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6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80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采用P-tyr-BSA为免疫原免疫家无得抗血清。将纯化的IgG与HRP偶联,建立了P-tyr-Pr的ELISA法,并测定了正常大鼠肾脏等组织中P-tyr-Pr含量,其分布规律如下:上清中P-tyr-Pr含量高者,其颗粒部分则低,反之亦然;其中肾脏上清中含量远比其它组织(脾、肺、肝等)高。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膜性肾炎大鼠肾脏P-tyr-Pr含量,发现其上清中的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大鼠肾脏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2.
卡介苗对枯否细胞生物特性影响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卡介苗(BCG)是增强肝枯否细胞(KC)抗肝癌细胞作用的最佳免疫制剂之一。本实验是给大鼠BCG后,应用溶菌酶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KC,以图象分析系统测定KC的数量、分布和面积,以细胞分光光度计测定KC溶菌酶活性;分离KC体外受BCG作用后,用ELISA法测定RC的Fc受体表达。结果显示:BCG使KC数量增多一倍,尤以肝小叶周边带为显著;KC体积明显增大,细胞面积增大55.71%,周边带KC面积增大一倍上;细胞溶菌酶光密度增大64.35%;Fc受体表达增强64.82%。上述结果是BCG增强KC抗肝癌细胞作用有关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用ABC—GD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大鼠胰腺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法,观察它与胰岛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腺内分泌部(胰岛)。在外分泌部亦有少许分布。大部分胰岛细胞呈GABA免疫反应阳性,集中位于胰岛的中央部。相邻连续切片免疫染色证实GABA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中。外分泌部胰腺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零散分布于腺泡和导管上皮间。本文为进一步探讨GABA在胰腺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对48例Ⅲ°烧伤病人的创面,定量植入枯草杆菌BS224菌后,分别在24h、48h、72h及96h做痂下组织细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枯草杆菌对痂下组织的致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感染创面的BS224菌体数量24—48小时显著增加,72—96小时而下降。与清洁创面的BS224菌动态变化上相同,呈常态曲线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05.
以雌激素含量明确的避孕药物作诱导剂观察了其对离乳Wistsar大鼠性成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给予避孕药后体重、乳腺、阴门、阴道上皮细胞、卵巢、子宫均发生类似人体假性性早熟变化,而肾上腺、脑垂体、甲状腺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从1985年开始,陆续从国外实验动物著名机构引进常用近交系小鼠共23个品系(亚系和亚群)。在多年来保种繁殖过程中,根据修饰平行线系统选择留种动物,同时对动物进行全兄妹近亲交配繁殖,保持完整的谱系记录,控制饲养环境条件,成功地保持了绝大多数品系。同时对多数品系的繁殖性能和体重增长进行了观察,为这些品系的实验应用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07.
剩余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生长及积累吲哚生物碱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白蜡虫一龄在女贞叶上取食时,口针尖抵达维管束中的韧皮部。口针在叶内部分长0.10-0.31mm。口针可直穿细胞而过,未见细胞有明显的伤害反应。二龄在枝条上取食时,口针尖在具功能筛管中取食,被取食 的筛管未见严重的伤害反应。口针在树皮内的长变为0.32-0.75mm。口针大多贯通细胞,偶尔在细胞间隙中通过。插在树皮中的口针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口针鞘包围。口针鞘可有分枝。口针鞘 较多的部位薄壁组织细胞有明  相似文献   
110.
周怡  张荷悦  孙涛  曹浩冰  周曾 《生态学报》2023,43(5):2024-2033
潮滩是海岸带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分布的底栖生物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潮滩底栖微藻、泥沙与水动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潮滩微地貌形态,明晰底栖生物对潮滩微地貌的演化机制至关重要。以黄河三角洲潮滩湿地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潮滩微地貌动力模型,探究底栖生物对微地貌格局演化的作用机制,分析底栖生物对微地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底栖微藻生长与泥沙扩散、水流再分配过程交互作用驱动下,潮滩上可形成底栖微藻覆盖的高丘与积水洼地交替分布的规则性微地貌斑图;(2)微地貌斑图的形成提高了潮滩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泥沙淤积高度;(3)底栖微藻与泥沙、水流的交互作用使得潮滩微地貌系统对侵蚀扰动呈现非线性响应行为,系统存在临界点,且在一定侵蚀率范围内存在双稳态;(4)黄河口泥螺入侵使得微地貌系统抵抗侵蚀扰动能力减小,且系统稳定性随泥螺生物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