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l)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触膜中CaN活力最高水平是在出生后的第7d,而在突触质和轻的突触膜中是在第20d。总之,这些发现证实,在脑发育期间,CaN活力是依照区域和时间性控制的,提示CaN可能参与了突触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2.
白细胞介素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膜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对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膜电性质的影响。采用压力脉冲微量给药技术将白介素施加于所记录的细胞表面。结果发现:100U/ml浓度的rhIL-1β使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超极化4.20±1.86mV;100U/ml浓度的rhIL-2使50%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去极化11.12±3.71mV,并伴有强烈的自发放电反应,而1000U/ml浓度的rhIL-2使100%受作用的神经元超极化3.25±0.63mV,这些神经元的膜阻抗均无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提示rhIL-1β和rhIL-2可显著影响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膜兴奋性。  相似文献   
23.
韩中胜 《生理学报》1994,46(6):581-585
在大鼠海马脑片标本上,用微电极记录并标记了4个枝形吊灯样中间,约占所记录到的39个中间神经元的10%,与蓝状中间神经元显著不同之处是,这4个神经元均对细胞内去极化电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电频率适应现象,用细胞内注射biocytin的方法证实,蓝状中间神经元轴突终末主要分布在锥体在颗粒细胞层,与这些细胞胞体形成接触,而4个枝形吊灯样中间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增高度选择性分布在锥体和颗粒细胞轴突始段区,上述结  相似文献   
24.
P物质对GABAA和GABAB受体介导的DRG神经元膜反应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关兵才  李之望 《生理学报》1994,46(5):441-450
实验在幼年大鼠DRG标本上进行。应用细胞内记录观察了SP对GABA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证明:(1)单独滴加SP(5×10(-6)-4×10(-5)mol/L)或浴槽灌流SP(10(-6)-5×10(-6)mol/L)不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或仅有轻微的去极化,但却能使GABA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减小50.8±20.2%(±SD)(20/30);(2)单独滴加SP可使多数受检细胞APD50延长28.7±9.1%(±SD)(10/18);(3)在预加SP后,能使baclofen所引起的APD50缩短效应(20.6±2.9%,±SD)完全消除(4/12)或翻转成APD(50)延长19.3±8.9%(±SD)(8/12);(4)预加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10(-4)-10(-3)mol/L)30—90s后明显地抑制muscimol(10-4-10-3mol/L)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其抑制效应达54.4±18.8%(±SD)(17/20)。由于DRG神经元的胞体通常可用来作为研究初级传入终末的模型,因而本文实验结果提示:介导伤害性刺激信息的P物质在背角的释放,可能作用于初级传入终末,从而产生对抗GABA介导的突触  相似文献   
25.
对蟾蜍的56个视顶盖神经元的视觉反应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不仅对黑目标起反应,也对结构目标起反应.同相运动的结构背景使53.5%的神经元的反应完全抑制,而异相运动则只有10%的神经元完全被抑制,却有21.6%的神经元反应增强.遮盖感受野(RF)中心区,则同相运动使某些细胞脱抑制,而异相运动使其抑制强度稍有增强.遮盖RF的外周区,几乎全部研究过的神经元对结构背景运动本身也起反应。本研究还发现,如果预先将一目标放在兴奋性感受野(ERF)中央静止不动,并使结构背景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较长时间后突然停止运动,则被研究过的66个视盖神经元中有29个发放一串脉冲,即神经元的运动后放电.各个神经细胞放电的脉冲多寡不一。若在ERF中央不放置静止目标,仅是结构背景的水平运动不能诱发放电.此效应的出现,既与目标背景间反差符号(即目标为白色或黑色)无关,也与背景的运动方向无关。为诱发这一效应,不仅要求背景运动时间较长(至少在20秒以上),而且目标的面积要有足够大。  相似文献   
26.
蜜蜂下行神经元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理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蜜蜂下行神经元的光谱敏感特性,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刺激引起的给先反应和撤光反应的相对强度不同.分析了37例下行神经元的光谱敏感特性,发现下行神经元有的是光谱宽带和多光谱性的,有的是光谱窄带,给光和撤光反应都具有不同的最敏感区。  相似文献   
27.
用浅麻醉的Wistar大鼠40只,以辐射热照尾作为伤害性刺激,经玻璃微电极引导尾核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的放电,同时测量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作为甩尾痛阈的指标。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辐射热照尾引起尾核中PEN放电频率增加和PIN放电频率减少与甩尾反射(TF)相伴行。放电变化发生在TF之前,结束在TF之后,PEN和PIN放电变化与TFL呈高度正相关。(2)辐射热照尾同时引起一侧尾核PEN放电频率增加和另一侧PIN放电频率减少,二者协同活动,并发生在TF之前,结束在TF之后。(3)侧脑室注射55μg/10μl吗啡呈镇痛作用时,尾核PEN放电频率减少和PIN放电频率增加,放电变化仍发生在TF之前,结束在TF之后。结果提示,尾核中PEN、PIN放电和TF是中枢不同水平同时对痛觉调制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分别观察了黑质(SN)I型神经元对刺激苍白球(GP)内侧部及外侧部的反应。实验共记录了96个I型神经元。刺激GP的内侧部,有57个(59.38%)神经元顺行抑制。刺激GP的外侧部,有86个(89.58%)神经元被顺行抑制;2个(2.08%)被逆行激活,被逆行激活的神经元产生的诱发电位潜伏期恒定且短(分别为8.0和8.5ms)。被顺行抑制的神经元中,有的产生抑制、兴奋交替出现的振  相似文献   
29.
用电生理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记录了10个以上小叶神经元对闪光、运动光斑及运动光栅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点,结果表明:(1)小叶神经元对闪光刺激具有特征性反应,细胞对给光和撤光刺激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的波形不随闪光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两次去极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与闪光刺激的时间长度成线性关系;(2)小叶神经元对运动光斑的运动速度非常敏感,而对光斑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却不敏感,尽管有的细胞存在一个能使反应的变化更快的优势方向,但并没有明显的运动方向选择性;(3)小叶神经元对运动光栅的响应频率受光栅的空间频率和运动速度的双重调制,与光栅的运动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30.
用RT-PCR方法快速克隆了Wistar大鼠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cDNA,将此包括编码全长NSE433个氨基醚的DNA片段重组入pUC质粒,并用PCR方法测定了全部顺序,经重复实验,发现Wistar大鼠与Forss-Petter报导的SD大鼠NSE基因顺序,有两外单碱基的差别,其中一个涉及氨基酸的改变。同时还对RNA的提取及长片段DNA的RT-PCR扩增进行了方法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