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宽叶吊兰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被子植物中,从谷氨酰-tRNA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由许多酶催化的级联反应,其中间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活性和细胞毒性,因此这一过程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本研究通过检测宽叶吊兰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14种中间产物含量随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昼夜节律对宽叶吊兰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物ALA(δ-氨基乙酰丙酸)、PBG(胆色素原)、ProtoⅨ(原卟啉Ⅸ)、Heme(血红素)、Mg-ProtoⅨ(镁原卟啉Ⅸ)、Chlide a(叶绿素酸酯a)、Chlide b(叶绿素酸酯b)、Chl a(叶绿素a)、Chl b(叶绿素b)受光诱导,而UrogenⅢ(尿卟啉Ⅲ)、CoprogenⅢ(粪卟啉Ⅲ)和Pchlide(原叶绿素酸脂)受黑暗诱导,尤其是Pchlide在黑暗中的积累量显著增加;Mpe(镁原卟啉Ⅸ单甲酯)和Mpde(镁原卟啉Ⅸ二酯)具有2个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2∶00和夜间24∶00。说明叶绿素生物合成受昼夜节律的调控,但其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昼夜节律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血钾水平以及低血钾发病率的差异;探讨STEMI患者中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血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STEMI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患者371例,其中男303例,女68例,平均年龄(56.1±11.7)岁.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对照组)161例,其中男性131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56.8±10.3)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将血钾含量<3.5mmol/l定义为低血钾,比较2组间血钾含量及低血钾发病率.根据直接PCI之前是否发生原发性室颤和持续性室速,将STEMI患者分为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本组数据所指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仅包括直接PCI之前发生的原发性室颤和持续性室速,其中原发性室颤24例,持续性室速11例.比较2组间血钾水平.结果:血钾含量STEMI患者(3.81±0.49)低于对照者(4.03+0.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低血钾发病率STEMI(22.6%)高于对照者(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3,P<0.001).STEMI患者中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急性期存在血钾的下降,我们需要积极纠正低血钾,但低血钾与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无必然联系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种异体骨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感染、先天性骨病及肿瘤切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从同种异体骨愈合机制、制备保存、临床应用效果、排斥反应及预防方法四个方面就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4.
苔藓动物是一类多为海生、滤食性的群体生物。奥陶纪是苔藓动物发生、演化辐射和灭绝的重要时期,也是苔虫礁形成的最早时期。已知最老的化石苔藓动物发现于中国特马豆克晚期。构成苔藓动物基本分类框架的狭唇纲(包括变口目、隐口目、泡孔目和管孔目)和宽唇纲(包括窗孔目和栉口目)也都是在奥陶纪时期逐步形成的,其中,变口目出现于特马豆克期Tr2时间段,在弗洛期和大坪期,多样性较低,但从达瑞威尔期开始,经桑比期至凯迪期,多样性不断增高,并出现辐射。隐口目(特别是"双叶类隐口目苔虫")也经历了与变口目相类似的发展过程,但它首次出现的时间要相对略迟于变口目。这两个目在整个奥陶纪苔藓动物群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泡孔目、管孔目和窗孔目,先后首次出现在弗洛期Fl2时间段、大坪期Dp1和Dp2时间段,但它们在整个奥陶纪期间一直处于低多样性态势。至于栉口目,它首次出现的时间可能更迟,在凯迪期Ka4时间段,犹如昙花一现。苔藓动物的演化在接近奥陶纪末时呈两幕式灭绝,一次发生在凯迪期Ka2时间段(可能相当于塔凯和安斯蒂的"拉夫塞伊灭绝"),另一次发生在赫南特期Hi2时间段(可能相当于塔凯和安斯蒂的"赫南特灭绝")。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表明,苔藓动物属原口动物,而不是以前长期认为的后口动物,或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而且,苔藓动物与腕足动物、帚形动物之间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苔藓动物可能起源于一种叫原内肛动物的生物,它们的目一级分类单元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本文绘制的谱系图还有待于化石记录的不断补充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介入以使其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手术减压和植骨融合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例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采用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获得连续随访者18例,随访时间9月~3年,平均24个月,优良率90%。结论:可靠的内固定、复位,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效果满意,充分的神经根松解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广东地区宽鳍(鱼巤)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88尾采自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鱼巤)(Zaccop,platypus)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初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地理格局,所测定的Cyt b基因全序列长1140 bp,其中变异位点98个,简约信息位点75个.