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9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在远缘杂交中由普通小麦(AABBDD)4D染色体易组导入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以及硬粒小麦(AABB)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原位于普通小麦4D染色体短臂距着丝点31.2cM的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重新异回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中,所获得携带易组Ms2基因的新型太谷核不育小麦其显性雄性不育特性表达正常,且雄性不育株的雌性可育机制正常,对不育株幼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型期染色体构型的观察可见其为整倍体(2n=42),尚未发现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核不育与原位 的太谷核不育基因有不同的表型。采用系统的标志基因测交法对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不育基因进行测交定位,发现易组Ms2基因与普通小麦显性秆标志基因Rht3连锁,从而将其定位于普通小麦4B 色体虎Rht3基因9.7cM处,新位点被命名为Ms2(4BS),对Ms2基因在六倍体小黑麦与原太谷核不育小麦远缘杂交中位时的走向,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以及Ms2(4BS)新位点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异源多倍体生物核基因的组间易位倾向于从供体染色体向进化亲缘关系较密切,且染色体序数与染色体臂相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易位;1988年第7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对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是正确的;Ms2(4BS)作为一个新型的遗传标记,作为小麦族内所有携带B染色体组的物种的育种工具和在拓建各为小麦种质资源的基因库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2.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施肥原理和模型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推荐施肥的需求矿质营养学说是施肥最基本原理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主动施肥时期的开始。从早期的定性施肥阶段 ,发展到今天的定量施肥阶段 ,如何确定施肥量一直是施肥技术的核心和难点。测土是定量施肥或精确施肥的前提。然而 ,测土本身存在各种偏差或精度、测土需要费用 ,本文仅对代表性的不测土施肥模型及其原理进行评述。即使有了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结果 ,如何将其转化为一季内土壤提供的养分量一直是个理论难题 ,特别是N素土壤供应量更为难测或难以估算。因此 ,如何在使用定量施肥模型的同时 ,而又将土壤养分因…  相似文献   
103.
转基因猪外源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猪外源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EXOGENOUSGENELOCALIZATIONONCHROMOSOMESOFTRANSGENICPIG关键词基因定位染色体原位杂交转基因猪KeywordsGeneLocalization,Insituhybrid...  相似文献   
104.
利用Tn5定位诱变筛选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n5定位诱变方法,对质粒pJBB5进行Tn5插入诱变,得到10个Tn5在59kbB5外源片段上有不同插入位点的质粒TN11,TN112,TN22,TN23,TN31,TN41,TN91,TN101,TN131,TN141。将Tn11等分别转移到已经含有不相容质粒pPH1JI的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中,使之发生同源变换。通过抗性选择及表型鉴别,筛选到3株菌落表型干燥(Muc-)的酸性胞外多糖(EPS)合成缺陷菌株(Exo-)107(TN22),107(TN101),107(TN131)。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这3株变种的Tn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经过适当改良的Tn5定位诱变法可以应用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5.
农业新技术在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福生   《广西植物》1998,18(3):285-290
作为农业学科中从事植物、土壤、肥料、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一门学科,植物营养与施肥对农业生产发展及农业生产率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曾主导了农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使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研究和测试手段得到更新,在植物营养分子遗传、根际微生态、生物肥料、专用肥和控释肥、计算机控制的施肥模式和精确施肥技术等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成为推动农业产生飞跃性发展的主导因素,这就意味着又一次农业新技术革命。必须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及其掌握和应用植物营养与施肥高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加强政府组织和管理,增加投入,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中介体系,才能加快我国植物营养与施肥高新技术的研究及成果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6.
旱作果园深沟施肥对苹果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干挖壕沟法研究了深沟施肥农艺措施对旱作苹果树根系的重量、结构和分布范围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挖泡的对照相比,深沟施肥后,根系的总重量、总体积和分布深度都大幅度减少,总重量减少了50%,总体积减少了60%,分布深度减小了1.8m;但吸收根的总长度增加,吸收根在总根量中所占的比例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7.
Auxilin蛋白诱导Hsp70c蛋白与笼形蛋白的结合,在真核细胞衣被小泡脱衣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已有EST,STS等数据库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人类auxilin基因定位到1p31,D1S515和D1S198标记之间.26个EST构成的5个重叠群,占该基因中共约2.3 kb的部分cDNA序列,其中编码区长501 bp,得到的序列与牛的auxilin基因显示有极高的同源性.各EST数据显示,auxilin在人胚胎的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人脑、表皮组织中也有表达.  相似文献   
108.
关于腹殖目吸虫神经系统的组化定位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3],而目前尚未见到酯酶在鲶叶形吸虫神经系统的定位报告。本文利用蚓哚乙酸酯法整体定位酯酶,重点观察了寄生于鱼类的鲶叶形吸虫(Phyllodistormumparasiluri)的神经系统结构。1材料和方法鲶叶形吸虫采自河豚膀胱。将虫  相似文献   
109.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采用中长期田间试验对8种模拟施肥模型在温带的海伦试验站、暖温带的沈阳试验站和亚热带的桃源试验站进行了6~10年试验,以比较、评价施肥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结果发现,施肥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贡献随施肥制度和气候的热量因素所影响;在最佳施肥条件下,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海伦(温带)30%、沈阳(暖温带)38%、桃源(亚热带)44%.按这一实验结果可以一般地估计:当其他技术条件不变时,施肥在产量形成中的贡献率最高可达30~45%,随所在地区气候的热量条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施肥水平对益母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Lour.)S.Y.Hu〕作不同肥料水平的田间处理,考评单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分蘖数和长叶速度等生物学特性。L4(23)试验结果表明:(1)磷肥对益母草的单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分蘖数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氮肥次之,钾肥影响最弱;(2)对益母草的长叶速度,磷肥起决定性作用,氮肥、钾肥的影响不明显;(3)氮肥能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积累。根据这些结果对益母草的需肥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