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9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11.
银合欢叶代麸皮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2.
三种速生固氮树木屑栽培猴头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3.
津白_3侏儒小鼠(dW~t)是1982年从津白_3纯系小鼠(TA_3)中发现,进而培育成侏的变种。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dw ̄t小鼠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细胞进行观察,并根据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以探讨dw~t小鼠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实验结果显示,dw~t小鼠GH细胞的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表明dw~t小鼠由于垂体前叶GH细胞数量减少,导致GH分泌不足,从而形成侏儒。  相似文献   
114.
中国瑟姬小蜂及二新种的描述(膜翅目:姬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瑟姬小蜂属Cirrospilus昆虫是鳞翅目,双翅目,特别是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类及其他荫蔽性小幼虫或蛹的重要寄生蜂,有些也能重寄生于绒茧蜂和蜘蛛卵等中,本文除二新种描述外,还收入瑟姬小蜂六种。一并列于检索表中。  相似文献   
115.
空心莲子草叶甲寄主专一性测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年生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dus)Grisebach属苋科莲子菜属.在我国又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空心苋、水苋菜、猪笼草、革命草等.原产南美,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传入我国,五十年代后期曾作为猪饲料在南方各省推广种植,后蔓延成野生杂草(王韧等,1988)。  相似文献   
116.
植物的叶表蜡层与昆虫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儒 《生物学通报》1993,28(10):12-13
在高等植物的叶表角质膜外覆盖着一层蜡质薄层。这一薄层由表皮细胞的分泌物沉积而成,被称为上表皮蜡层(epicuticular wax)或蜡被(waxcoating)。叶表蜡层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组分复杂多样,有种的差异。但是脂肪族的蜡质成分却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界。蜡层的含量也因种属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许多草本植物(如莴苣,菠菜、甜菜)的叶表蜡层仅为5~10μg/cm~2,而有些果类作物(如桃、梨、苹果)的叶表蜡层可达60~300μg/cm~2。叶表蜡层在维持植物体内水平衡、减少机械损伤、抵御霉菌病  相似文献   
117.
郭英兰 《真菌学报》1993,12(4):271-274
本文报道采自北京、安徽和云南泽兰属叶上的三种真菌,其中有一个新种;泽兰齿梗孢和一个新组合:藿香蓟假尾孢。新种与Scolecobasidium anelii和S.arenarium之区别在于S.anelii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有纵隔膜,常在隔膜处缢缩;S.arenarium分生孢子的隔膜色泽深,在孢子的一端或两端具黑点。研究的标本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异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heterophyllus)的二萜成分及其抗菌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对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牛津杯法和2倍稀释法检测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革兰氏阳性菌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的生长抑制活性和MIC值。从异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包括5个二萜类, 1个木脂素类,分别鉴定为trigonochinene E (1)、neoboutomannin (2)、6,9-O- dedimethyltrigonostemone (3)、stelltian B (4)、3,4-secosonderianol (5)、biondinin A (6)。化合物1235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9.375、18.75、18.75、18.75 μg/mL。化合物234、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外,其他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化合物123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硫酸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119.
为探究了哥王Wikstroemiaindica的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海岛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了哥王叶片进行取样并测定其功能性状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运用冗余分析研究了哥王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了哥王的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9.76%~23.73%,其中叶体积变异幅度最大(23.73%),叶干物质含量变异幅度最小(9.76%),整体上了哥王叶功能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了哥王各项叶功能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系较密切。了哥王叶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与比叶面积呈正比,与叶厚度、叶体积成反比。了哥王的叶片可以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组合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较好地适应海岛恶劣的环境。该研究结果可为了哥王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