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3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334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699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双版纳傣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神农香菊干花净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神农香菊全草提取的香浸膏香气浓郁独特,可用于调配多种高档化妆用香精,也可直接用于饮料中,在香精香料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首次报告了我们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仪,对神农香菊干花净油成分进行分析的初步结果。鉴定出的已知成分包括脂肪族类,含氧或非含氧的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32个。  相似文献   
73.
荧光显微术在当代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八十年前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生物组织经紫外线照射后发射荧光的现象以来,荧光显微术不断获得进步,现已发展成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高度的灵敏性和专一性、制样与观察程序的简便、尤其是适宜于活细胞研究等特点,是它所具有的独特长处。荧光显微术特别是免疫荧光技术在现代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个  相似文献   
74.
居群(population)概念和方法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依据我们近几年来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居群概念和方法对植物分类学的理论和实际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对我国今后展开植物学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5.
应用双晶X光荧光光谱仪研究生理性和病理性植物组织中某些元素的分布特征已有报道。本研究工作中采用日本国东芝厂出品的AFV701型双晶X光荧光光谱仪,测定并比较了植物感染病毒前、后的叶片中,不同硫状态相对比例的改变。应用此仪器首先测定各种标准硫化物硫状态的化学位移数值,在确定标准图谱及可分性之后,再测定感染蚕豆萎蔫病毒(BBWV)、黄瓜花叶病毒(CMV)、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茄、苋色藜、烟草和萝卜等四种寄主植物的显症病叶中不同硫状态的相对比例。发现应用此技术能明显地区别出病态植物与健康植物中硫状态相对比例的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76.
江苏海岸沙生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沙生植被系由沙生植物和一些耐沙植物所组成的隐域植被,具旱生性质;种类组成简单,只24种,隶属18科,21属。此外,在砂质海岸听见的一个向森林演替的群落地段,含有19种木本,21种草本植物,概为新发观的耐沙植物,根据组成植物的生活型分析,作了沙生植被的生活型谱。 海岸沙生植被可分为草本与木本两个基本类型、共6个群落。它们的演替规律作了论述。最后讨论了沙生植被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7.
山黧豆属(又名香豌豆属)(Lathyrus Linn.)全世界共约140种,已做过染色体计数者72种。我国约16种,大部分产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区。近年来皖南农学院朱玉简等同志在安徽宣城发现一新种,命名为安徽山黧豆(Lathyrus anhuiensis Y.J.Zhu et R.X.Meng)。鉴于该新种分布区非常局限,个体数也不多,为了及时掌握其细胞学情况,特通过该院叶如欣同志取得部分种子进行了染色体的计数和核型的描述。  相似文献   
78.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85,(4):409-412
<正> 1984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常委会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建议,决定评选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动、植物各10种,以便引起世界公众了解当前物种处境的危险,注意采取有力保护措施,解除其濒临灭绝的状态。 评选的程序首先是确定评选标准,专家们根据这些标准详细分析研究了设于英国剑桥的物种保护监测中心和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出版的红皮书、有关研究报告以及物种保  相似文献   
79.
1985年,我在参加由安徽省芜湖市科委、卫生局和九华山管理处联合组织的九华山植物资源调查中,采到一种兰科毛兰属植物,经鉴定系葡萄毛兰Eria reptans(Fr. et Sav.)Makino。本种只记载分布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岛,而在中国大陆是地理分布新记录。同时,毛兰属也是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的属。  相似文献   
80.
培养抗性植物的细胞/组织培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性育种在作物品种改良中已日益显得重要。近10多年来,随着细胞/组织培养、遗传操作等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由于植物具有全能性,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从单细胞原生质体可以再生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成功以来,人们试图利用细胞/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将野生种的抗性基因引入到作物中来,或是人工诱发抗性变异,从而筛选出抗性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