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抗盐品种茶淀红和盐敏感品种中国春等两种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甜菜碱对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Na^+、K^+、Cl^-的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K^+、Cl^-的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Cl^-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  相似文献   
72.
以携有结合转座子Tn916的EnterococcusfaecalisJH2-2为供体,脱卤脱亚硫酸菌HSS1为受体,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滤膜杂交,结合转移,将Tn916转并插入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上,其转移频率为:1.1*10^-7-3*10^-8。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道由天然植物提取的松三糖为原料,在三苯基膦-四氯化碳体系进行氯代反应.结果发现氯代只发生在伯羟基上,且有较高选择性.经元素分析、IR、H-NMR、~(13)C-NMR、FAB-MS谱测定了产物结构;并通过分子模型计算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74.
对不同防治对策下施用氯敌鼠作为杀鼠剂对农田小哺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杀鼠剂对群落组成有很大影响,灭鼠时机、灭鼠次数不同,群落的反应也不同.秋季灭鼠,小哺乳动物数量逐年下降,3 年后可达到较低密度.群落多样性也逐年下跌,且回升极弱.春季灭鼠,数量可持续在低水平,群落多样性较其它处理高,对化学灭鼠破坏的生物多样性有较强的恢复力.灭鼠频次的增加对小哺乳动物总体数量降低有强化作用.可以认为,化学灭鼠明显地降低了群落中小哺乳动物的密度,也降低了群落的多样性.促使小哺乳动物群落向着优势种突出、种类单调、群落稳定性差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BmK CT多肽制备靶向胶质瘤的显像剂,探讨~(99m)?Tc-BmK CT用于胶质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mK CT多肽游离的氨基与DTPA酸酐反应得到BmK CT-DTPA,经99m Tc标记后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99m)?Tc-BmK CT。测定标记物在PBS溶液和血清中不同时间点放射性化学纯度,评价BmK CT-~(99m)?Tc体外稳定性。新西兰白兔耳缘静脉注射~(99m)Tc-BmK CT进行SPECT显像,观察不同时间点体内的放射性分布。皮下胶质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99m)Tc-BmK CT,观察不同时间点肿瘤的摄取情况;注射后4 h处死裸鼠,分离肿瘤和主要器官进行离体SPECT显像,并用勾画感兴趣区法分析相对放射性计数。结果:~(99m)Tc标记BmK CT多肽标记率大于80%,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放射性化学纯度大于99%。标记物在PBS和血清稳定性良好,6 h内放射性化学纯度均大于95%,12 h内放射性化学纯度大于90%。正常白兔SPECT显像表明~(99m)Tc-BmK CT主要浓聚在肝脏、脾脏和肾脏,软组织持续显影微弱,甲状腺区及胃肠未见核素浓聚;显像剂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24 h肾脏与肝脏显影接近。胶质瘤裸鼠SPECT显像表明,注射后4 h肿瘤显像清楚,ROI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肌肉比4.26±0.25,标记物在肿瘤内代谢缓慢,8 h肿瘤部位仍有较高摄取。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99m)Tc标记BmK CT多肽,标记物主要被肝、脾和肾摄取,经泌尿系统排泄;~(99m)Tc-BmK CT能够在皮下胶质瘤中浓聚,注射后4 h肿瘤显影清晰,瘤内代谢缓慢,有潜力成为一种新型胶质瘤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76.
利用来源南海深海的微生物酯酶EST12-7不对称水解反应拆分制备(R)-2-氯丙酸乙酯。并探寻了温度、pH、底物浓度、有机溶剂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酶EST12-7催化制备(R)-2-氯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海微生物酯酶EST12-7催化制备(R)-2-氯丙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3.8 μg/ml酯酶EST12-7,50 mmol/L(±)-2-氯丙酸乙酯,2%正癸醇,pH8.5,30℃,0.05mol/L Tris-HCl,反应6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氯丙酸乙酯的转化率可达49%,所制备的(R)-2-氯丙酸乙酯的光学纯度为98%。通过对酯酶EST12-7拆分制备(R)-2-氯丙酸甲酯和(R)-2-氯丙酸乙酯进行比较,2-氯丙酸酯中的链长对酯酶EST12-7拆分反应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抗冻蛋白结构与抗冻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抗冻蛋白(amifreeze proteins,AFPs)是20世纪60年代从极地鱼血淋巴中分离的一种大分子抗冻剂,迄今为止科学工作者已从陆地昆虫、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各类生物中分离到多种抗冻蛋白,并测得了它们的基因序列及一些晶体结构,近些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类蛋白质抗冻机制的研究上。抗冻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食物的冷鲜贮存及移植器官的低温保存,还可通过转基因提高经济作物的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78.
报道了采自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长春市原尾虫1新种,长春巴蚖 Baculentulus changchunensis sp.nov..新种与采自朝鲜的 B.weinerae Szeptycki and Imadaté,1987以及采自日本的B.densus Imadaté,1960毛序相似,均为腹部Ⅰ~Ⅵ节背板Pla毛缺失.其与前者差别主要在于前跗感觉毛d位置、f和g长度、颚腺形状、栉梳形状和齿数,与后者差别主要体现在前跗感觉毛t-3大小、f和g末端位置、下唇须感觉毛形状和雌性生殖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人小肠上皮细胞调节性细胞容积减小(RVD)的过程,探讨参与RVD过程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暴露于低渗溶液, 利用电子细胞体积测量系统测定细胞平均容积变化过程和离子通道的参与过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小肠上皮细胞上离子通道的表达.结果:人小肠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RVD功能; 其RVD过程可被氯通道阻断剂NPPB 和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所阻断;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中等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的特异性阻断剂Clotrimazole (CLT) (1μmol/L)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RVD过程,而大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BK)和小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SK)的特异阻断剂iberiotoxin (100 nmol/L)和apamin (100 nmol/L)对RVD过程无任何抑制作用.RT-PCR的结果也显示, 人小肠上皮细胞只有IK表达, 而无SK和BK的表达.结论:人小肠上皮细胞具有RVD功能,RVD过程的完成有赖于氯通道和钾通道的平行激活, 而其中参与容积调节的钾通道是中等电导钙激活型钾通道IK.  相似文献   
80.
以不同浓度海水处理菊芋幼苗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库仑电极)阵列检测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时间植物体内氯原酸及小分子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0%海水处理下氯原酸含量变化不显著,而15%和30%海水处理下氯原酸含量变化显著,15%海水处理下在1 h时较2 h和3 h时高,而30%海水处理下在3 h时较1 h和2 h时高.处理后菊芋幼苗体植株产生的其他一些未知的小分子物质尚有待定性和进一步考察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