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9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蛋白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反应活性。方法参照GenBank中PPRV (Nigeria/75/1)N基因序列,人工合成该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 (+)-N,转化至BL21 (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分析。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浓度条件下诱导表达N蛋白,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 PPRV N蛋白(64.4kD)成功表达,能被羊PPRV免疫血清所识别。N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存在,其最佳诱导条件:诱导温度28℃、IPTG终浓度2.0mmol/L、诱导时间16h。结论原核表达的PPRV N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活性,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72.
荔枝异形小卷蛾的蛀梢为害是珍贵树种格木人工林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据其天然分布和潜在推广区的温度范围设置系列温度梯度,探讨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发育和繁殖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荔枝异形小卷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具有显著影响,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呈显著地下降趋势,世代历期在18℃时为66.87 d,30℃时降至35.77 d。预蛹和蛹的存活率对温度的响应不敏感,而卵、幼虫、成虫的存活率和世代存活率以及产卵量均随温度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繁殖力对温度的反映较存活率敏感,其存活率和繁殖力在18℃时均最低,分别为41.20%和13.90粒,在27℃时发育最适,分别为83.80%和45.40粒,在30℃时虽有下降,分别为66.00%和32.40粒,但仍高于18℃时,即其对低温较高温敏感。荔枝异形小卷蛾完整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5.77℃,所需有效积温为876.76 d℃,其中幼虫发育所需有效积温最高,占整个历期的45.23%,发育速率与温度显著正相关。根据荔枝异形小卷蛾为害方式、发育和繁殖特征分析可知,在低温地区其幼虫期长,但世代数少、存活率和繁殖力低,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严重;在高温地区则幼虫期短,但世代数多、存活率和繁殖力高,对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的单次为害程度低,但更为频繁,持续为害程度高。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地区选择荔枝异形小卷蛾的防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指导格木人工林的合理推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73.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真核表达并纯化小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蛋白1(KCNN1)。方法:以基因重组方法构建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eBacmid-KCNN1,将其转染至杆状病毒/Sf9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并用Western印迹鉴定KCNN1的表达水平;用Ni-IDA-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柱纯化裂解细胞上清中的KCNN1,并用Western印迹鉴定纯化结果。结果:KCNN1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通过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KCNN1。结论:膜蛋白KCCN1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与纯化,为深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材料,也为全长膜蛋白的体外表达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74.
番茄多胁迫诱导型LeMTshsp 启动子的分子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outhern 杂交结果, 选取KpnⅠ与EcoRⅠ双酶切番茄中蔬4 号基因组DNA, 3 kb 左右的酶切片段连入pBSⅡKS ( + ) 载体, 构建成含有线粒体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 LeMTshsp) 上游2 kb 左右调控区的质粒文库。通过巢式PCR 方法从构建的质粒文库中克隆出LeMTshsp 基因上游1915 bp 的调控区( GenBank登录号为AB239774) 。该序列含有TATA box 及CAAT box 等启动子基本元件, 还具有6 组典型的HSE 元件及多个AT-rich 区, 另外还有许多逆境反应元件如ABRE , C-repeat— DRE , AP-1。凝胶阻滞结果表明, 纯化的HsfA2 蛋白与LeMTshsp 启动子的HSE 元件在体外具有结合活性, 且与近端5 组HSE 的结合活性比与远端HSE 的结合活性强。构建该启动子与GUS 基因的融合载体,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盘法转化番茄, GUS 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LeMTshsp 启动子对热激、低温、外源ABA 及重金属胁迫都有应答  相似文献   
975.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达重组蛋白。近年来研究显示,含有哺乳动物细胞启动子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可有效地转导多种哺乳动物原代和传代细胞。借助于杆状病毒载体,已成功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瞬时或稳定表达;而在体内,杆状病毒可被血清中的补体成份所灭活,从而抑制了转导效率,但是通过对杆状病毒进行修饰(如伪型杆状病毒),可以抵抗补体的灭活作用。研究人员对杆状病毒转导机制进行了探索,但是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杆状病毒基因转移系统最大特点是,杆状病毒能在昆虫细胞内大量繁殖,而不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复制,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同时,此系统还具有操作简便、插入外源基因容量大等优点,使得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传递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An investigation of gamasid mites on the body surface of small mammals was carried out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from 1990 to 2004. The small mammal hosts were captured from 25 counties which represent five geographical subregions, namely Middle Subregion of Hengduan Mountains, Southern Subregion of Hengduan Mountains, Eastern Plateau Subregion of Yunnan, Western Plateau Subregion of Yunnan and Southern Moun- tainous Subregion of Yunnan. The captured 10 803 small mammal hosts belong to nine families, 29 genera and 52 species in four orders (Rodentia, Insectivora, Scandentia and Lagomorpha). A total of 68 571 gamasid mit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body surface of the captured small mammal hosts and all the gamasid mites were identified to 10 families, 33 genera and 112 species. This paper lists all the mite species, together with their taxonomic position (genera and famili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s. Much more mite species were found in the Middle Subregion of Hengduan Mountains than in other geographical subregions. The total individuals of mites and small mammals in the Middle Subregion of Hengduan Mountains are also the most plentiful in the five geographical subregions. Three dominant mite species and three dominant small mammal hosts were determined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The dominant hosts are Rattus flavipectus (which accounts for 34.85% of the total individuals), Apodemus chevrieri (13.43%) and Rattus norvegicus (10.40%) while the dominant gamasid mite species are Laelaps nuttalli (Hirst, 1915) (27.84%), Laelaps echidninus (Berlese, 1887) (18.38%) and Laelaps guizhouensis (Gu et Wang, 1981) (14.79%). The results showed the high species diversity of gamasid mite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feature in different subregions.  相似文献   
977.
Two new alkamides, 8,11-dihydroxy-dodeca-2E,4E,9E-triensaureisobutylamid (Compound 1) and 7-hydroxy-trideca-2E,8E- dien-10,12-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 (Compound 2), as well as eight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Spilanthes callimorpha. The structures of the alkamides were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al data.  相似文献   
978.
979.
许多非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与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天然免疫很相似,而且一些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表达的真菌毒力因子对非哺乳动物的致病也具有相似性。在医学与药学实验中,非哺乳动物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以及不受伦理学制约等优势。因此,非哺乳动物可以作为研究宿主对真菌的天然免疫反应以及筛选抗真菌药物的简单而实用的实验模型。此外,这些宿主所具有的清晰的遗传学特征和保守的天然免疫系统为在分子上的水平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80.
在动物中,人类对大象怀有独特的感情,几千年来,人们把象奉若神明,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尊象为万兽之王,人类应该是大象忠实、永远的朋友。所以,象,对于传播亚洲人民的文化,包括艺术、传奇文学和宗教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