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血糖、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100例,按照用药情况分为糖适平实验组和胰岛素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人胰岛素及阿卡波糖片,实验组患者给予糖适平及阿卡波糖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适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无药物积蓄问题,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4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特点和尿LN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探讨周脂素(perilipin,Plin)在DN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高糖高脂饲料),对照组6只,模型组8只,饲养4周后模型组按照30mg/kg剂量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检测血糖≥16.7mmol/L,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继续喂养6周,检测24h尿蛋白≥30mg/kg,糖尿病肾病模型制作成功。考马斯亮蓝检测24h尿蛋白、ELISA测尿层粘连蛋白,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perilipin表达情况。结果模型鼠24h尿蛋白≥30mg/kg,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和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肾重/体重比明显增高(P<0.05),尿量、尿层粘连蛋白于5周出现升高、24h尿蛋白于6周时出现升高,且三项指标均随着时间不断增高。肾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肾小球肥大,基膜增生,微小血管瘤形成,肾小管管腔变形,上皮脱落、空泡样变,大量单核、淋巴等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内胶原纤维增生。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l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尿层粘连蛋白比24h尿蛋白升高得早,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警示指标。Plin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病变过程,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TGF-β1、CTGF水平,同时观察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BUN、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U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尿TGF-β1和CTGF水平下降(P<0.05),UALB降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Scr、BUN指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TGF-β1升高(P<0.05),CTGF变化不大;后上述指标改善不如观察组。结论:氯沙坦可通过降低DN患者TGF-β1、CTGF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蝉蜕、僵蚕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制备的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蝉蜕高剂量组、蝉蜕低剂量组、僵蚕高剂量组、僵蚕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用药5周、8周后检测大鼠24h尿蛋白;8周后处死大鼠,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5周后蝉蜕、僵蚕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24h蛋白尿(P<0.01);8周后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量,24h蛋白尿和血清胆固醇均显著下降,蝉蜕高、低剂量组血清白蛋白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肾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蝉蜕、僵蚕高剂量组个别区域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区轻度增宽,管腔无挤压现象,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蝉蜕、僵蚕均能有效降低MsPGN大鼠24h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模拟海拔4500米高原环境致大鼠肾适应性损伤的情况。方法:通过检测模拟海拔4500米高原环境下大鼠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尿蛋白,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30只,实验组80只大鼠通过低压氧舱模拟海拔4500米高原缺氧环境,对照组50只给予常规饲养,于0、14、28 d留取大鼠血液、尿液,测定Scr、NGAL及尿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14、28 d Scr、NGAL及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28 d Scr、NGAL及尿蛋白水平均14 d下降趋势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氧早期大鼠肾发生一定适应性损伤,后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缬沙坦和硫辛酸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UEA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使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降幅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T-A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OD、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损毁中缝大核对大鼠胃酸排出量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损毁中缝大核对大鼠胃酸排出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实验表明:损毁中缝大核可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干可以消除这种作用,去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上交感神经节只能部分减弱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宏俊  祝伟宏  樊桂春 《生物磁学》2010,(2):295-297,26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TGF-β1、CTGF水平,同时观察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BUN、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U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尿TGF-β1和CTGF水平下降(P〈0.05),UALB降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Scr、BUN指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TGF-β1升高(P〈0.05),CTGF变化不大;后上述指标改善不如观察组。结论:氯沙坦可通过降低DN患者TGF-β1、CTGF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疾病进展过程中尿液糖胺聚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制作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第1、2、3、4、6周分别收集大鼠24h尿液测定尿糖胺聚糖和尿蛋白含量。43d后结束实验取血及肾脏,检测血生化,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第2、3、4、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呈进行性明显上升趋势;造模43d后模型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所见,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见中度至重度的系膜细胞增殖及基质增生。从第3周开始阿霉素肾病大鼠尿糖胺聚糖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2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关系。第6周尿糖胺聚糖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负相关,与甘油三酯浓度正相关。结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中糖胺聚糖浓度升高,并与24h尿蛋白排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AR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波立维联合ARB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24 h尿白蛋白定量(Albumin,Alb)、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刚性指标(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TK)、纤维蛋白原(Plasma viscosity,PF)、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TGF-β1、U-malb、Alb、UAER、TK、PF和P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