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6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NFAIP1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TNFAIP1 蛋白可能参与DNA复制、合成、细胞凋亡以及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等重要过程,但对该基因确切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不多.该文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几种常见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发现在COS7以及NIH3T3细胞系中高表达,而在HeLa、HepG2、SW480、PanC1、MCF7等癌细胞系中低表达.由此推测TNFAIP1可能在癌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把TNFAIP1 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转染到HeLa细胞系中,发现过表达TNFAIP1 可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52.
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是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目标.在分析侵蚀环境下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和诊断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支持、社会经济人文影响和生态综合功能3个方面,选择17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的指标体系.以均方差决策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分别建立二级层次和综合指标健康诊断模型——健康指数.分析研究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动态,结果表明,该环境系统健康状况相对稳定,健康指数呈逐年波动式上升趋势(由1985年的0.370增大到2003年的0.573),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以现实生态经济最佳水平为目标,引入障碍度、优势度等概念,运用通经分析对该环境小流域系统健康进行障碍和优势诊断,并据此提出了建设对策和建议,为该环境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利用Blast检索、EST分析和RT-PCR, 在水稻中分离到一个与拟南芥COI1同源的新基因,命名为OsCOI1. OsCOI1编码595个氨基酸. 推测的OsCOI1编码蛋白有一个F-box motif和16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这与拟南芥COI1相似. OsCOI1在氨基酸水平上和COI1有很高的同源性(74%). 经半定量RT-PCR法和RNA印迹分析,表明水稻中OsCOI1表达水平在经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处理后呈明显变化,但不受水杨酸和乙烯的影响,说明OsCOI1可能在茉莉酸信号途径和脱落酸途径中具有特定功能.  相似文献   
954.
植被过滤带的定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被过滤带(VFS)因其能有效地滞缓径流、沉降泥沙、控制非点源污染,在美国已作为重要的最佳管理措施(BMP)得到应用.本文在简述国外植被过滤带设计方面的有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3种典型的过滤带带宽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与讨论.最后,指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5.
使用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我们对HaSNPV的几个预期的早期基因、早晚期基因、晚期基因、极晚期基因的转录时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起始转录时间与其自身的启动子类型基本是一致的。但是预期的早期基因pkip晚期才开始转录;预期的早晚期基因ha107早期不转录,仅在晚期转录。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一般都在病毒感染细胞72h后达到最高,并且极晚期基因polyhedrin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基因。Iap2的转录水平仅次于polyhedrin,表明它可能是一个功能基因。与AcMNPV的p10不同,在HaSNPV/HzAM1系统中p10的转录水平并不高。  相似文献   
956.
建立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针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MGB荧光探针,筛选并优化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用以提高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并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建立病毒基因拷贝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引物与探针的优化浓度分别640nmol/L和480nmol/L,体系具有良好的保守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7~102拷贝/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57.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口蹄疫病毒(FMDV)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3D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ET-28a( )中。3D基因经测序确认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表达产物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获得分子量约55KDa的单一3D基因表达产物。利用RNA体外复制体系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证明纯化的3D基因表达产物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可以在体外从头合成FMDVRNA,且主要以引物依赖的方式合成病毒基因组。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建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IGF-Ⅰ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方法:根据自己克隆的猪IGF-Ⅰ(GenBankNo.DQ784687)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构建检测猪IGF-Ⅰ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结果:由pMD-18T IGF-Ⅰ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反应体系中含1×102~1×106拷贝猪IGF-Ⅰ基因分子时,扩增反应Ct值与拷贝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灵敏度高(可检测出低于10个拷贝/μL的样品)、特异性强、准确可靠。结论:成功构建了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猪IGF-Ⅰ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959.
解脲和人型支原体定量检测与药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解脲和人型支原体定量检测及其药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鉴定与药敏试剂盒进行解脲和人型支原体的定量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8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共检出解脲支原体52例(61.2%),其中感染数量≥10^4CFU/ml的有30例;人型支原体检出23例(27.1%),其中感染数量≥10^4CFU/ml的有10例;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数量≥10^4CFU/ml的患者,90.0%均有临床症状。解脲支原体对临床常用抗支原体抗生素敏感性较好的是强力霉素和四环素,但敏感率仅为60.0%。结论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数量的高低与其临床症状的有无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相似文献   
960.
用细菌16S r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及乳酸杆菌的引物并对肠道的3种细菌进行定量测定。方法收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提取DNA。取准确定量的3种细菌经系列稀释后抽提细菌的DNA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3种细菌的量。结果患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减低,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定量方法。可正确定量肠道中的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