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体系营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对中国红豆杉细胞悬浮体系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关于细胞生长与培养基内碳源,氮源,磷浓度的回归方程,表明碳氮是影响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培养基成分继续优化,并通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较优的培养基为碳源33.9g/L,氮源58.2mmol/L,磷浓度为5mmol/L,此工艺在15L反应器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海洋来源的具有产纤溶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C6-1进行紫外诱变,得到高产且稳定的突变株PW6-3,对该突变株发酵产酶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突变株PW6-3的酶活力为(6 960.21 ± 85.51)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0.48%。以PW6-3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优化,最终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分是:玉米淀粉30 g/L,玉米浆干粉40 g/L,CaCl2 3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是:32℃,转速200 r/min,接种量3%,pH 6.5,种龄18 h,发酵培养时间66 h,最终菌株的酶活力稳定在(9 203.63 ± 67.85)U/mL。结论:发酵工艺优化后,菌株PW6-3纤溶酶产量较诱变之前的菌株LC6-1提高72.53%,且发酵工艺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3.
为获得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菌群中可有效降解褐藻胶的混合菌株,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以透明圈法进行初筛,DNS法和紫外法复筛,从已驯化仿刺参肠道中筛选得到4株高酶活力褐藻胶降解菌株S1、S2、S10和S11,经16S rDNA序列分析、电镜观察,确定菌株S2与S11分别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对该4株菌株分别进行混合培养,获得菌株S2与S11最佳配比组合,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混合菌株产酶条件的发酵初始pH值、NaCl质量浓度、装液量和发酵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混合菌株最佳产酶条件为pH 8,NaCl质量浓度为40 g/L,装液量80 mL,温度28 ℃。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混合菌株酶活力可达94.78 U/m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43.9%,优化后混合菌株的酶活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不足、植物生长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对一株溶磷微生物(PB)进行了筛选鉴定及溶磷性能优化。结果表明: 菌株PB属于伯克霍尔德菌。该菌具有固氮和分泌吲哚-3-乙酸(IAA)等植物促生能力,对大肠杆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在pH 8.0~10.0范围内,菌株PB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和溶磷能力,具有良好的耐碱性;溶磷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在30 ℃、pH 7.0、180 r·min-1条件下,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三钙为磷源和添加50 μmol·L-1赖氨酸时,菌株PB的溶磷能力达到最优,溶磷量为569.33 mg·L-1,是优化前的1.9倍。该菌代谢过程中主要分泌柠檬酸、丙二酸和葡萄糖醛酸,添加赖氨酸后其分泌的有机酸种类不变,含量明显增加。盆栽试验表明,施用 PB菌肥能够显著促进大蒜幼苗的生长,而添加赖氨酸后促进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相比,PB加赖氨酸处理苗高增长18.6%,苗直径增长16.7%,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长15.7%和22.1%,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长22.0%和28.7%。土壤磷含量检测结果表明,PB和PB加赖氨酸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1和2.3倍,表明施用PB菌肥能够提高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而添加赖氨酸可以进一步强化PB菌肥的溶磷性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促胰岛素分泌肽融合蛋白(Exendin-4-Fc fusion protein,简称E4F4)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并对新建方法进行优化及验证。[方法]采用U2OS/GLP-1R转基因细胞系,通过酶标法检测胞内cAMP含量的改变来测定E4F4生物学活性。[结果]U2OS/GLP-1R转基因细胞系在30代以内均可用于E4F4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细胞接种密度为1.2×10^(4)/孔,药物作用时间30 min为该方法的最佳检测条件;在0.00305~50μg/mL范围内,剂量效应曲线呈典型的S型半对数曲线;3批E4F4成品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对同一批E4F4成品独立测定8次,CV%值为12.81%;3批E4F4成品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每批分别测定3次,9次试验的CV%为16.73%。[结论]经过细胞接种密度、细胞代次和药物作用时间的优化,建立的U2OS/GLP-1R细胞酶标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可作为E4F4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宋蕊  邓晶  秦涛 《生物多样性》2022,30(7):22291
