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61.
目的:对分化抑制蛋白(Id)家族的N端序列进行保守性结构分析,并构建其基因突变体。方法:用ClustalX(1.81)软件对Id蛋白家族中的3个成员(Id1~Id3)的N端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用Swiss-PdbViewer3.7(SP5)软件模拟高同源区域中关键性氨基酸突变前后的三维结构模型;用PCR方法将突变点引入Id序列,再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全长编码序列,酶切与测序确证突变序列的准确性。结果:Id1~Id3蛋白的N端存在一个由11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高度保守的环-螺旋(Loop-Helix)结构,将其中最保守的丝氨酸与亮氨酸分别突变为甘氨酸与缬氨酸,将突变后的Id基因序列重组到pGEX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在Id1~Id3蛋白N端识别了一个保守的Loop-Helix结构,为深入研究其协同的功能特征提供了结构依据;突变其中的丝氨酸为研究Id蛋白潜在的磷酸化修饰及相应功能特征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长效重组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重组药物半衰期的长短显著影响药物在使用时的剂量以及治疗的效果,所以延长其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防止药物在体内迅速降解成为现在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几种重组药物长效化方法.如定点突变、化学修饰、基因融合、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的改变等,结合目前已经上市的和正在研发中的长效重组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3.
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胶乳钙调素基因HbCaM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获得了1 319 bp和447 bp的两个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1 319 bp的DNA长片段为胶乳钙调素基因HbCaM的DNA片段,含有两个外显子(77 bp和373 bp)和1个内含子(869 bp),包含了HbCaM cDNA编码区447 bp的全部序列;447 bp的DNA小片段与HbCaM cDNA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ORF分析发现,位于406?bp处的碱基C突变为T,即三联体密码CAG突变为终止子TAG使翻译提前终止,其余5个差异碱基都不影响或改变正常的翻译.推测此447 bp的DNA片段为巴西橡胶树钙调素HbCaM基因的假基因,命名为HbCaMP1.  相似文献   
164.
航天诱导凤仙花SP4代三种不同花色突变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院3株系SP4代中的三种不同花色(粉花、红花、紫花)突变系为材料,对其雄配子体染色体数目、排列方式和花粉活力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了四分孢子时期的分裂情况.将观察结果同SP1、SP2和SP3的观察结果进行跟踪比较.结果发现SP4代粉花和红花突变系的小孢子染色体数目趋向正常.紫花突变系花粉染色体数目正常比例仅为2.88%,平均为10.46条,并且紫色花突变系出现多分孢子、畸形花粉和花粉染色体排列不规则现象.TIC染色统计分析发现,紫花突变系花粉活力较低,而粉花及红花突变系的花粉活力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和粉花突变系已经趋于稳定,但紫花突变系远未达到稳定.本研究为凤仙花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5.
RET原癌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典型的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目前已经发现11种基因和5个易感位点与HSCR发病相关.其中RET原癌基因(RET proto-oncogene,RET)是主要的易感基因.虽然大部分HSCR发病风险都与RET基因相关,但只有不到15%的散发性HSCR患者发生RET基因编码区的突变.近期研究发现,RET基因非编码区的调节性突变可能在HSCR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现着重对RET基因与HSCR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6.
mtATPase6基因变异与弱精子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mtATPase6基因突变与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按wHO标准收集了27例弱精子症精液标本和28例精子活力正常精液标本,PCR扩增mtATPase6基因,纯化测序,分析mtATPase6基因突变,比较两组突变频率的差异.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错义突变位点的氨基酸进化保守性及其蛋白质部分三级结构.结果显示:发现了6个未曾报道过的突变位点;弱精子症组mtATPase6基因平均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弱精子症有一定的相关性.G8584A、A8701G和G9053A三个错义突变可能是多态性位点,其余8个错义突变中的6个具有进化保守性的位点累计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位点突变可能与弱精子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7.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长度20—24个碱基)。其中,miR-124a是一个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高度表达的miRNA,在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miRNAs特异性地识别靶基因的3′端调控区(3′UTR)的靶序列,因此,在人类起源过程中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序列变异有可能导致miRNA调控的改变。通过靶基因预测和3′UTR区在哺乳动物代表物种间的同源序列比较,我们发现miR-124a的靶基因中有一个基因(PLOD3)3′UTR的靶位点中存在人类特异突变位点。利用体外报告基因系统,发现PLOD3基因3′UTR靶位点中所含的一个人类特异的突变导致miR-124a对PLOD3的调控效率降低。研究表明,miRNAs靶基因3′UTR的序列变异具有功能效应,它有可能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在起源和演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遗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长度20-24个碱基).其中,miR-124a是一个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高度表达的miRNA,在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miRNAs特异性地识别靶基因的3'端调控区(3'UTR)的靶序列,因此,在人类起源过程中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序列变异有可能导致miRNA调控的改变.通过靶基因预测和3'UTR区在哺乳动物代表物种间的同源序列比较,我们发现miR-124a的靶基冈中有一个基因(PLOD3)3UTR的靶位点中存在人类特异突变位点.利用体外报告基因系统,发现PLOD3基因3'UTR靶位点中所含的一个人类特异的突变导致miR-124a对PLOD3的调控效率降低.研究表明,miRNAs靶基因3'UTR的序列变异具有功能效应,它有可能足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在起源和演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遗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9.
采用PCR扩增法得到小鼠TAp63γ野生型及两种缺失突变体的cDNA,3种cDNA与表达载体pGEX-2TK重组构建成GST融合表达质粒并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了小鼠TAp63γ野生型及两种缺失突变体的可溶性表达. 诱导表达的菌液经离心收集菌体、超声破碎及Triton X-100增溶后获得可溶性表达蛋白粗提液. 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 Fast Flow亲合层析纯化出电泳均一的3种GST融合蛋白. 凝胶滞留分析证实仅野生型小鼠TAp63γ蛋白能特异结合p53靶序列,经序列比对及同源建模分析,表明小鼠TAp63γ DBD结合区的完整性、关键氨基酸的保守性及三维结构的相似性可能是其DNA结合活性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菌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EHA105进行了哈茨木霉Th-33的转化,在优化的转化条件下,EHA105对木霉菌的转化效率约45-10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本实验室利用该方法已建立了含4000多个转化子的木霉T-DNA插入突变体库。随机挑选24个转化子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转化子经过5代无选择压力连续转接后都能在选择平板上正常生长;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表明,木霉转化子含有该基因,Southern blot杂交进一步表明转化子多为单拷贝随机插入。该转化体系的改进将有利于木霉菌生防功能基因的克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