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临床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所有受试者根据BMI的差异分作正常组(18.6 kg/m2≦BMI<23.0 kg/m2)35例、超重组(23.0 kg/m2≦BMI<25.0 kg/m2)53例、肥胖组(BMI≧25.0 kg/m2)22例。分析三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肥胖组手术时长为(268.01±36.14)min,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超重组的(211.73±30.56)min、(224.12±34.87)min(均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康复时间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以及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正常组5年生存率为45.71%(16/35),超重组5年生存率为47.17%(25/53),肥胖组5年生存率为45.45%(10/2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BMI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长具有一定影响,但和远期预后无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无症状子宫小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回顾性研究,将2011年03月至2018年03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入院行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无症状的子宫小肌瘤患者设置为治疗组,将同期未经任何治疗的门诊随访的无症状子宫小肌瘤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小肌瘤的体积较治疗前逐渐缩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对照组子宫小肌瘤的体积逐渐增大,并出现临床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24个月内的妊娠率分别为17.48%和8.42%,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孕龄期有生育要求的黏膜下或肌壁间的无症状子宫小肌瘤患者,可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缩小病灶,维持子宫腔的正常形态,避免或延迟临床症状的出现,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残疾基因同源物2(DAB2)、核连蛋白-2(nucleobindin-2)、黏蛋白4(MUC4)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纳入研究。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DAB2、nucleobindin-2、MUC4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此外,通过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并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而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B2阳性率低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nucleobindin-2、MUC4阳性率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时长36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至随访结束,DAB2蛋白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67%(20/30),明显高于DAB2蛋白阴性患者的19.23%(10/52);而nucleobindin-2、MUC4蛋白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2.95%(14/61)、24.56%(14/57),明显低于nucleobindin-2、MUC4蛋白阴性患者的76.19%(16/21)、64.00%(1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得: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DAB2蛋白阴性、nucleobindin-2蛋白阳性、MUC4蛋白阳性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DAB2存在异常低表达,而nucleobindin-2、MUC4均存在异常高表达,联合检测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4.
目的:调查与分析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临床初步诊断为输卵管不孕症患者12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 ingography,HSG)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记录诊断效果、不良反应,判断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原因。结果:在125例患者中,HSG诊断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2例,阻塞20例;四维超声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4例,阻塞18例。将HSG检查作为金标准,四维超声造影检查输卵管阻塞准确率93.6%,Kappa值=0.929(P<0.05),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共8例。四维超声造影检查期间发生的阴道少量出血、造影剂过敏、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HSG检查的13.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孕次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假阳性与假阴性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应用安全性也比较好,但是也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情况,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的诊断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选择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9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成像质量与疼痛情况。以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为金标准,判断诊断价值。结果:检查过程中三维超声造影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二维超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造影的成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 %(90/90),高于二维超声的93.3 %(84/9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例患者中,三维超声造影判断为卵巢周围组织弥散1级59例,2级16例,3级10例,4级5例。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判断为输卵管通畅55例,通而不畅25例,阻塞10例。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通畅53例,通而不畅26例,阻塞11例,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96.7 %(87/90)。结论: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在不孕症女性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患者疼痛,且能提高成像质量,也有利于合理评价与判断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分析腔镜下腺体切除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NF-α、IL-10水平的影响,从而对其优势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本院实施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根据其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A组(腔镜下腺体切除术,59例)和B组(开放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41例),分别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取患者外周血,离心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M和IgG含量、采用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TNF-α和IL-10含量、统计术后两组患者出现术野皮下出血、皮下积液、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的例数;术后一年,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等现象的例数。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而其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5.00 %)显著高于B组(25.71%)(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IgM和IgG水平和炎症反应指标TNF-α和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术后1 m,A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IgM和IgG水平以及抗炎因子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促炎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年内乳腺癌复发率(3.3%)与B组(10.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腺体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其原因可能与该手术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及炎症因子TNF-α、IL-10水平影响程度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有关。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联合独一味胶囊对大鼠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给大鼠连续21 d灌胃戊酸雌二醇的方法制备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大鼠模型。模型大鼠制备成功后,按随机法再均分成模型组、阳性组和治疗组,其中阳性组和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7 d。计算各组大鼠的子宫系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 E2)和孕酮(progestone,P)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两个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P水平比空白组显著性减少(P<0.05),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P-9和VEGF表达量比空白组均显著性升高(P<0.05)。给药后,治疗组和阳性组大鼠血清中的P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P-9和VEGF 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与阳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联合独一味胶囊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子宫内膜 MMP-9 和VEGF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POF患者(POF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NHB、AMH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Pearson相关性分析POF患者血清INHB、AMH、LH、FSH、E2水平与PSV、EDV、RI、PI的相关性。结果:POF组血清INHB、AMH、E2水平、PSV、EDV低于对照组(P<0.05),LH、FSH水平、RI、PI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OF患者血清INHB、AMH、E2水平与PSV、EDV呈正相关(P<0.05),与RI、PI呈负相关(P<0.05),LH、FSH与PSV、EDV呈负相关(P<0.05),与RI、PI呈正相关(P<0.05)。结论:POF患者血清INHB、AMH、E2水平降低,LH、FSH水平升高,血清INHB、AMH和性激素与子宫动脉血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39.
王刚  胡蓉  舒平  杨璐舟  刘尧  黄丽 《生物磁学》2013,(36):7112-71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OP、ACD及AL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IOP与C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该组治疗前后AL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平均模式标准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0.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可见于口腔、面、颈、胸、腹部,发生于盆腔的感染多与宫内节育器有关,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放线菌病临床非常少见。临床医师对放线菌病普遍缺乏认识,在诊断和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第1例子宫内膜放线菌病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