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61.
62.
中国山芹属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学科综合分类手段,研究了山芹不同产地居群的变异,发现分布于我国东北部的各居群与华东居群不但存在地理分布上的间断,而且在外部形态、果实及叶柄解剖、核型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华东的山芹各居群应独立出来完成一新种──华东山芹OstericumhuadongensisZ.H.PanetX.H.L。  相似文献   
63.
应用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了经水分胁迫(PEG)、盐分胁迫(NaCl)和热激(40℃)处理后林生山黧豆(LathyrussylvestrisL.)体内蛋白质多肽及其含量的变化。有些蛋白质经PEG、NaCl和热激处理后可以产生相同的变化。两种不同的胁迫因子对某些蛋白质的影响有一定的共同性。特定的胁迫条件可以造成特定的影响。不同胁迫因子对同一蛋白质多肽可以造成不同的影响。胁迫下蛋白质的变化可能与林生山黧豆抵抗和适应胁迫条件的能力以及体内非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4.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县境内,东经119°24′11″~119°27′11″,北纬30°18′30″~30°21′37″,面积4300公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95%,以“大树华盖”驰名天下。植物区系古老,植被类型复杂,亚热带东亚成分显著,国际公认为亚热带典型植被。在保护区中的1.57万亩生态环境中,保存着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银杏的野生种和天目铁木、天目紫茎、天目杜鹃等植物2139种和动物2160余种。列为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各为35种,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8种,动物54种。采自天目山的模式标本,植物71种,动物177种。在国  相似文献   
65.
 广东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荷木和黧蒴幼苗生长于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500±50μl·L-1或空气CO2(350μl·L-1)的气罩中3个月。高CO2浓度下生长的黧蒴和荷木植株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6.6%和16.6%,根部增加量最大,地上部分所占的比例降低,根冠比上升,基径增大而株高降低。高CO2浓度下生长的叶片密度及比叶重增加,叶肉细胞间隙体积减少。单位干重的黧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全碳、磷、钾含量在高CO2浓度下稍为下降,果糖、葡萄糖、蔗糖、全氮、镁含量及N/C比明显降低。而全钙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6.
龟纹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龟纹瓢虫雌虫和雄虫对豆蚜的功能反应符台Holling Ⅱ型模型,其模型为:Na=0.9233N/(1 0.0171N)(雌虫)和Na=0.8641N/(1 0.0164N)(雄虫),瓢虫捕食豆蚜的数量随豆蚜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寻找效应随豆蚜密度增加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37.42(雌)、34.11头(雄)和17.25(雌)、15.8头(雄)。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3032·P^-15634(雌)和E=0.3048·P^-1.1697(雄)。干扰反应的教学模型为:E=0.8104·P^-2.1721(雌),E=0.7125·P^-2.2660,E=0.5963·P^-2.1751(雌雄混台种群)。  相似文献   
67.
山茶科核果茶属和石笔木属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观察了短叶核果茶,石笔木,粗毛石笔木和屏石笔木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和发育过程,4个种的胚胎学特征高度相似,均为基本型药壁发育,腺质线毡层,同时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四面体形小孢子四分体,二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单孢原,蓼胚囊,卵细胞与助细胞区分明显,均具有珠被绒毡层和承珠盘,以蓼型胚囊区别于邻近的山茶属。  相似文献   
68.
红头豆芫菁成虫芫菁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芫菁素在红头豆芫菁体内主要贮存在雄虫的生殖腺和卵内。与野生群体两性芫菁素的平均含量相比较,刚交配过的雄虫失去体内70%的芫菁素,其雌配偶体内芫菁素含量相应升高43%。红头豆芫菁可用作中药材。经110℃烘干后的雄虫,用酸水解后提取的芫菁素含量比直接提取的含量增高4倍。  相似文献   
69.
叶兴国  徐惠君 《遗传学报》1997,24(2):149-153
直接杂交与幼胚培养方法结合获得了小麦与东方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属间杂种。F1杂种细胞学研究表发现,东方山羊草的染色体组显著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完全掩盖了小麦phl基因的作用。尾状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一定程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配对,尤其强烈抑制小麦phlb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的中央(25°10’~25°25’N,108°27’E),界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海拔为1693m,最低处仅170m。经对1850号标本的鉴定,共计有藓类植物35科、101属和189种。本文分析了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 10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最为丰富(39.33%),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38.20%),而温带成分居第三位(18.54%)。本文选择了九万山临近的五个地区加以比较。其中,金佛山与九万山藓类植物的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68%和36.87%,神农架为57.29%和33.13%。尖峰岭为48.83%和22.29%,西双版纳为57.29%和29.63%。而我国东部的武夷山则为69.86%和39.57%,其相似性系数在相比较的五个山区中为最高。九万山区有4个特有属并明显受喜马拉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万山区藓类区系中约有7%的种类是典型的热带成分。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九万山的藓类区系表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其分界线可能位于九万山的南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