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大桑菊合剂为医院制剂,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鱼腥草等中药经乙醇提取制成,为完善大桑菊合剂的制备工艺,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①实验设计: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各因素均取3水平,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制备工艺。②含量测定方法:以大桑菊饮合剂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03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此作为筛选大桑菊合剂最佳制备工艺的重要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不浸泡,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大桑菊合剂的中药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2.
采用气-质(GC-MS)联用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传统共水蒸馏法,对紫锥菊植物干花与干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研究。GC-MS(配N ist2005标准质谱库)从传统方法提取的紫锥菊干根挥发油中分离分析出188个峰,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7,100μm)及聚丙烯酸酯(PA 85μm)三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吸附的紫锥菊干花挥发性成分中分别分离分析出27、118、105个峰,各自鉴定出1、22、23种化合物。对不同处理方法及紫锥菊植物不同部位所得数据进行了相识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所建分析方法及所得结果为了解紫锥菊植物体挥发性有效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1植物名称狭叶松果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 DC.)。 2材料类别种子。  相似文献   
34.
论述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目前,该区域已成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灾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达70余种,其中,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Eupatoriumadenophorum)、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Eupatorium odoratum)和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等在该区域危害严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本地物种面临灭绝,农、林、牧生产乃至区域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该区域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居全国之冠。研究该区域的外来入侵植物,揭示其危害规律,遏制其危害速度,最终清除该区域的外来入侵植物,恢复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中详细论述了外来入侵植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农牧业及林业的影响,最后指出消除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袁小爱  田东  谷晓明 《四川动物》2012,31(2):191-196
应用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RAG1)部分序列对贵州9种菊头蝠和5种蹄蝠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1.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支持它们是两个平行科的结论。2.马铁菊头蝠是菊头蝠科中第一个独立出来的亚分支,与其余8种菊头蝠的亲缘关系最远;Rhinolophus sp.与大菊头蝠聚合为一支,推测Rhinolophus sp.可能是大菊头蝠,或者是大菊头蝠的近缘种,它们是继马铁菊头蝠之后分离出来的第二亚分支;中华菊头蝠、栗黄菊头蝠、中菊头蝠聚合为第三亚分支,贵州菊头蝠、大耳菊头蝠、菲菊头蝠聚合为第四亚分支,此两分支形成姊妹群。3.在蹄蝠科的亚分支中,三叶蹄蝠、小蹄蝠、普氏蹄蝠依次分离出来,最后分出的是大蹄蝠和中蹄蝠。  相似文献   
36.
外来生物入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而且,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构成全球变化的重要成分,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进化以及景观影响深远,给环境和人类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性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入侵植物对我国农林牧业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7.
《生命世界》2012,(9):94-95
古往今来,菊花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特殊的位置,无论是"采菊东篱下"的超然洒脱,还是"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落叶舞秋风"的傲骨铮铮,抑或"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霸气决绝,看似柔弱的菊花,似乎怎  相似文献   
38.
入侵植物剑叶金鸡菊克隆繁殖特性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庐山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入侵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生境剑叶金鸡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生境资源水平高低对剑叶金鸡菊的克隆构型影响不显著,无论是资源贫乏的岩石还是资源丰富的弃耕地生境,剑叶金鸡菊依靠植株基部节处萌生的小芽体生长成密集丛生状,其游击型克隆构型变化与环境资源可利用水平高低无关。剑叶金鸡菊种群的伴生植物多为一些适应范围广的杂草,由于剑叶金鸡菊的密集型克隆生长的集团化生长策略,使其种群耐贫瘠和干旱能力非常强,因而适应不同生境的能力也非常强,这种生长策略使剑叶金鸡菊个体能快速扩增并排挤本土植物,〖JP〗形成大面积的单一优势种群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9.
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生产乙醇的基因工程菌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燃料乙醇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燃油代用品,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为了推广这种能源和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开发更为高效的生产工艺和寻找更为廉价的原料。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得高效的工程菌,使其能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五碳糖和六碳糖发酵生产乙醇。通过代谢工程的研究和基因重组技术,几种重组细菌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它们是运动发酵单胞菌、大肠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菊欧文氏菌。本文就这四种细菌的研究进展以及基因重组过程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40.
顶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顶羽菊(Centaurea repens L.)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它们分别为:三十四碳酸(1)、豆甾—7—烯—3—醇(2)、β—谷甾醇(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氧黄酮苷(5)、2,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6)、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7)、洋芹素—5—O—β—D—葡萄糖苷(8)、洋芹素(9)、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6)是首次从天然界获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