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测定了叶面应用参数(喷雾压力、高度、线虫悬浮液浓度、线虫悬液量、温度和湿度)以及辅助剂对昆虫病原线虫S.carpocapsaeAll于小白菜叶面的存活率和叶面黏附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喷雾压力对线虫于叶面的黏附数量有负影响;(2)线虫悬浮液浓度高于2000IJs/mL时,随着线虫浓度的增加,叶面上黏附的线虫数量也明显提高;(3)喷洒的线虫悬液量越多(从3.3mL到19.8mL),叶面上黏附的线虫数量也就越多(从10.1IJs/cm^2到45.5IJs/cm^2),但是当线虫悬液量超出19.8mL时,叶面上黏附的线虫数量不再提高;(4)感染期线虫在叶面存活率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而下降;(6)加入黄原胶和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线虫在叶面的存活率和黏附数量,其中加入0.3%黄原胶的线虫悬浮液在叶面存活的线虫数量是清水对照的150倍。线虫喷洒叶面停留24小时后,2%甘油的线虫悬浮液的线虫在叶面上的存活率大约是清水对照液的62倍,叶面上存活线虫数量也是清水对照液的53倍。  相似文献   
112.
不同龄期幼虫饥饿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低龄(2龄)幼虫短时间的饥饿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不明显;美国白蛾中龄(4龄)幼虫饥饿2,4,6d使美国白蛾的历期相应增长,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都相应降低,交配率与对照之间没有差异;老熟(6龄)幼虫短时间饥饿(4d)的存活率、羽化率、交配率、产卵量都稍有下降;长时间饥饿(12d)的老熟幼虫有70%左右因饥饿而提前化蛹,提前化蛹的蛹体外没有薄茧的包裹。提前化蛹的美国白蛾的羽化率、交配率均非常低,产卵量很少。  相似文献   
113.
王海锋  曾波  乔普  李娅  罗芳丽  叶小齐 《生态学报》2008,28(6):2571-2571~2580
人工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是控制消落区水土流失、保护消落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能够耐受长时间完全水淹的植物物种是该措施实施的关键.为了验证香根草、菖蒲、空心莲子草能否用于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实验模拟消落区的长期完全水淹条件,设置30d、60d、90d、120d、150d和180d等6个完全水淹时间水平,研究了3种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存活状况.结果发现:(1)3种植物在经受长时间的完全水淹后有较高的存活率,180d全淹处理后,香根草、菖蒲和空心莲子草的存活率分别为87.5%、100%和50%.(2)这3种植物有不同的水下生长能力.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缓慢,几乎没有产生新的叶片,总叶长也没有显著变化;菖蒲能够持续产生较对照植株更为细长的叶片,空心莲子草只在水淹初期(30d内)能够快速伸长地上部分的枝条,并迅速产生新叶片,但随水淹时间的延长,总枝条长及总叶片数没有再显著增加.(3)与对照植株相比,全淹处理抑制了3种植物总生物量的增加,但对3种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抑制程度不同.全淹条件下,香根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水淹处理开始前一天,下同)相比无显著变化,根冠比高于对照植株;菖蒲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水淹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却高于对照植株,地下部分生物量始终低于水淹0d水平,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大幅降低,根冠比低于对照植株.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都有很强的水淹耐受能力,可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的构建.同时,发现植物对长期完全水淹的耐受能力很大程度上与植株在水下的生长情况及植株的营养储备水平相关,剧烈的水下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储备,进而造成植株存活率降低.植株在全淹条件下有限的生长能力及丰富的营养储备可能是耐淹物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4.
李娅  曾波  叶小齐  乔普  王海锋  罗芳丽 《生态学报》2008,28(5):1923-1923~1930
植物在水淹后的存活和恢复生长状况可以衡量其对水淹的耐受能力,为了解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的水淹耐受能力,研究了长期水淹条件下秋华柳植株的存活和恢复生长状况.实验设置了3个水淹深度:对照,水淹根部(植株置于水中,仅地下部分被淹没)和水淹2m(植株置于水中,顶部距水面2m),6个水淹时间:20d,40d,60d,90d,120d和180d.研究结果表明:(1)水淹对秋华柳植株存活率的影响较小.水淹根部处理的植株在水淹180d后,存活率仍为100%,水淹2m处理的植株在水淹120d后,存活率也为100%,直到180d后,存活率才下降为0.(2)水淹后,秋华柳植株仍然可以进行恢复生长,表现出很强的恢复生长能力,但因水淹处理的不同,其恢复生长存在差异.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秋华柳植株出水后到开始恢复生长之前所需的时间增加,但所有水淹处理的植株在水淹结束后一周内都可以开始恢复生长.在相同水淹时间处理下,水淹处理的秋华柳植株在恢复生长期间的相对生长速率都高于对照植株,水淹40d,60d,90d后,水淹2m的秋华柳植株分别比对照植株高57.8%,143.4%,130.4%.水淹结束时,秋华柳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水淹深度的不同而不同,水淹根部处理的植株几乎与对照植株无显著差异,水淹2m处理的植株都低于对照植株.水淹结束后,不同处理的秋华柳植株生长2个月后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其在水淹结束时不同处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本研究表明,秋华柳在长时间的水淹后具有很高的存活率,并可以进行很好的恢复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水淹耐受能力,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的植被构建.  相似文献   
115.
