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外源性C肽对Ⅰ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组(Dia组),糖尿病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成模后,再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组(Dia组)、胰岛素治疗组(In组)和C肽治疗组(CP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对病变大鼠的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定量图像分析及超微结构分析,结果:1.In组、CP肽组与DM组相比:大鼠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P〈0.01);2.腓肠神经纤维的数量和总横截面面积也显著增加(P〈0.01)。3.CP组与In组相比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也显著增加(P〈0.01)。4.电镜显示:Dia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发生分离并有无颗粒囊胞状结构聚集现象,In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分离现象明显减轻但仍有无颗粒囊胞状结构聚集现象.而CP组有髓神经纤维结构完全接近正常组。结论:C肽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胰岛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接种A(H1N1)疫苗人群血清的中和抗体对2009年A(H1N1)的抗病毒作用和相关病毒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MDCK细胞的细胞病变检测接种A(H1N1)疫苗的人血清和未免疫的对照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A/Brisbane/10/2007(H3N2),A/Brisbane/59/2007(H1N1),A/California/07/2009(H1N1)和A/Shenzhen/406H/2006(H5N1)等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通过细胞病变观察,证实接种A(H1N1)疫苗的人血清稀释度为1∶40时,30份免疫血清可以中和H3N2(Brisbane),H1N1(Brisbane)和H1N1(CA7)而不产生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分别均为100%,而相同稀释度的未免疫对照血清的中和保护率分别为100%,100%,40%;而当稀释度为1∶400时,30份免疫血清分别有13,20和21例未出现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分别为43%,67%,70%,10份对照血清的中和保护率分别为80%,70%,0%。两种稀释度的免疫血清和未免疫对照血清均不能中和H5N1引起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均为0%。结论接种2009年A(H1N1)疫苗可以诱导能中和CA7 H1N1的抗体产生,但该中和抗体对H3N2(Brisbane),H1N1(Brisbane),H5N1(SZ)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等甲型流感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碱性调宁蛋白是一个首先从鸡砂囊和牛主动脉中分离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103的碱性蛋白。它在平滑肌中特异表达,结合钙调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抑制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参与平滑肌收缩、细胞信号转导、维持细胞骨架、抑制细胞增生等。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是否能预防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方法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的同时,口服贝飞达,2个月后检测尿转铁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单纯降糖组尿转铁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降糖药加微生态调节机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调节剂能够预防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球囊闭塞结合微血栓微球混悬液灌注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探索建立稳定存活的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中国五指山小型猪18头,行冠脉造影后沿血管送球囊至LAD中段,依次扩张球囊阻断前向血流1、2、5 min,每次间隔60 s,然后扩张球囊堵闭血流120 min。再以4F导管超选LAD,行微血栓微球混悬液分次注入,间隔10 min重复注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级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15 mm Hg时停止注射,同时监测心电图及应用漂浮导管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行pigtail导管测量(LVEDP)的变化,待LVEDP稳定在15~18 mm Hg之间后结扎血管,并加压包扎。监测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和CK-MB)变化。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第1天、7天、14天行心脏超声检查,制模第14天复查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并行心脏病理检查,认定和评价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果制模14 d后共有15头小型猪成活,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病理检查均符合AMI病理生理过程。其中14头小型猪达到动物模型标准【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 mmHg和心输出量(CO)下降30%以上】,模型成功率为77.78%。制模后第14天PCWP明显升高(P0.01),CO平均下降50.76%;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面积的25.4%~34.9%。结论球囊闭塞结合微血栓微球混悬液灌注构建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具有闭胸、高成功率、稳定和重复性好等优点,较药物、冠状动脉结扎和起搏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更接近临床病理生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76.
日前,库克医疗在中国正式推出一款高端生物组织再生材料——百得塞。据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外科学教授威廉?乌登介绍,百得塞有四项优点:包括携带生物信号强化组织再生、强效抗感染、完全再生新组织及再生组织强韧持久。该再生材料已被证实可以应用于各种疝的治疗。  相似文献   
77.
赵莉  周洁  高诚  胡建华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8):1120-1126
【目的】摸索鸡肝癌细胞系(LMH)培养条件,并采用LMH细胞系对Ⅰ型禽腺病毒AV208株(FAVⅠ-AV208)进行增殖规律的研究。【方法】细胞以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并以不同接种比例传代。观察最佳感染复数下的细胞病变和病毒增殖情况,并研究病毒接种物浓度与蚀斑形成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LMH细胞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10%FBS的培养基以1:5比例传代培养。FAVⅠ-AV208毒株可以在LMH细胞中良好增殖并达到较高的滴度(107.5TCID50/0.1 mL)。在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时,72 h细胞即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特征为细胞变大变圆,集聚成不规则的葡萄串状。病毒接种物浓度与蚀斑形成数量间呈线性相关。【结论】LMH细胞是FAVⅠ较合适的病毒培养系统,为研制禽腺病毒重组疫苗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78.
3×3完全双列杂交F1不同阶段生长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鲤杂交F1不同组合、不同阶段生长性状的变化情况,研究以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3个鲤品种双列杂交F1为试验材料,通过组合、组合内性别间、性别、不同时期体重、体增重以及协方差分量的分析,来确定完全双列杂交F1生长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个组合体重不同,不同时期组合内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协方差分量,同一组合PIT标记17个月时的体重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不同,同一个协方差分量,9个组合中极值估计值出现的组合也不同;除PIT标记17个月后的体厚作为协方差分量外,性别之间体重没有差异,其余分量均是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体重。这些说明选取合适的协方差分量对组合的选择和育种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9.
《生物磁学》2012,(1):I0002-I0002
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之类的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具体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据国外媒体5月22日报道,《老年痴呆症期刊》刊登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铜和铁过量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一大影响因素。另一大因素是,活性氧分子(Ros)导致DNA受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离子导入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4例(58眼),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44例(6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离子导入疗法进行护理。观察患者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干预后,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自觉症状的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离子导入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液循环。促进出血点吸收、改善临床症状,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