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6 毫秒
81.
利用测序水稻品种"Nipponbare(粳)/广陆矮4号(籼)"杂交F2群体90个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含148个SSR标记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1737.81cM,标记间平均距11.90cM。利用该图谱及Excel2000和Mapmaker/QTL1.1b软件对分蘖数、穗数、穗长、主穗长、株高、剑叶长等六个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基因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在LOD>2.2和P<0.005的条件下共检测到28个QTLs,它们分布在水稻所有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的分子贡献率11.1%-42.9%,其中大于20%有10个,并对选用已测序材料为亲本构建图谱来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干旱是限制向日葵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向日葵苗期抗旱性分子机制,该研究以向日葵K55与K58杂交构建的150个F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其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长进行表型测定,利用前期建立的SNP、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5个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共定位到向日葵QTL位点11个,其中正常浇水条件下5个,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表型贡献率为0.768%~7.547%,且5号连锁群上定位到的QTL位点最多(3个)。(2)QTL置信区间内共筛选到62个与干旱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位于qLA 8 1上的rna23019、rna23004、rna22661、rna22193、rna23294、rna22783和位于qCC 13 1上的rna40140,这些基因可作为后续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为向日葵抗旱性研究及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Chd64是含有钙结合蛋白同源(Calponin homology,CH)结构域的蛋白,在果蝇蜕皮激素与保幼激素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家蚕Bombyx mori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克隆了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mChd64同源的BmChd64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后,成功获得体外原核表达的BmChd64蛋白,并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家蚕BmChd6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的序列为567 bp,编码18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20.9 kDa,理论等电点为8.41,编码的蛋白在第27~130个氨基酸处存在CH结构域。同源性比对与进化分析显示,BmChd64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果蝇的Chd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BmChd64在家蚕5龄游走期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翅原基中的表达趋势与家蚕体内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滴度变化规律一致。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BmChd6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分布,细胞核内荧光信号较强,且在细胞核外围较弱,推测细胞质中BmChd64也可入核,最终定位在细胞核中。研究结果表明BmChd64可能主要通过20E信号通路调控翅原基等的变态发育,这为进一步完善20E调控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4.
脑内芳香化酶表达的定位、调控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在脑内其表达主要见于下丘脑与边缘系统的神经元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也表达芳香化酶。芳香化酶基因表达是由多个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驱动的。脑内雌激素的有效浓度取决于脑局部芳香化酶的表达水平,由此产生的雌激素能调节突触发生和树突棘密度、神经营养因子和/或其受体的表达,保护脑细胞免受包括β-淀粉样蛋白在内的多种神经毒素的影响,并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AD)导致的学习和记忆下降及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85.
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在远缘杂交中由普通小麦(AABBDD)4D染色体易组导入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以及硬粒小麦(AABB)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原位于普通小麦4D染色体短臂距着丝点31.2cM的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重新异回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中,所获得携带易组Ms2基因的新型太谷核不育小麦其显性雄性不育特性表达正常,且雄性不育株的雌性可育机制正常,对不育株幼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型期染色体构型的观察可见其为整倍体(2n=42),尚未发现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核不育与原位 的太谷核不育基因有不同的表型。采用系统的标志基因测交法对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不育基因进行测交定位,发现易组Ms2基因与普通小麦显性秆标志基因Rht3连锁,从而将其定位于普通小麦4B 色体虎Rht3基因9.7cM处,新位点被命名为Ms2(4BS),对Ms2基因在六倍体小黑麦与原太谷核不育小麦远缘杂交中位时的走向,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以及Ms2(4BS)新位点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异源多倍体生物核基因的组间易位倾向于从供体染色体向进化亲缘关系较密切,且染色体序数与染色体臂相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易位;1988年第7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对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是正确的;Ms2(4BS)作为一个新型的遗传标记,作为小麦族内所有携带B染色体组的物种的育种工具和在拓建各为小麦种质资源的基因库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86.
转基因猪外源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猪外源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EXOGENOUSGENELOCALIZATIONONCHROMOSOMESOFTRANSGENICPIG关键词基因定位染色体原位杂交转基因猪KeywordsGeneLocalization,Insituhybrid...  相似文献   
87.
利用Tn5定位诱变筛选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n5定位诱变方法,对质粒pJBB5进行Tn5插入诱变,得到10个Tn5在59kbB5外源片段上有不同插入位点的质粒TN11,TN112,TN22,TN23,TN31,TN41,TN91,TN101,TN131,TN141。将Tn11等分别转移到已经含有不相容质粒pPH1JI的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中,使之发生同源变换。通过抗性选择及表型鉴别,筛选到3株菌落表型干燥(Muc-)的酸性胞外多糖(EPS)合成缺陷菌株(Exo-)107(TN22),107(TN101),107(TN131)。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这3株变种的Tn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经过适当改良的Tn5定位诱变法可以应用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88.
Auxilin蛋白诱导Hsp70c蛋白与笼形蛋白的结合,在真核细胞衣被小泡脱衣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已有EST,STS等数据库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人类auxilin基因定位到1p31,D1S515和D1S198标记之间.26个EST构成的5个重叠群,占该基因中共约2.3 kb的部分cDNA序列,其中编码区长501 bp,得到的序列与牛的auxilin基因显示有极高的同源性.各EST数据显示,auxilin在人胚胎的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人脑、表皮组织中也有表达.  相似文献   
89.
关于腹殖目吸虫神经系统的组化定位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3],而目前尚未见到酯酶在鲶叶形吸虫神经系统的定位报告。本文利用蚓哚乙酸酯法整体定位酯酶,重点观察了寄生于鱼类的鲶叶形吸虫(Phyllodistormumparasiluri)的神经系统结构。1材料和方法鲶叶形吸虫采自河豚膀胱。将虫  相似文献   
90.
应用谷实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DNA聚合酶基因HindⅢ/PstⅠ3596bp片段作探针,经Sourthernblot杂交,克隆了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完整的DNA聚合酶基因,大小约为3.4kb。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表明,HaSNPVDNA聚合酶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与HzSNPV相似。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该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805bp),推导出编码区206a。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HaSNPVDNA聚合酶与HzSNPV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与LdMNPV、AcMNPV、BmSNPV、CfMNPV和OpMNPV也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