据疼痛调整至止痛剂量,转换为多瑞吉贴剂后出院。疼痛控制后逐渐减药,每半个月减量半贴多瑞吉,对病人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有1例病人应药物副反应出组,其余病人硬膜外泵吗啡后均在一周左右控制疼痛,等效转换为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无疼痛反复,成瘾戒断等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疼痛采用硬膜外间断注药持续泵吗啡迅速达到无痛后,转换为等效剂量的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王凤华 《蛇志》2004,16(4):60-61
老年性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中医称缠腰火丹,是由水豆--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感染性皮肤病,其特点为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明显的神经痛.2003年1~12月,我科收治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20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黄小伟  潘向荣 《蛇志》2003,15(2):49-50
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尤其是细胞免疫低下或缺陷时 ,机体神经节内潜伏状态的疱疹病毒被某种因素促发激活 ,然后沿相应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 ,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神经节周围发生炎性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炎性病理改变。其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有轻度发烧 ,乏力 ,局部淋巴结肿痛 ;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区域潮红 ,感觉过敏或神经痛 ,继而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栗米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 ,迅即变成水泡 ,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同 ,本病常有不同的表现 ,如无疹型带状疱疹 ;顿挫性或不完全性带状疱疹 ;…  相似文献   
49.
王淑萍 《蛇志》2003,15(3):30-30
根据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林可干医师等科技人员提出的“微循环血流不畅是引起疾病有碍健康促进衰老损寿的早期主要原因”,以及上海医科大学梁子钧教授提出的“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滞性的异常和紊乱是造成组织和器官的缺血和缺氧 ,从而引起组织和器官出现坏死、坏疽、炎症、变性、硬化、水肿、溃疡、血栓形成和肿瘤转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发生基础和原因”观点 ,我们采用降纤酶联合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带状疱疹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76岁 ,因脐周右侧至背部与脐对称分布呈现带状红斑 ,宽约…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芬太尼联合电针通过介导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途径调节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n=36)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芬太尼组与电针组,芬太尼组、模型组分别经尾静脉泵注1.0 μg/kg/min芬太尼与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5 min,1次/d。电针组在芬太尼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1次/d,均共治疗2周。治疗第1周与第2周,对大鼠进行体重称重,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夹心法测血清胰岛素浓度,动态足底触觉仪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免疫印迹检测HDAC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芬太尼组与电针组在治疗第1周、第2周的体重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也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与电针组在治疗第1周、第2周的血清胰岛素浓度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也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与电针组在治疗第1周、第2周的机械痛阈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与电针组在治疗第2周、第4周的 HDA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也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电针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的应用能提高机械痛阈,能提高大鼠体重,也可降低胰岛素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HDAC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