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太子参脱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法、热处理结合茎尖法、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组培苗进行了脱病毒研究. 经生物检测、 ELISA法和电镜检测表明, 热处理结合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脱毒率高达 100%;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和茎尖分生组织法脱毒率分别为 79.64%和74.29%.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脱病毒效果不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太子参的脱病毒繁育程序,其中复壮培养基中PP333的最适浓度为0.5~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3 mg·L-1 NAA.  相似文献   
32.
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含量HPCE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析方法,对10种不同产地太子参中环肽Pseudostellarin 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HPCE工作条件: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75μm,有效长度50cm),分离电压为15kV,柱温2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03nm,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pH=9.3)溶液。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环肽Pseudostellarin B浓度与其响应信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Y=0.6357X 2.546,R=0.9985),加标回收率在93.8%~105.6%之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太子参HPCE指纹图谱研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不同太子参样品的HPCE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以系统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为对照模板,10份样品中有8份的相似度在0.90以上,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太子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太子参微块根发育的解剖学与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解剖学及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太子参试管微块根发育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物质积累特征的结果表明:太子参微块根由组培苗膨大的腋芽基部长出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经历了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发育,其膨大加粗是由于不定根的次生生长。维管形成层向内形成大量的次生木质部构成微块根的主要部分。淀粉粒是太子参微块根的主要营养存储方式。随着微块根的次生生长,淀粉粒先在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形成,随后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中也大量积累。膨大的微块根可以合成太子参皂苷,成熟微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皂苷含量略高于次生木质部。离体太子参微块根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块根中的相同。  相似文献   
34.
太子参中新环肽—太子参环肽C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子参中新环肽───太子参环肽C谭宁华,周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HETEROPHYLLINC,ANEWCYCLOPEPTIEDFROM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TANNing-...  相似文献   
35.
全国栽培太子参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软件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全国太子参潜在适宜种植地理分布、适宜生境及化学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采用聚类分析从46个样地中筛选出34个多糖含量较高的样地。所建模型经ROC曲线验证,预测效果非常好(AUC0.9)。最干月降水量(贡献率68.4%)、土壤类型(9.7%)、最暖季平均温(6.0%)、等温性(4.0%)是影响太子参种植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最适宜生境范围为:最干月降水量20—60mm;最暖季平均温21.5—30.5℃;等温性18%—35%;土壤类型为不饱和薄层土、饱和粘磬土中的黄棕壤、黄壤、黄红壤。相关性分析显示,多糖和生境适宜度均与最湿季降水量、最暖季降水量、最暖季平均温、最干月降水量及年平均气温无显著相关性。太子参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主要有贵州中部,重庆与湖南、湖北接壤处,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苏中部,福建东北部以及浙江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因此,明确全国太子参潜在的适宜种植区可为太子参种植基地的选取和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太子参及其种植土壤中1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并考察了不同元素间相互干扰,采用ICP-AES同时测定16种元素.结果:对所测定元素的相时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回收率在95%~104%之间,结果可信度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比较三种不同萃取方式对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粗提物抗氧化、美白、保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BTS和DPPH自由基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抑制率分析中,以水萃方式所得粗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佳,优于醇萃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美白功效方面,B16细胞黑色素含量抑制率以醇萃物最佳,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则以水萃物最佳。进一步萃取太子参粗多糖体分析其保湿及吸湿效果,结果显示太子参粗多糖体具有良好的保湿及吸湿功效,其效果与透明质酸相近,应用于皮肤水分散失率评估,也具有显著的预防功效。  相似文献   
38.
太子参细胞悬浮培养及其皂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的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培养获得太子参愈伤组织,并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获取皂苷.结果表明:用MS+BA 0.2 mg L^-1+2,4-D 1.0 mg L^-1+KT 1.0 mgL^-1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繁殖速度快、生长均匀一致的悬浮细胞.由细胞悬浮培养获得的太子参皂苷的HPLC色谱峰值与常规种植及组培苗的相同,但纯度较好.细胞悬浮培养约30 d时,每克干重细胞的培养液内可提取总皂苷量为2.13-2.92 mg,略低于大田常规种植所收获的每克干重太子参块根内的总皂苷含量(3.6-4.3 mg),与组培苗收获的太子参块根内的总皂苷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究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TZY)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哮喘模型(OVA诱导)组,TZY低、中、高剂量灌胃+哮喘模型组,普米克令舒雾化+哮喘模型组,普米克令舒雾化+TZY灌胃+哮喘模型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1/Th2细胞比例;ELISA检测各组肺泡盥洗液(BALF)中IL-4、IL-5、IgE、IFN-γ水平;生化检测各组BALF中SOD、MDA、GSH和T-AOC的水平。结果 与哮喘组比较,TZY中高剂量组及联用普米克令舒组Th1/Th2细胞比例显著上升,IL-4、IL-5、IgE水平显著下降,同时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哮喘组相比,TZY中高剂量组及联用组GSH、T-AOC、SOD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单用普米克令舒雾化相比,TZY及普米克令舒联用组各项检测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TZY可缓解大鼠支气管黏膜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h1/Th2细胞比例,调控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0.
太子参商品药材及其四倍体植株块根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产地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商品药材及其四倍体植株的块根进行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批次的不同产地太子参商品药材与经选育获得的6个株系太子参同源四倍体植株块根的HPLC-UV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均在0.9以上。选取15个特征峰并大致判断其峰位和比例关系,构成太子参特有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鉴别、品质评价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