In order to screen suitable vitrification conservation conditions for shoot tip of Colocasia esculenta'Hongxiangyu', pre?culture, vitrification protection and thawing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increasing of sucr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 and extending of pre?culture time, survival rate of shoot tip increases gradually. After different loaded and dehydrated measures, water content in shoot tip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hile survival rate of shoot tip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hawing for 1-2 min at 40℃-60℃ generally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rvival rate of shoot tip. Suitable cryopreservation steps of vitrification as follows: shoot tip pre?cultured for 3 d in medium with 06 mol·L-1 sucrose firstly, then loaded for 30 min in 60% PVS2, dehydrated for 15 min in PVS2, put in PVS2 and conserved in liquid nitrogen, and shoot tip thawed for 1-2 min in 40 ℃.  相似文献   
116.
果园生草是病虫生态控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藿香蓟可为柑橘害螨的自然天敌捕食螨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在橘园内被大量保留和引种。本文测试了重要柑橘害虫柑橘木虱成虫对藿香蓟的选择偏好、栖居于藿香蓟上的存活时长,以及藿香蓟存在条件下农药对木虱成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无柑橘时,木虱成虫对藿香蓟和假臭草的选择比率分别为31.52%和16.22%,两者差异极显著,而在有柑橘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木虱成虫对藿香蓟和假臭草也分别有1.24%和0.83%的选择比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而木虱在藿香蓟上存活最长达49 d,在假臭草上仅12 d;在柑橘枝条上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90 mg/L 11 d后,若无藿香蓟同时存在,木虱成虫死亡率为79.49%;若有藿香蓟同时存在,木虱成虫死亡率仅为42.76%,两者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藿香蓟对农药防治柑橘木虱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对木虱种群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以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Flotow)FACHB-712藻株为材料,研究2种细胞形态(营养细胞和厚壁孢子)在低温保藏下的复苏率及其差异原因。结果显示,采用两步法(先预冻降温后再投入液氮中)冻存其营养细胞,在不同冻存条件下,其存活率均低于5%,以10%甘油作为保护剂、冻存速率为0.5℃/min、预冻温度为-40℃、保留30 min,然后再投入液氮罐(-196℃)中保藏,其存活率可达到13.3%。采用两步法冻存厚壁孢子,其复苏存活率高达66.13%,复苏萌发后细胞的生长特性、虾青素含量与液氮保藏前无明显差异(P > 0.05)。对液氮保藏前后藻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超低温保藏后,营养细胞的结构受到较大损伤,而厚壁孢子受到的损伤相对较小。当添加不同保护剂后,直接将厚壁孢子分别冻存在-20℃、-80℃低温及液氮中,发现-80℃低温冻存处理组的复苏存活率相对较高,可达27%。研究表明采用两步法先预冻降温后再投入液氮中冻存厚壁孢子,是长期保藏雨生红球藻FACHB-712的最佳方法,也可采用一步法将厚壁孢子冻存于-80℃冰箱中。  相似文献   
118.
《生命科学研究》2017,(6):494-500
Rv1057是结核分枝杆菌中唯一的7-折叠片β-螺旋蛋白,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为探讨Rv1057基因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初期对巨噬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利用Rv1057基因缺失菌株D1057和野生型H37Rv菌株感染巨噬细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速度,分析巨噬细胞在感染初期的细胞因子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D1057菌株在巨噬细胞内的活菌数量和增殖速度都显著低于H37Rv,被D1057感染的巨噬细胞中IL-1β、IL-10、TNF-α和IFN-γ表达量显著降低,但IL-8大量表达且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证实,缺失Rv1057会降低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的能力,明确了Rv1057基因参与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之间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解析Rv105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探索温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17, 20, 23, 26, 29和32(±1) ℃,80%±7% RH和15L: 9D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存活率和/或产卵量, 组建了桃小食心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初孵幼虫的蛀果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幼虫脱果率与温度之间呈抛物线关系:y=-0.5638x2+27.882x-269.18 (R2=0.9801,P<0.01);结茧率和羽化率在17~29℃间无明显变化,但在32℃时则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和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3℃时雌蛾交配率最高.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趋势指数在17~29℃间均大于1,26℃时内禀增长率最高;世代存活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S=-0.073x3+4.626x2-92.019x+596.57(R2=0.9832)表示; 内禀增长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rm=-0.0008x2+0.0409x-0.4438(R2=0.9851)描述。 据此得出,23~26℃是最适宜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明确重金属Cd2+对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体内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含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室内条件下用5个不同浓度(0, 10, 20, 40和80 μg/g)的Cd2+培养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饲喂从5种不同生境下(S1, S2, S3, S4和S5)采集的拟水狼蛛性成熟雌蛛产卵孵化的幼蛛,待幼蛛性成熟后取所得雌蛛成蛛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Cd2+ 诱导下拟水狼蛛体内金属硫蛋白含量及其存活率和生长率。结果表明: 食物中过量的Cd2+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并在拟水狼蛛体内积累, 积累量随黑腹果蝇培养基中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不同浓度的Cd2+能够诱导拟水狼蛛体内MT不同的表达,表达量与Cd2+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当浓度低于20 μg/g时,污染点(S1, S2, S3和S4)拟水狼蛛体内MT表达量显著高于参照组S5(P<0.05); 当高于20 μg/g时, 所有样点拟水狼蛛体内MT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拟水狼蛛存活率和成长率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据此认为,金属硫蛋白可能是蜘蛛耐受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机制,与重金属具有一定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