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新疆天山野生果树研究及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多年调查和初步统计,新疆天山山区的野生果树种类有81种,由于新疆天山野果林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野果林分布范围缩减、面积下降,物种减少,有的濒临灭绝状态,必须引起重视,本研究提出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及对策:(1)加强新疆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2)开展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工作,保育和开发利用并重,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3)应及早建立新疆新源野苹果林自然保护区和霍城大西沟野生樱桃李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2.
龚一鸣 《古生物学报》2001,40(2):177-188
天山志留系,石炭系和东昆仑-西秦岭三叠系浊积岩系中遗迹化石发育,经研究计有:Helminthopsis hieroglyphica,Neonerietes biserialis.,N,uniserialis,palaeophycus isp.,P.serratus,P.striatus.P.tubularis,Paleodictyon imperfectum,Phycodes circinnatum,Phycosiphon incertum,Planolites annularis,P.beverleyensis,P.Montanus,Rhizocorallium ips.,Scalarituba missourensis,Skolithos ips.,?Spirorhaphe isp.,sublorenzinia ips.Tambia isp.,Taphrhelminthopsis auricularis,Teichichnus isp.,Thalassinoides isp.它们构成4种遗迹化石组合:Phycosiphon-Palaeophycus组合,Neonereites-Scalarituba组合,Paleodictyon组合和Phycodes Skolithos组合,分别代表局限缺氧深海盆地浊流沉积,半深海环境中-上扇沉积,多岛洋环境的中-下扇沉积,半深海环境的中扇浊流沉积。  相似文献   
23.
天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朽木生地衣植物生态分布的DCA排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DCA排序方法对天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朽木生地衣植物的分布格局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朽木生地衣植物.分布于海拔800 m的主要地衣种类有脱落网衣(Lecidella elabens Fr., Kgl)、柳茶渍[Lecanora saligna (Schrad.) A. Zahlbr]等.分布于海拔900~1 100 m的有 刺小孢衣[Bryoria confusa (Awas.) Bodo & Hawksw]、叉小孢衣[Bryoria furcellata (Fr.) Bodo & Hawksw]等种类.分布于海拔1 300~1 760 m的有 粗皮石蕊[Cladonia scabriuscula (Del.) Leight.]、亚鳞石蕊[Cladonia subsquamosa (Nyl.) Vain]等种类;分布于海拔1 800~2 300 m的有 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nigricans (Flk.) Moberg]、美丽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rubropulchra (Degel.) Essl.]等种类.  相似文献   
24.
矿区道路两侧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富集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矿及矿产品运输过程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进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为定量描述艾维尔沟矿区道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程度、明确雪岭云杉叶片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效应,通过采集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样品,测试其铅(Pb)、锌(Zn)、镉(Cd)、砷(As)、铜(Cu)、铬(Cr)的含量,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Pb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重金属(P0.05),平均达86.28μg/g,土壤中Zn、Cu超过了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一级限制值,而As比三级限制值大41%;(2)以背景区(板房沟林场)的土壤和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为评价标准,研究区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05,属中度污染,其中As和Pb单项污染指数较高,达3.65和2.57。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69,属轻度污染;(3)随距离增加,除土壤和叶片中Pb含量表现为负线性递减外,As和Cu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中Cr、Zn逐渐升高,但叶片中Cr逐渐降低,Zn变化不大;(4)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中Cu、As、Pb与雪岭云杉死树胸径和树高呈正相关关系,而Cr、Zn与其呈负相关。采矿及运输已对土壤和雪岭云杉的生长造成影响,本文对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的生态修复与保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季节性雪被下显著的冻融格局差异可能对干旱区山地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但一直未见深入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 研究了天山典型树种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凋落叶在季节性雪被覆盖下的3个关键时期(冻融期、深冻期、融冻期)以及生长季(生长季早期和生长季末期)的分解动态和碳、氮、磷释放特征。结果表明: (1)经过一年的分解, 不同雪被厚度下雪岭云杉凋落叶分解率为24.6%-29.2%,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解系数k值厚雪被覆盖最大, 无雪被覆盖最小。(2)冬季雪被覆盖期雪岭云杉凋落叶分解对当年分解总量的贡献达46.0%- 48.5%, 其中对冻融期凋落叶分解影响较为明显。(3)随着凋落叶的分解, 雪岭云杉凋落叶氮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碳含量和碳氮比大致呈下降趋势, 在深冻期和生长季末期不同雪被处理下碳含量呈显著性差异; 而凋落叶磷含量呈不规则变化趋势, 且在冻融期和融冻期不同雪被厚度下呈显著性差异。(4)整个雪被覆盖季节凋落叶氮元素表现为富集, 碳和磷元素表现为释放; 其中, 在融冻期薄雪被和中雪被处理下碳元素富集率最大, 在冻融期薄雪被、中雪被和厚雪被处理下, 融冻期无雪被和厚雪被下以及生长季早期中雪被和厚雪被下氮元素富集率最大, 而雪被对凋落叶磷释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干旱区天山北坡中山带长达1000余公里的单建群种山地针叶林的空间分布原因,选择精河、玛纳斯、阜康和巴里坤中山带作为四种不同的环境条件,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上、下限土壤的采样与分析,探讨土壤因素对天山北坡中山带雪岭云杉分布的控制作用.雪岭云杉在天山北坡的连续分布主要是水热组合条件和土壤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上、下限土壤属性变化与环境条件变化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表现为降雨量丰富的玛纳斯林区土壤肥力较高,但CaCO3含量较低,而降雨量较小的巴里坤和精河林区土壤肥力较差,但CaCO3含量较高.虽然长达1000余公里的雪岭云杉中山带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但其土壤属性变化均在雪岭云杉发育所需土壤条件的允许范围之内,这主要是受土壤成土母质、不同海拔高度的降雨量、地形、局地环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7.
