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998年小长梁遗址发掘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理定位。埋藏学分析显示石制品与动物骨骼分布为水动力短距离搬运沉积的特点。动物骨骼有食肉类啃咬, 植物根系腐蚀, 水流冲刷以及可能的石制品切割痕迹。石料打制实验与电脑分析表明, 石料质地裂隙发育和易碎的性质对小长梁石工业废片率高以及石制品尺寸较小的特点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GC/MS检测方法采用初步探明黄独低温离体保存微型块茎的差异代谢物。与黄独微型块茎25℃离体保存相比较,黄独微型块茎4℃离体保存的差异性代谢物有丙氨酸(Alanine)、儿茶素(Catechin)、N,N-双(2-羟乙基)甲胺(N,N-Di-(2-Hydroxyethyl)-methanamine)、水杨酸(Salicy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和山梨糖(Sorbose)等。在黄独微型块茎4℃离体保存中,丙氨酸(Alanine)参与氰基氨基酸代谢;儿茶素(Catechin)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水杨酸(Salicylic acid)参与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二恶英降解、苯丙氨酸代谢、芳烃降解、植物激素生物合成、铁载体组非核糖体肽合成和苯丙素的生物合成等。柠檬酸(Citric acid)参与来自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的生物碱生物合成、组氨酸和嘌呤的生物碱生物合成、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2-氧代羧酸代谢、萜类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原核生物固碳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来自莽草酸途径的生物碱生物合成、来自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的生物碱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植物激素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双组分系统、苯丙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来自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的生物碱生物合成等。黄独低温离体保存微型块茎差异代谢物的初步发现为进一步了解其低温离体保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低温离体保存黄独微型块茎的破除休眠以及其后续萌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第五版),遗传学:从基因到基因组(原书第三版)(配彩图光盘),实验细胞资源的描述标准与管理规范,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指南,生命科学实验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4.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23(2):190-190
微体古生物学第十一次学术年会定于2006年7月17日—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古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主要方向,交流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研究进展。会议期间将组织青海湖等地区的野外地质考察,会后将组织两条地质考察路线。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9-279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5月12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出席会议的理事有31人,因事请假13人,未请假缺席2人。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袁勤生教授主持会议。理事会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决议:  相似文献   
16.
17.
《生命的化学》2006,26(1):53-53
2005年9月11日,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专职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同喜高级工程师的主持下,召开了刚由参会代表选举产生的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议。会议按学会分支机构组织结构原则选举产生了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和秘书长。田亚平教授当选为分会理事长;吕元、潘柏中、尚红、中子瑜当选为分会副理事长;陈丈祥、郭健、郝晓柯、姜傥、康熙雄、鲁辛辛、吕元、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化学》2006,26(1):91-9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筹)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2月31日至2006年1月1日在北京昌平九华山庄举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幼鱼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将养殖欧洲鳗鲡幼鱼的9口水泥池[初始规格(141.5±1.9) g/尾;初始鱼重(682±23) kg/池]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口池,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500 mg/kg胆汁酸(BA1组)、基础饲料添加1000 mg/kg胆汁酸(BA2组)的饲料。实验期为15周。实验结果表明, BA组比对照组欧洲鳗鲡幼鱼肝脏组织中脂肪空泡数量明显减少,肝脏粗脂肪水平显著降低(P<0.05)。BA组欧洲鳗鲡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仅BA1组乙酰辅酶A羧化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 BA组肝脂酶、脂蛋白酯酶和总脂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 BA组间上述酶活性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BA1组欧洲鳗鲡幼鱼肝脏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水平上调,主要是甘油磷脂代谢和甘油酯代谢增强。由此可见,欧洲鳗鲡幼鱼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通过降低脂肪合成有关酶水平及增加脂肪分解有关酶活性,主要增强甘油磷脂代谢和甘油酯代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枸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scorbate peroxidase,LmAPX)在原核中的表达和酶学特性以及在酵母菌中的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研究逆境诱导的抗氧化胁迫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LmAPX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异源表达,采用 Ni2+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对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酶活进行研究,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m和Vmax值。将LmAPX转入酵母菌株W303中进行H2O2和NaCl氧化胁迫处理。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和6.5。当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浓度过量时,对H2O2的Km和Vmax分别是0.17±0.02 mmol/L和11.78±1.88 mmol/min·mg;当H2O2浓度过量时,对AsA的Km和Vmax分别是2.19±0.40 mmol/L和58.82±3.51 mmol/min·mg。含有LmAPX基因的酵母菌株,在半乳糖的诱导下在8 mmol/L H2O2和1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LmAPX蛋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