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伴随着活跃的血管生成是妊娠时新血管形成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旨在明确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 CD56+细胞)在人类早期妊娠蜕膜组织中的分布, 并观察这类细胞是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uNK细胞(CD56+)大量存在于子宫蜕膜间质中, 主要集中在血管和腺体周围的间质组织, 蛋白水平的VEGF-A和Ang2表达于蜕膜间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中, uNK细胞在子宫蜕膜间质中的阳性率与平均微血管密度(MVD)、uNK细胞的阳性率与VEGF-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Ang2无相关性. 另外, 在激光微切获得的单个uNK细胞进行巢式PCR的研究结果显示, 人类蜕膜的uNK细胞能够表达VEGF mRNA, 未测得Ang2 mRNA在单个uNK细胞表达. 表明人类早孕子宫蜕膜中的uNK细胞通过表达VEGF-A, 在蜕膜化过程和胎盘早期形成时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MS)、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y endometri-osis,OEMS)的在位、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MMP-9的表达。结果 (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MMP-9均呈弱表达或无表达。在EMS三个病例组中,无论是在位内膜还是异位内膜组织Survivin、MMP-9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仅在增生期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Sur-vivin、MMP-9的表达分别高于在位内膜同类细胞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则呈不规律表达。(3)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增生期与分泌期Survivin、MMP-9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周期性。(4)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比较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Survivin、MMP-9的表达:腺上皮细胞显著高于间质细胞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MS三个病例组之间,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组间分别比较Survivin或MMP-9的表达水平:Surviv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仅分泌期MMP-9在AWEMS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45±0.18)和AM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68±0.17)高于OEMS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2.1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和MMP-9在EMS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有协同作用,在位内膜异常是EMS发病的决定性因素,腺上皮细胞高表达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可能受发病诱因、腹腔内环境及多种相关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型蛋白(secreted protie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SPARC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PARC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5%、76.79%、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PARC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表达的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SPARC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桂玲  张克强  王静 《生物磁学》2011,(19):3700-370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I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金治娟  佘蕴秀  宋建红  时玲  董晓娟 《生物磁学》2011,(11):2132-2134,2097
目的:评价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经分段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32例,5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前采取单纯分段诊刮的方式;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前采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的方式。根据术后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及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方式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5C(P〈0.05),两组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阳性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的方式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检查的准确性,且不增加肿瘤细胞散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雌激素是否通过AKT途径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Ⅰ,GloⅠ)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雌激素(17-β雌二醇)处理或AKT途径抑制剂(LY294002)处理子宫内膜癌KLE细胞后GloⅠ的mRNA或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分4组:Con组(对照组);LY294002组(LY294002处理组);E2组(17-β雌二醇处理组);E2+LY294002组(LY294002预处理1小时后再17-β雌二醇处理组)。结果:1、经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Con、10-11、10-10、10-9M)作用于KLE细胞24小时后,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58±0.04,1.82±0.03,1.81±0.04,以10-10 M的浓度时最为显著(P<0.05)。以10-10 M的17-β雌二醇作用于KLE细胞48小时后,Glo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79±0.02,高于Con组。2、以LY294002抑制AKT途径后,KLE细胞中Glo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69±0.0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6±0.02,均低于Con组。3、E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4、1.01±0.03,均低于E2组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E2组分别为1.34±0.03、1.79±0.02。LY294002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03,0.16±0.02,均低于Con组GloⅠ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论:雌激素可上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KT途径可下调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AKT途径在雌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中GloⅠ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实用的小鼠活体脑组织基因转染技术。方法:将EGFP质粒(CAGS启动子)注射到胎龄16 d(E16d)的胎鼠侧脑室,用镊形电极隔着子宫壁夹住胎鼠头部,在45 V电压下给予5次电脉冲刺激,每次刺激50ms,间隔1 s;转染后不同天数将胎鼠脑组织完整取出,以4%PFA固定后冰冻切片,进行激光共聚焦照相。结果:EGFP质粒被转入小鼠活体脑组织细胞中并获得表达,动物存活率为90%,GFP阳性率高于80%。结论:通过对麻醉剂、电脉冲刺激、质粒浓度、术中术后处理等多种实验条件的摸索,建立了实用的小鼠胎脑组织活体转基因技术。  相似文献   
78.
王美丽  吴中明  敖第书  周艳萌 《四川动物》2012,31(4):638-640,508
目的探讨一定浓度雌激素(E2)及孕激素(P)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选用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为研究对象,Balb/c.nu裸鼠皮下注射8×105个/0.2mLJEC细胞,分别注射E2、P及NS连续一周,观察肿瘤的生长及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各组肿瘤体积、瘤体重量及瘤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值依次为E2组>NS组>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和PR阴性的JEC细胞生长可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一定浓度的雌激素能促进瘤体的生长,而孕激素则对瘤体的生长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软骨蛋白39(YKL-40)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4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YKL-40和NF—KB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YKL-40、NF—K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5%、62.5%、35%及88.5%、57.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月经周期YKL-40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NF-KB的表达分泌期高于增殖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和NF-KB在三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305,0.267和0.457(P〈0.01)。结论:YKL-40和NF—KB在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标记滞留细胞技术检测昆明小鼠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存在及其分布情况;观察P63和Musashi-1在不同周龄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以及两者与标记滞留细胞的关系,探讨P63和Musashi-1作为子宫内膜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出生3天雌性昆明小鼠皮下注射BrdU,分别在1w、2w、3w、4w、6w、8w和10w处死小鼠取其子宫。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BrdU、P63和Musashi-1在各周龄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结果标记后1w的小鼠,子宫内膜绝大部分的上皮和基质细胞都被BrdU标记。随着小鼠周龄的增加,子宫内膜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渐降低。至第8w时,仅在基质中有极少量的BrdU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质与肌层交界处。早期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P63和Musashi-1阳性细胞数量较多,随着子宫内膜的逐渐发育成熟,P63和Musashi-1的表达逐渐减少,其表达规律及分布与标记滞留细胞基本一致。结论 (1)小鼠子宫内膜标记滞留细胞主要位于基质内膜与肌层交界处,这些细胞的分布与推测的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布部位相符。(2)P63和Musashi-1是较特异的干细胞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