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8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93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白粉病菌诱导的小麦表达序列标签(EST)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尝试用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sequencetags,EST)技术 ,研究了经白粉病菌诱导后的小麦基因表达。从构建的普通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约 15 0 0个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 ,获不重复ESTs序列 387条。不重复序列均获GenBank的存储号。其中 4 9.4 %的序列与已知基因同源 ,196条序列功能未知 ,84条序列为新ESTs。将不重复序列制备成高密度点阵膜 ,用差示杂交法筛选到几个抗病相关序列。  相似文献   
992.
膜醭毕赤酵母 (PichiamembranefaciensHansen)是本实验室从果实上分离获得的一种能有效防治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拮抗菌。本文将P .membranefaciens与葡枝根霉 (Rhizopusstolonifer)在桃果实伤口部位共培养 2 4h后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它们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在有病原菌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酵母拮抗菌 ,而且拮抗菌紧密地吸附在病原菌的菌丝体上。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 ,P .membranefaciens主要通过与病原菌进行营养和空间的竞争 ,紧密地吸附在病原菌菌丝体上分泌能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的水解酶 (如几丁质酶和 β_1,3_葡聚糖酶 ) ,并可能诱导寄主产生抗性 ,从而抑制桃软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济南 177的两种原生质体 ,一种来自快速生长的悬浮细胞 ,它们因长期继代而丧失分化能力 ,其染色体只有 2n =2 4~ 2 8;另一种来自可以再生的愈伤组织 ,其原生质体不能持续分裂。它们中任一种与UV照射过的簇毛麦原生质体融合均不能再生植株。然而当它们混合在一起作为受体时 ,能够获得再生绿色植株。细胞核基因和胞质基因的分析证明这些绿色植株是杂种。以上事实说明这两种原生质体在融合时存在某些互补的关系 ,讨论了这种融合方式的可能作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4.
小麦(Triticum asetivum L.)济南177的两种原生质体,一种来自快速生长的悬浮细胞,它们因长期继代而丧失分化能力,其染色体只有2n-24-28,另一种来自可以再生的愈伤组织,其原生质体不能持续分裂,它们中任一种与UV照射过的簇毛麦原生质体融合均不能再生植株,然而当它们混合在一起作为受体时,能够获得再生绿色植株,细胞核基因和胞质基因的分析证明这些绿色植株是杂种,以上事实说明这两种原生质体在融合时存在某些互补的关系,讨论了这种融合方式的可能作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Greville)及其色素突变体藻胆蛋白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藻株藻红蛋白的吸收光谱有显的变化,而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基本相同。我们克隆了龙须菜及其色素突变体的藻红蛋白亚基的部分基因序列,用该基因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揭示这一变化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除几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外,几株藻间的藻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十分相似,一些氨基酸的替换发生在决定藻红蛋白二级结构及亚基间相互作用的区域,可能会影响藻胆蛋白的构型及相互作用,导致光谱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超薄切片及冰冻撕裂电镜观察、吸收光谱及 77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具体反映在 :(1)小麦叶绿体中除了比对照积累有较多的淀粉粒外 ,其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发育较好 ;(2 )叶绿体的光合膜系 ,无论是垛叠和非垛叠膜区 ,其镶嵌于内质膜撕裂面 (EFs和EFu)及原生质膜撕裂面 (PFs和PFu)的功能蛋白粒均比其对照的发育良好 ,尤其PFs与EFs面较为突出 ,即它们除了所含蛋白粒的密度较大外 ,在EFs面上有时还呈现出密集有序的阵列结构 ;(3)叶绿体整个吸收谱带 ,尤其红区和蓝区的主峰均较其对照有较大的光吸收 ,表明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明显高于对照 ;(4)无论是以 4 36nm还是以 4 80nm波长激发的 ,其叶绿体的F684/F73 3 (PSⅡ /PSⅠ )的比值均较对照的高 ,表明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叶片叶绿体的PSⅡ相对荧光强度有所增强 ,这与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相一致。以上结果可为小麦在高CO2 浓度下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渗透胁迫和缺磷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培条件下缺磷小麦幼苗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抑,地上部分生长受到的影响大于根系,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还与缺磷程度呈正相关,且不耐低磷品种中国春大于耐低磷品种烟中144。在相同条件下,渗透胁迫和缺磷两者表现出胁迫加剧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9.
渗透胁迫下小麦根及叶片中ABA含量增加,根部先于叶片,同等渗透胁迫条件下,外源Ca2 浓度越小,根中ABA含量增加越多。EGTA和TFP浓度越大,ABA合成越早,且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00.
小麦不同品种上麦蚜及其天敌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系 )的抗性对麦蚜种群数量影响很大 ,百株蚜量随着小麦品种抗性增强而下降。而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种蚜虫的抗性存在质的差异 ,铭贤 1 69品种 ,蚜高峰期百株蚜量麦长管蚜 63 0头 ,禾谷缢管蚜只有 1 1 5头 ,两者相差 5 5倍。另一方面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田天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 ,而对天敌的发生期有些影响。因此 ,小麦品种抗性、天敌对麦蚜的自然控制能力 ,可把小麦中后期的蚜虫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