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昆明小鼠亚群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顺娣  王汉荣 《遗传学报》1990,17(6):422-429
本文报道采用电泳技术对北京、上海、长春3市的4个中国昆明小鼠(简称KM)实验群体中24个蛋白质标志研究的结果,与我国1981年从美国引进的NIH小鼠进行比较,显示出:(1)KM小鼠亚群间等位基因组成无明显差异,它们间遗传距离为0.008—0.027,与群体封闭时间成正相关;(2)4个KM小鼠群体间聚类分析发现S:KM群体为特殊一类,该结果与KM亚群间下颌骨分析结果相符;(3)KM与Swiss来源的NIH小鼠群体间在E(?)-3、Es-10、Got-2、Glo-1、Gpt-1、和Mpi-1座位上的等位基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31±0.011,证实中国KM小鼠为非Swiss来源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2.
镉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镉对小鼠生殖力和生精细胞的作用,本文对氯化镉处理后的雄性小鼠进行了交配实验,以观察其对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的影响。测定比较了注射镉后,小鼠成熟精子的总LDH酶和LDH-X酶的活性;还用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成熟精子的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在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成熟精子的总LDH活性经镉处理后未发现明显变化,但镉能显著地抑制与精子运动的能量有关的LDH-X酶的活性。双向电泳图谱表示,镉处理后,精子中含量较少的三组蛋白质或消失不见,或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对病毒抗原免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技术是病毒诊断、鉴定、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一般常用以制备抗病毒血清的动物是家兔,但也有采用其它动物的,如蛙、羊、豚鼠、鸡及小鼠等。本文比较了Balb/c小鼠、昆明种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对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和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的免疫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者测定并分析了43只雄貉睾丸宽度、血清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睾丸宽度和血清睾酮水平呈明显的年周期季节性变化(p<0.01)。秋分(9月)时,睾丸宽度开始增大(p<0.05 );血清睾酮水平在10月开始升高(p<0.05)。各月雄貉的平均睾酮水平与平均睾丸宽度是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p<0.01 n=11)。雄貉繁殖季节初期,血清睾酮水平与其首、末次的交配日期呈显著负相关(r=-0.525和r=-0.476,p<0.05,n=19)。  相似文献   
16.
用硫酸铵分段盐析及DEAE-Sephadex A-50、羟磷灰石和CM纤维素等多种柱层析方法,从正常小鼠肝浸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免疫抑制蛋白质(LISP)。在体外用微量该蛋白质就能强烈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和同种异型抗原的增生反应。纯化的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CE)和等电聚焦(IEF)鉴定时均显示为一条区带,其等电点(pI)值在7.5—7.8范围。沉降系数利S_(20),w为5.39。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测得LISP的分子量为78,000道尔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提示LISP是由二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38,500道尔顿。LISP是一种既非糖蛋白又非脂蛋白的碱性蛋白质,对它的氨基酸组成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连续饲喂棉酚达6周的大鼠和小鼠的生精细胞的LDH-X活性。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明显地抑制大鼠成熟精子的LDH-X活性;而对睾丸LDH-X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中,未发现棉酚对成熟精子及睾丸生精细胞中的LDH-X活性产生具统计学意义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精子发生过程及LDH-X的特殊功能,对棉酚抗生育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RNA组分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苗  景德璋 《遗传学报》1991,18(2):115-119
本文运用常规染色和Bernhard染色方法对切片标本中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超微结构和电镜细胞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经常规染色后,可见SC由侧生组分(LE)、中央组分(CE)和L-C纤维组成;SC宽约210nm,LE宽约60nm,中央间隔区宽约90nm。在Bernhard染色标本中,SC的LE、CE和L-C纤维着色较深,说明其中含有RNA;SC各结构组分的宽度和形态特点与常规染色标本中的基本一致。本文讨论了SC中存在有RNA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鼠饲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睾丸间质细胞—研究自体吞噬的一种正常细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ried to estimate, in a semiquantitative way,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he autophagic activity in various cell type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activity appeared to be in the Leydig cells of rat testes. Autophagosom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Leydig cells, which provide a good model to study the autophagocytosis in normal cells. The autophagic process in Leydig cells was observ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n preparations treated to show CMPase activity. The mode of formation of autophagosomes in Leydig ce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Step 1, flattened membranous elements expand to enclose a small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pre-autophagosome. Step 2, The double membrane profile of the pre-autophagosome then completely encloses the cytoplasmic territory to form early autophagosome in which structurally normal organelles are contained. Step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early autophagosome into a late one is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one of the two delimiting membranes, the parti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enclosed content and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The enzymatic reactivity is acquired following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lysosomes. The late autophagosome then reaches the cell surface and appear to exocytose their residual con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