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现存的两栖类系统发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3个目间的亲缘关系。本文设计了5对引物,扩增和测定了大头蛙和脆皮大头蛙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和Cytb基因的全序列。在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的同时,基于3个基因全序列的相加数据,运用MEGA 3.1和PHYLIP 3.64软件中的NJ法、MP法和ML法,对两爬类17个物种,以鱼类非洲肺鱼为外群,重建出3个树形完全一致的分子系统树。研究结果显示:现存两栖类中无尾目和有尾目为姐妹群关系,并推断有尾目内小鲵科和隐鳃鲵科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在研究两栖类系统发生关系方面,作者分析前人研究中产生两种不同观点的可能原因,同时总结了在此类研究中产生偏差的几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02.
付蔷  李凤莲  周伟 《四川动物》2007,26(2):316-318,322,I0006
对采自云南个旧、绿春、江城3地的泽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3地的泽蛙核型均为2n=26(5L+0M+8S),NF=52,染色体次缢痕均出现在6p上。个旧大屯泽蛙的No.3为SM染色体,其余染色体均为M染色体;绿春大黑山的泽蛙No.2、6、7为SM染色体,其余均为M染色体;江城康平的泽蛙No.2、9均为SM染色体,其余为M染色体,显示出不同地区泽蛙核型的差异性。比较了滇南3地和国内外不同地区泽蛙染色体核型变化,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模式及其大型染色体组比较稳定,但次缢痕位置不稳定,小型染色体组变异较大。根据泽蛙次缢痕的地理演化趋势,推测次缢痕位于7p上是一种原始类型,位于6p上是一种较为进化的类型,位于9p上是一种特化的类型。泽蛙的分布及核型分化与第三纪欧亚大陆边缘断裂形成日本海有关,也与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和随之产生的泽蛙南迁北移有关。  相似文献   
403.
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动态和肥满度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4~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Rana limnocharis)非蛰眠期的种群数量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逐月共捕获泽蛙371只,对不同月份和不同年龄组泽蛙的体长、体重和肥满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郊区泽蛙的肥满度随不同月份和不同年龄呈现显著性差异。种群在繁殖前的5月份肥满度最高,8月份肥满度最小。肥满度Kwl值随泽蛙年龄的增加而增大,K值随泽蛙年龄的增大而减小。2龄泽蛙的肥满度增幅最大。上海郊区泽蛙的年度种群数量波动呈双峰型,峰值在7月和9月。Kwl值比K值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04.
吴强  王彦平  丁平 《动物学杂志》2015,50(2):204-213
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普遍存在于无尾目类群中。我们于2012~2013年,对千岛湖地区的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进行抓捕采样,测量体长、体重以及头宽等身体指标,同时鉴定胃内食物并加以测量和分析。调查期间,共捕获花臭蛙838只,测量胃内食物2 178个。结果表明,花臭蛙食物种类丰富,食物类群隶属78科,但食谱宽度较窄。随着花臭蛙体长增加,其摄食的食物总体积和单个食物体积显著增加,但摄食食物数量显著减少。同时,不同体长的花臭蛙对不同食物的摄食频率也有不同。半翅目、膜翅目以及等翅目等小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小,而直翅目以及鳞翅目幼虫等大型食物的摄食频率随花臭蛙体长的增加而变大。综上所述,千岛湖地区花臭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食性变化,因此在以后无尾目类群的食性研究中,应将个体发育的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405.
2014年6月,在澳门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期间,在九澳湿地采集到2只台北纤蛙(Hylarana taipehensis),为澳门首次发现此物种。近年来调查表明,澳门台北纤蛙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需要加强种群动态监测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06.
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莫慧英 《动物学研究》1985,6(4):381-390
过去,在精子的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无尾的两栖类,蛙和蟾蜍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施履吉等(1981)结合他们的生化工作,曾用液面铺片法研究了这两种两栖类染色质在超显微结构方面的异同。发现黑斑蛙的精子染色质保留了体细胞染色质的核小体的结构,而在蟾蜍染色质中则无核小体结构,取而代之的则为由精蛋白和DNA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然而在原位的情况下,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染色质呈何形态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7.
泽蛙雌核生殖单倍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仲庆 《动物学研究》1988,9(4):335-342
本文详细比较了由同一母体卵子产生的泽蛙单倍体和二倍体的个体发育,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个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作者认为,个体发育始末,细胞质虽然影响早期的发育和细胞分化,但是,细胞核一直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正常的染色体组数,就没有正常的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408.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境内分布着天台山脉,主要高山有华顶山(1098米)、苍山(1113.4米)、大雷山(1229.4米),地形复杂。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壤湿润肥沃,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是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植物有11种。鹅掌揪(Liriodendron chinense)为著名的第三纪残遗植物,分布在华顶山等地。本种树形高大,叶形奇特,为世界绿化树种。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天台大雷山等地。此种与北美东南部产的  相似文献   
409.
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A,直接注射到视神经切断或正常的黑斑蛙的视网膜中.注射2周后,观察到蛙视网膜神经细胞仍然有转染基因表达,这种基因转染对神经元的类型没有选择性.被转染神经元主要局限于注射点周围.蛙视神经切断后,被外源基因转染的细胞分布区域略广于视神经未切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410.
棘腹蛙血液内利川锥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川锥虫(TrypanosomalichuanensisLi)寄生在棘腹蛙血液内。虫体波动膜明显。鞭毛较粗,一般不伸出体外形成游离的鞭毛。感染试验表明其中间宿主是绿蛙蛭(BatracobdellapaludosaCarena)。虫体在绿蛙蛭嗉囊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配生殖或假包囊,产生许多无鞭体、前鞭体和锥虫体等不同发育时期。前鞭体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虫体表膜较厚,表膜下微管管壁较厚,线粒体较多,卵圆或长椭圆形,隆嵴不明显。未见高尔基体,内质网很少,不易观察到。胞质中有3—5颗或更多、多角形至圆形,较大的色素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