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探讨血清miR-30c水平对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检测了我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不同治疗阶段时的血清miR-30c水平。研究显示,miR-30c表达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第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相对miR-30c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约为治疗前的3倍。然而,治疗后1个月时,miR-30c表达与治疗期间第8周相比显著降低,但仍高于贝伐单抗治疗前的水平(p0.05)。血清miR-30c水平与心脏毒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血清miR-30c水平预测贝伐单抗诱导的NSCLC患者的心脏毒性。ROC分析显示,从化疗前到化疗期间,miR-30c水平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分别为0.866、0.708和0.882。从化疗前到化疗后,miR-30c水平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分别为0.705、0.679和0.654。本研究表明,血清miR-30c可能是预测贝伐单抗化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AMD患者60例(9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n=30,46眼)和实验组(n=30,50眼),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眼部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VEGF、PDGF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眼内压(IOP)、黄斑中央区厚度(CMT)、脉络新生血管(CNV)面积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VEGF、PD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AMD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血清VEGF、PD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研究替雷利珠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并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到2021年10月在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治疗组患者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替雷利珠联合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gA和IgG含量,以及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结果:(1)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 %,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67.5 %的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损伤、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以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3)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和IgG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P<0.05);(4)联合组治疗后CD4+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替雷利珠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但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TnⅠ表达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毒性反应、血清脑利钠肽(BNP)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15.3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0 %(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4)治疗后血清cTnⅠ、BNP水平逐渐升高,且每一周期对照组血清cTnⅠ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较好,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降低血清BNP和cTn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珠颈斑鸠繁殖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珠颈斑鸠在扬州市每年繁殖1-2次,每年在4月配对,雄鸟常发出3声,4声及两声求偶鸣叫,还要进行“婚飞”,雄鸟问雌鸟点头或鞠躬、对飞等行为。雌雄鸟营巢于树干的中层,巢的结构简单。满窠产卵两株。孵卵期17-18天。育雏期19-20天。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制备不含牛血清IgG的细胞培养基(-GFCS培养基),并研究其在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的方法,将含有血清的细胞培养基中的牛血清IgG去除,以制备无IgG的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后,监测细胞生长和上清抗体浓度。对培养上清中的IgG类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进行纯化。与示去除牛血清IgG的培养基相比,-GFCS培养基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状况及上清抗体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从-GFCS培养上清中成功纯化出不被血清IgG污染的IgG类单克隆抗体,本文结果表明,采用-GFCS培养基体外培养分泌IgG类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可以简化上清抗体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27.
红花胚珠和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红花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胚珠发育为薄珠心类型,倒生胚珠,具单珠被。(2)胚囊发育蓼型。(3)有珠被绒毛层,珠被绒毡层起始于大孢子母细胞时期,单核胚囊阶段高度发育,受精后从合点端逐渐退化。珠孔塞细胞呈毛状。  相似文献   
28.
免疫毒素Luffin B-Ng76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BlueSepharoseCL-6B凝胶亲和层析法从丝瓜籽中分离纯化了单链致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protein,RIP)——lufinB。并将lufinB与抗人黑色素瘤细胞单抗Ng76制成了免疫毒素,命名为lufinB-Ng76,它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细胞M21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5×10-11mol/L,毒性比游离的lufinB提高4000倍,而它对非靶的HeLa细胞的毒性较M21细胞低1200倍。结果提示lufinB用于制备免疫毒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是橡副珠蜡蚧的重要寄生蜂。为了探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低温的适应性,本文在15℃-24℃范围内对该蜂的产卵、发育、出蜂量及性比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本跳小蜂在15℃-24℃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产卵量逐渐增加;该蜂在21℃、24℃时蜂能完成世代发育,在15℃、18℃时少量跳小蜂能发育到蛹,但均不能羽化为成蜂;温度对性比的影响明显,24℃的雌性比例高于21℃。综上所述,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18℃以下的低温适应性较差,室内繁殖或野外放蜂时注意选择较高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30.
根据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猪源株ATCC35246株的类M蛋白基因序列,通过PCR技术,扩增出无信号肽的类M蛋白基因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 )中。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获得60kDa产物,Western blot显示,其与ATCC35246株多克隆抗血清反应,抗原性良好。以His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类M蛋白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12株稳定分泌抗类M蛋白单抗的细胞株,特异性检测显示其与A群链球菌、猪链球菌2型以及马链球菌马亚种等没有交叉反应。单抗亚类鉴定显示,其中6株为IgG1,3株为IgG2,另外3株为IgM。从腹水中纯化的单抗效价为2.56×104~1.01×105。黏附抑制实验显示,其中一株单抗能阻断类M蛋白黏附HEp-2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