马鹿茸血酶解肽体内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选用由木瓜蛋白酶水解天山马鹿茸血获得的肽Ⅰ、肽Ⅱ以及原血为受试样品,研究天山马鹿茸血及其酶解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其中肽Ⅰ、肽ⅡDH分别为18.1%、12.2%时,清除OH·能力最强,清除率为50.8%。分别测定了脏器指数,脾细胞增殖实验,血清中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的含量以及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肽Ⅱ组能极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加强小鼠的抗氧化功能(P〈0.01或P〈0.05)。此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肽显示出了很强的免疫活性(P〈0.05)。  相似文献   
28.
采用最大溯源径流路径法估算RUSLE模型中地形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基于AML的提取坡长值的新方法--最大溯源径流路径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5个不同范围区域的DEM数据进行坡长值、地形因子的提取,并与基于AML的迭代累计坡长法和基于C++的迭代累计坡长法对提取坡长值的时间消耗、地形因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AML的最大溯源径流路径法能够实现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中坡长值、地形因子的提取,可达到与迭代累计坡长法相同的效果;与基于AML的迭代累计坡长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大大减少了提取坡长值的时间消耗,可实现基于AML的坡长值、地形因子提取在大范围区域上的扩展;与基于C++的迭代累计坡长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时效和结果相当,程序编写简单,容易修改和调试,能更普遍应用于GIS用户.  相似文献   
29.
天山冻土产低温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天山冻土细菌的分离和产低温脂肪酶菌株的筛选,了解天山冻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产脂肪酶菌株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为高效低温脂肪酶生物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稀浓度的R2A、TSB平板涂布分离天山冻土中可培养细菌,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产低温脂肪酶的菌株。采用细菌常规生理生化实验、最适生长温度、耐盐性、产酶性能对分离菌株的生理学进行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产脂肪酶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通过BOX-PCR指纹技术对16S rRNA基因高度同源性的菌株进一步区分。【结果】分离筛选到78株可培养低温菌,选择培养基显示有17株可产低温脂肪酶,其中8株在两种选择培养基中均可产脂肪酶和酯酶。17株产酶菌分别隶属于5个系统发育类群、6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大多数(58.9%)。【结论】天山冻土中产低温脂肪酶的细菌具有较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依据生长温度,均属于耐冷菌。  相似文献   
30.
天山云杉森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的估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水热梯度上可能会存在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但多数在混交林内开展的工作因无法区分群落类型变化的影响而无法准确反映出森林土壤有机碳在水热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森林为纯林类型,在天山山脉巨大山体上呈带状分布(平均海拔下限1750 m至平均海拔上限2760m),存在水热梯度,能够排除混交林中群落类型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此,在天山云杉森林带按海拔梯度设置系列样地并采样,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沿海拔的分布规律,分析水热配比关系与植物群落(生物量)对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 m深度的标准土壤剖面上,各海拔梯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②各海拔梯度的有机碳主要集中在土壤表面0—40 cm范围内,所占的比例约占全剖面的60%—70%,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③在天山北坡中段云杉森林带的海拔下限到海拔上限标准剖面总土壤有机碳密度出现不显著的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双峰变化,峰值出现在海拔1800—2000 m与海拔2400—2600 m,海拔2600—2800 m的有机碳密度最小;④云杉纯林在不同海拔的平均胸径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与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变化规律较吻合;⑤天山云杉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沿海拔的变化是水热梯度变化及受其影响的森林长势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