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21.
中国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采用EBV(Epstein-Barr Virus)上清液转化B淋巴细胞,并加入环胞霉素A(Cyclosporine A)抑制T淋巴细胞,成功地对中国东北地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及达斡尔族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鄂温克族49株,鄂伦春族40株,达斡尔族51例,总计140株。永久保存我国特有民族的基因组,为分析其遗传学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对彝族(210人),藏族(199人)和满族(210人)的ABO、MNSs、Lewis血型系统和ABH物质分泌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彝族有较高的P基因频率(0.2089)和m基因频率(0.6976);藏族有较高的r基因频率(0.6290)和较低的P基因频率(0.1165);满族有较高的q基因频率(0.2774)和较低的m基因频率(0.5929);S基因频率在三个民族中都很低(<0.1)。彝族和满族中Se基因频率分别为0.4824和0.4457;藏族中Le~a基因频率(0.4653)高于满族的Le_a基因频率(0.3696)。对满族的ABO、Lewis血型和唾液中ABH物质分泌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看出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3.
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总面积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这里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的源头,是国家的生态屏障,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生存的家园。在我国牧区,草原畜牧业特别是肉羊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产业,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可是多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一直延续传统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24.
通过"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的调查,获得了大批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它们是贵州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物质遗产,也是贵州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还有很大的调查收集潜力。由此不难看出,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贵州农业生物资源,不论对贵州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5.
用阈值法对新疆伊犁的锡伯族1121人和蒙古族679人的苯硫脲尝味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伯族中味盲率为19.98%,味盲基因频率为0.4470,平均尝味阈值为8.53±1.25;蒙古族中味盲率为15.17%,味盲基因频率为0.3895,平均尝味阈值为8.10±1.49。味盲率、平均尝味阈值和味盲基因频率在锡伯族男女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蒙古族中,味盲率与味盲基因频率分布男女间差异显著(P<0.01)。在上述这两个民族中,少年组的味盲率高于成年组。对同一受试者的ABO血型与卷舌能力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6.
走进滇南热带雨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终年积雪的高山、波光粼粼的高原湖泊和茂密苍茫的热带森林,以及淳朴善良的少数民族。这里是动物、植物和有色金属的王国,也是生物科学工作者成长的摇篮。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27.
石晶  李霞 《化石》2012,(2):42-45
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本溪北靠沈阳,南接丹东,东邻通化,地处辽东半岛腹地,素有“八山-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本溪市设四区两县,有满、朝、蒙等20多个少数民族。2011年4月22日-5月5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在本溪地区开展工作,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调查,深切感受本溪魅力,体味考古人生!  相似文献   
28.
中国东北汉族及3个少数民族DYS19和DYS287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勇  张贵寅 《人类学学报》1998,17(3):237-241
本文以中国东北汉族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胶的方法分析了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DYS19的等位基因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东北汉族人群中各等位基因分布较分数A2.9%,B26.09%,C26.09%,D28.98%,E15.94%;东北汉族和3个少数民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
中国33个少数民族(部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相似文献   
30.
云南傣族、景颇族、阿昌族PTC尝味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阈值法对云南德宏州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2327人进行了苯硫脲(PTC)味阈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尝味阈值差异高度显著(P<0.01),不同民族的味盲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三个民族总计,男女尝味阈值差异高度显著,味盲率差异高度显著;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中,男女尝味阈值均有高度显著差异;傣族、景颇族的男女性别的味盲率间有高度显者性差异,阿昌族性别味盲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民族总计,少年与成年组尝味阈值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味盲率间无显著性差异。傣、景二个民族不同年龄的尝味阈值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阿昌族年龄的尝味阈值间无显著性差异;傣、景民族年龄间的味盲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阿昌族味盲率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