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自开展以来, 存在着保险实施效果较差、承保机构参与不积极、保险范围难以扩大等问题, 在有效缓解人兽矛盾方面表现欠佳, 阻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落实与执行。本文以现阶段实施该保险的云南、西藏、浙江、四川为例梳理其应用模式, 并对具体地区的保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设计不科学、财政经费不充足、政策制度不健全和保险体系不完善。建议优化保险要素设计、扩展经费来源渠道、健全配套政策法规,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中央财政补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体系, 该保险体系对于解决人兽冲突、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松天牛小首螨是近年发现的首个能够寄生致死松墨天牛卵的一个螨类新种,研究该螨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驯化效应和低温存储条件,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该螨的潜在地理分布或应用区域,并为该螨的规模化运输和存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温度条件驯化后,测定松天牛小首螨暴露在极端温度下的存活率,同时比较不同低温条件下存储的松天牛小首螨膨腹体涌出的成螨数量,以及存储的雌成螨的生存情况。[结果]高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高温暴露存活率,其中30℃ 36 h驯化后的存活率提高了1.26倍;低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极端低温暴露存活率,其中10℃ 96 h、10℃ 120 h驯化后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2.08和2.13倍。以膨腹体为存储对象,低温存储后涌出成螨的数量随着存储时间延长而逐渐显著减少;以雌成螨为存储对象,在10℃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为65.10%,在4℃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达84.21%。[结论]松天牛小首螨具有很强的温度适应性,短期温度驯化即可大幅提升其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膨腹体适合作为该螨短期低温存储对象,雌成螨则适合作为中长期低温存储对象。  相似文献   
998.
为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检测方法,采集小鼠肝素钠抗凝血,用FITC rat anti-mouse CD3、APC rat anti-mouse CD4和PE rat anti-mouse CD8a荧光抗体进行染色,裂解红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亚类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从样本体积(50 μL和100 μL)、FITC rat anti-mouse CD3抗体的工作浓度(1.25~40.00 μg·mL-1)、APC rat anti-mouse CD4抗体的工作浓度(0.625~20.000 μg·mL-1)、PE rat anti-mouse CD8a抗体的工作浓度(1.25~40.00 μg·mL-1)及红细胞裂解条件(时间和裂解次数)等方面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并验证方法的精密度(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同时对样品4 ℃放置24 h、室温放置24 h、染色处理后4 ℃放置24 h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50 μL抗凝血中加入终浓度1.25 μg·mL-1 FITC rat anti-mouse CD3、1.25 μg·mL-1 APC rat anti-mouse CD4和5.00 μg·mL-1 PE rat anti-mouse CD8a,室温避光孵育30 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裂解5 min,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终止裂解后,重复裂解1次,再用PBS重悬后上机检测,批内差异和批间差异均<15%,符合标准。染色处理后样品4 ℃放置24 h可保持稳定性。对流式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基本方法进行全面优化及验证,旨在为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提供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以及为流式细胞术分析临床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制剂,因其具有高效、无毒、易降解等特点,已成为水处理剂开发的研究热点。为了扩大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本研究从活性污泥和土壤样品中筛选絮凝剂产生菌,最终获得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通过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因此命名为P. monteilii YR-1。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碳、氮源分别为25 g/L葡萄糖和2 g/L复合氮源(酵母浸粉:尿素:硫酸铵=5:5:2),培养基初始pH值为10,培养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72 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发酵液的絮凝率从37.68%提高到63.52%。这是关于蒙氏假单胞菌产絮凝剂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00.
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目前获取膜蛋白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原核系统进行表达。但是膜蛋白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对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促使膜蛋白正确高效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归纳了近些年来膜蛋白原核表达技术在基因序列优化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并从稀有密码子的优化、m RNA的稳定性与翻译起始、m RNA与核糖体行为、翻译的效率与膜蛋白的折叠4个方面对基因序列上影响膜蛋白表达的因素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膜蛋白的原核表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