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8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目的探讨微卫星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的变化,为基因修饰和遗传突变动物的遗传检测和表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根据文献报道,从GenBank中选取198个等位基因数量多、富含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以野生型动物为对照,对6种近交系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小鼠和5种自然基因突变的近交系小鼠进行微卫星多态性检测,选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TR扫描技术,比较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共有40个微卫星位点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表现出多态性。在基因突变小鼠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有55.6%(10/18)是由纯合变为杂合(Ⅰ型),有3个位点(16.6%,3/18)是纯合突变(Ⅱ型),有5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但是在转基因动物中,大多数的微卫星多态性为Ⅰ型突变(87.5%,28/32),只有2个位点(6.2%,2/32)是Ⅱ型突变。另外有2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结论基因修饰或基因突变可引起小鼠相关微卫星发生不稳定性,而且某些微卫星位点对基因改变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新生BALB/c小鼠胆道梗阻模型的建立,并与报告的新生BALB/c小鼠感染猕猴轮状病毒(RRV)模型小鼠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方法将出生后5~7 d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胆总管结扎,然后关腹。对照组打开腹部后关腹不结扎胆总管。实验完成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毛区皮肤颜色变化、小鼠存活天数以及在术后第5、10天时分别取小鼠肝脏做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小鼠在结扎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的体重及肝体比、无毛区皮肤颜色、存活天数、肝脏病理等都存在一定变化。小鼠体重增长逐渐缓慢,术后第2天就会出现无毛区的皮肤变黄,在尿道口会有淡黄色的液体并随后出现陶土样便。在术后第5天及第10天时取肝脏做肝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在术后第10天左右会出现死亡高峰。结论新生BALB/c小鼠胆总管结扎模型是研究胆道梗阻的可靠动物实验,其生存曲线与报告的猕猴轮状病毒致胆道闭锁大体类似。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n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1receptor,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罗格列酮对照组(每日10ms/kg)、姜黄素大(每日400mg/kg)、中(每日200mg/kg)、小剂量组(100mg/kg),正常组为相同背景非转基因小鼠。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nR和IGF1R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较正常对照组InR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干预组有所恢复;而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较正常对照组IGF1R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姜黄素干预组有所恢复。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nR和IGF1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姜黄素可以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增加的InR和减少的IGF1R得以恢复,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大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肺的影响。方法 60Coγ照射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损伤,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大剂量照射后3d,小鼠肺发生明显异常病变,TGFβ1和ICAM1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肺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物质外漏可能是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重要事件,早期检测ICAM1有助于预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比较4种小鼠粪便细菌总DNA提取方法对基于PCR-DGGE检测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的影响,旨在建立适于PCR—DGGE的小鼠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提取的稳定、经济、快捷的方法。采用SDS裂解法、某国产市售粪便DNA提取试剂盒、改进的化学裂解法、改进的溶菌酶法4种方法提取小鼠粪便细菌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细菌16S rRNAV3区PCR扩增结合DGGE对提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SDS裂解法和国产市售试剂盒2种方法提取粪便细菌总DNA均未得到理想结果,另2种方法均能够检测到粪便中20种左右的细菌。改进的化学裂解法和改进的溶菌酶提取法的建立为基于PCR—DGGE进行肠道菌群结构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基础和实验保障。  相似文献   
136.
1973年,Steinman和Cohn在小鼠脾脏发现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独特形态细胞,并将之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DC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识别和摄取病原体和肿瘤抗原的关键细胞,具有抗原提呈能力强和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7.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is a serious fiver problem in western countries. Our previou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vitamin C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ALD. The vitamin C homeostasis is tightly regulated by 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s (SVCTs) 1 and 2. But the role of two SVCTs in ALD is less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exam- in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wo SVCTs in mice after alcohol consumption.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cohol con- sumption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wo SVCTs in liver and SVCT1 in kidney and intestin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vitamin C absorption. Vitamin C supplement increased the sera vitamin C content and ameliorated the symptom of ALD. 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renal re-absorption mediated by SVCTI are key factors to increase the sera vitamin C content after alcohol consumption. We proposed that bo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low vitamin C concentratio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SVCTs, an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vitamin C is mediated by suppressing the stability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loL. Thus, our study is signific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vitamin C homeostasis in ALD and for better use of other antioxidants in ALD therapy.  相似文献   
13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2-I0003
过度饮酒会导致器官受损甚至引起社交问题的产生。虽然目前有一些预防醉酒的方法,但其效果还未经验证。而许多胶状解毒剂又是针对过量用药开发出来的,这样的解毒剂对于过量饮酒可能没什么足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壳聚糖接枝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编织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新型生物材料,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为主要的人工韧带种子细胞.本研究通过建立一种可应用于生物材料上的细胞迁移模型,旨在观察BMSC在改性PET材料编织物上的迁移能力,探讨该材料作为人工韧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16L医用不锈钢自主设计制作细胞迁移模具,置于六孔板,在模具加样孔内接种小鼠BMSC,培养24h后撤出模具,分别继续培养48 h、72 h和96h;在证实模具可有效用于量化细胞迁移过程后,将不同线密度的PET材料编织物平铺于六孔板底,利用本模型观察BMSC在3000D组和5000D组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上的迁移能力,吉姆萨染色法计算不同时间点BMSC的迁移面积.结果:细胞接种24 h后撤出模具,可见六孔板底中央出现与模具底面大小相当的无细胞空白区,周围接种BMSC,随培养时间延长,BMSC逐渐由周围向中央区域迁移;在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上成功建立细胞迁移模型后,随培养时间增加,两组细胞迁移面积均逐渐增大,其中3000D组细胞迁移面积显著大于5000D组(P<0.05).结论:利用316L医用不锈钢模具建立的细胞迁移模型能够应用于平铺编织物引导细胞迁移的基础研究,本模型可作为传统模型无法观察人工材料对细胞迁移可能影响的良好补充;3000D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的线密度较5000D更有利于小鼠BMSC在材料上的迁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小鼠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优化操作,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0.25%胰蛋白酶对小鼠心室肌细胞进行分离,通过5-溴脱氧尿嘧啶(Brdu)处理分离到的心室肌细胞,差速离心后静止沉淀。使用观察仪器观察,实施鉴定处理。结果:心肌细胞明显同步搏动频率为50~160次,肌丝发达,鉴定结果显示为阳性。结论:在小鼠细胞分离培养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能够加速分离效果,缩短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