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7):I0002-I0002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带状疱疹患者日后罹患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较高,因此最好定期进行相关检查,避免此类风险。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病症。该病毒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根里,正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病,一旦身体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或受寒感冒时,病毒就会发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B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生活质量满意指数(LSIB)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4、7、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LSIB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4、7 d的ISI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缓解疼痛和失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但其中枢机制尚不明了.杏仁核在疼痛反应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关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杏仁核各个亚区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改变,探索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8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和8位健康者进行了普通核磁共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将杏仁核各个亚区分别进行的功能连接分析,并将功能连接和被试者的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HN患者杏仁核的基底外侧部(laterobasal groups,LB)和皮质部(superficial groups,SF)与多个脑区的FC表现出增强,主要位于颞叶和额叶.同时SF与多个区域的FC出现减低,主要位于额叶和顶叶.颞叶和额叶部分区域与LB的FC强度、与病程长短和VAS评分表现出关联性.研究结果提示,PHN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改变提示了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发展中,杏仁核以及多个涉及情绪、认知、注意的脑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是一种难治性、顽固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见于老年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刺激法、射频疗法以及神经阻滞法等。其中,射频疗法作为一项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已在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上取得了有效应用。本文将综合国内外近期的相关研究,对射频的机制、射频的分类、射频治疗PHN的疗效和治疗靶点的选择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5.
近年国外有用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一定效果。我们对连续收治的33例病人应用干扰素治疗取得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27.
克痛宁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18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忠恩 《蛇志》1998,10(3):21-21
克痛宁是从眼镜蛇毒中提纯的神经毒素制剂,我科1990~1996年应用克痛宁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1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年龄与性别:男82例,女100例,30岁以下42例,31~50岁102例,51岁以上38例。...  相似文献   
28.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分离株核衣壳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超萍切片电镜技术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分离株J1的核衣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感染后5小时即可观察到细胞核内大量的病毒核心相关颗粒和少量核衣壳。在细胞核内和细胞浆内均可见到病毒基质或毒浆结构。VZVJ1株具有三种类型的核衣壳,命名为A型、B型、C型核衣壳。A型具有电子致密核心,B型的核心呈颗粒状,C型具有电子透明核心。三种核衣壳大小一致,直径75-100nm,核心为35-55nm。将VZV的核衣壳与疱疹病毒科其它成员作了比较分析,并对各种核衣壳在病毒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罗芳 《生命世界》2014,(3):14-17
疼痛科缘起 临床上,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多为某些疾病或创伤的伴随症状,随着原发疾病的痊愈而缓解。而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本身即是一种疾病,如原发性三又神经痛,除了疼痛症状外,并无其他表现,是一种典型的疼痛性疾病,洽好了疼痛,就洽好了疾病。  相似文献   
3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疱疹病毒α亚科,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为双链DNA病毒。原发感染可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水痘;潜伏病毒的再激活感染可引发典型的疼痛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及不典型的内脏器官感染。日本和美国分别自1987年和1995年开始实行给全体儿童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vOka)后,两国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但VZV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二次传播和突破感染等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研发更为有效、安全的新型疫苗。本文就VZV相关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