共检测到33个单倍型,除鉴江种群只有1个单倍型外,其余8条水系均有多个单倍型.北江、流溪河、鉴江、北流河和罗定江等5个种群有共亭单倍型Hap11,罗定江和北流河之间共享了单倍型Hap4,东江与流溪河共享Hap6,而韩江和榕江共享单倍型Hap29.种群单倍型多样性的平均值(h)为0.908,核苷酸多样性的平均值(π)为0.0196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NJ树)显示,宽鳍(鱼巤)种群33个单倍型可分为2个分支,其中来自珠江水系(北江、东江、流溪河、罗定江和北流河)和广东西部独立人海水系(鉴江和漠阳江)的宽鳍(鱼巤)种群聚为一支(分支A),广东东部独立入海水系(韩江和榕江)种群聚为另外一支(分支B).2分支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均较高(0.0517-0.0549,5.35%-_6.49%),明显大于分支A内(O.0012-0.0099,0.26%-2.11%)和分支B内的值(0.0027,1.58%),但远小于宽鳍(鱼巤)与外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0.0945-0.1912,8.77%-17.11%).这表明分支A与B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来达到物种级水平,韩江和榕汀的种群相对独立,推测可能与莲花山脉的阻隔有关.根据单倍型网络图推测,流溪河可能是广东中西部地区宽鳍(鱼巤)的扩散中心,分别向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扩散,再向鉴江和漠阳江扩散:另外由扩散中心经东江到榕汀再向韩江扩散.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38.50%,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66.24%.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皆表明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鱼巤)在整个种群上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78.
串联质谱图谱从头测序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利用串联质谱图谱鉴定蛋白质是其数据处理中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由于不需要利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从头测序方法能够分析新物种或者基因组未测序物种的串联质谱数据,具有数据库搜索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简要介绍高通量串联质谱图谱从头测序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归纳出几种典型的计算策略并分析了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总结常用的从头测序算法和软件,介绍算法评估的各种指标和常用评估数据集,概括各种算法的特点,展望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心电图STR分为STR不良组和STR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selectin、IMA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TEMI组PCI术前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P<0.05)。根据心电图STR将ASTEMI患者分为STR不良组35例和STR良好组65例。STR不良组与STR良好组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低于PCI术前(P<0.05);STR不良组PCI术前和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高于STR良好组(P<0.05)。STR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比例和肌钙蛋白I高于STR良好组,ST段偏差总和低于STR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和NT-proBNP、P-selectin、IMA升高为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selectin联合IMA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T-proBNP、P-selectin和IMA单独预测。结论: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与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独立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野生雌性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不同季节体内睾酮水平与性行为频次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我们以秦岭一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连续跟踪观察,完成了该种群中所有87只金丝猴的个体识别。用无损伤取样法采集了三只成年雌性川金丝猴不同季节的粪样,对粪样中的睾酮进行抽提测定,同时对采样个体的性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1)成年雌猴在交配盛期与非交配盛期,粪样中睾酮水平均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交配盛期时睾酮水平的变化周期为24.56 d±4.07 d,非交配盛期时为43.67 d±2.89 d,显著长于交配盛期;2)成年雌猴在交配盛期的粪样睾酮水平为2.85 ng±1.12 ng/g,邀配频次为0.98±1.04次/d,非交配盛期时睾酮水平为1.71 ng±0.77 ng/g,邀配频次为0.28±0.53次/d,与交配盛期相比,非交配盛期的睾酮水平和邀配频次均明显降低;3)交配盛期各成年雌猴的粪样睾酮水平与邀配频次均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0.683和0.659),而在非交配盛期这种相关关系并不存在(相关系数分别为0.091、0.493和0.205)。本研究表明,成年雌性川金丝猴体内睾酮水平、睾酮水平变化周期及邀配行为频次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种季节性差异可能是川金丝猴行季节性繁殖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表现之一。本研究亦表明交配盛期雌猴的性行为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体内睾酮水平的控制,而在非交配盛期这种控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