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基于GIS的缓坡烟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缓坡地形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并绘制养分空间分布图,为山地缓坡烟田养分分区及精准施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4种养分含量均具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程分别为61.8、76.3、70.5 m和57 m.土壤速效钾的分形维数最高,有机质和碱解氮其次,速效磷最低.有机质和速效钾的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系数分别为30.9%和31.1%;碱解氮和速效磷可用球状模型进行较好拟合,其块金系数分别为37.7%和26.4%,4种养分均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各向异性和趋势性分析均显示,有机质和速效磷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各向同性范围最广.研究区4种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海拔和坡度的影响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低值均在坡度较大的中北部出现,东北部和南部较平缓区域出现高值.  相似文献   
52.
南方稀土采矿恢复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ICP-MS测定,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稀土矿治理地土壤和主要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以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稀土矿治理地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507.40~841.37 mg· kg-1,高于对照地土壤的含量.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为交换态,其含量占总量的61%~98%.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从原来偏单一的交换态转变为多种形态共存,其中有机态含量显著升高.植物根、茎、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40.27~986.01、5.14 ~ 206.58、6.81 ~ 2364.51mg·kg-1.稀土元素在植物各器官中含量水平除芒萁为叶>根>茎,其他植物均表现为根>叶>茎.根据不同植物吸收和积累稀土元素的差异,可将矿区治理地植物分为富集型和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萁属于富集型植物,桉树、高羊茅、宽叶雀稗、木荷和油茶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  相似文献   
53.
采用各种色谱对硬毛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硬毛地笋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β-胡萝卜素(1),7,3’,4’-三羟基黄酮(2),β-谷甾醇(3),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α-香树脂醇(5),β-香树脂醇(6),24-羟基-乌苏-12-烯-28-酸(7),β-胡萝卜苷(8),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6α-醇-3β-O-葡萄糖苷(9)。化合物4,7和9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硬毛地笋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高等真菌绵地花(Albatrellus ovinus)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包括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中压液相色谱、半制备HPLC等),分离得到grifolin及其它的5个衍生物。分别为grifolin(1)、neogrifolin(2)、grifolinone A(3)、grifolinone C(4)、confluentin(5)和4-O-methylgrifolic acid(6)。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以及与文献数据对照进行确定。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种高等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一个真菌色素,它是一个由一分子的grifolin和一分子苯醌化的grifolin以头对头的方式聚合而成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六种广西道地药材的体外纤溶活性。方法: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对罗汉果、葛根、天花粉、金银花、姜黄和广金钱草的不同提取液进行体外纤溶活性研究;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广金钱草热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不同洗脱部位进行体外纤溶活性筛选;用化学定性方法对广金钱草的纤溶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葛根和金银花的冷水超声提取液,天花粉的热水提取液和冷水超声提取液,广金钱草的热水提取液、冷水超声提取液和20%乙醇超声提取液均有体外纤溶作用;广金钱草大孔树脂柱层析的水洗脱部位具有稳定的体外纤溶活性;广金钱草热水提取物和水洗脱前部位的Fehling反应、Molish反应、泡沫试验、三氯化铁试验、溴甲酚绿试验和盐酸一镁粉反应均为阳性;水洗脱后部位的Fehling反应、Molish反应、三氯化铁试验和盐酸一镁粉反应均为阳性,而溴甲酚绿试验和泡沫试验为阴性反应。结论:葛根、天花粉、金银花和广金钱草都具有一定的体外纤溶活性,以广金钱草的纤溶活性最强;广金钱草的纤溶活性成分很可能是还原糖、多糖、鞣质、有机酸、皂苷或黄酮苷。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于手术结束前30min硬膜外腔给予镇痛,治疗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采用地佐辛镇痛。结果:两组镇痛后2h与镇痛后24h的HR和MVP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镇痛后2h与镇痛后24h的VAS评分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组内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对比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镇痛后组间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地佐辛,舒芬太尼用于中老年胸科手术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地抑制胰岛素抵抗与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药物降低血糖为基础,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应用于7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4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股动脉、胭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间歇性跛行症状好转,肢体皮温上升,足背动脉开始有搏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亦无出血倾向.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屎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粗根在森林生态系统内扮演重要角色,粗根空间分布不仅与环境因素有关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根系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群落地下生长及种间竞争情况.根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挖掘法具有费时、费力、破坏样地、不能连续测定等缺点.在自然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使用破坏性取样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应用非破坏性方法进行森林粗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古田山自然保护区24公顷监测样地内山脊、山坡、山谷3种生境及胸径大于50 cm优势树种甜槠、木荷的地下粗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ⅰ)探地雷达探测3种生境粗根密度均值为88.04 roots/m2.粗根主要集中在地表0~40 cm土层范围,土壤深度增加,粗根密度迅速下降.粗根密度集中于树种周围,较开阔样地或距树木一定距离处粗根密度较低;(ⅱ)山脊、山坡、山谷间总粗根密度差异显著,山脊、山谷粗根密度大于山坡;优势种甜槠粗根密度大于木荷.直径>3 cm的粗根在山谷分布数量显著大于山坡、山脊,该部分粗根在20~40 cm土层密度值最大;(ⅲ)粗根密度随树种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优势树种甜槠、青冈、马尾松个体数对粗根分布有影响显著;(ⅳ)0~40 cm是粗根的"基础分布层",大部分粗根分布于此范围,粗根密度均值为84.18 roots/m2,与地形变化、树种丰富度、稀疏树种丰富度、地上树木密度均没有显著回归关系;40~60 cm土层,环境与生物因素均会影响粗根密度的大小,是森林根系减小空间重叠、邻根干扰、缓解竞争压力的"潜在分布层".研究表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对粗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较准确、有效的非破坏性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n=30。Ⅰ组给予芬太尼2~5μg/kg,Ⅱ组给予地佐辛0.2~0.3 mg/kg,Ⅲ组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10 min后给予地佐辛0.2~0.3 mg/kg,三组患者均常规行全麻诱导。记录围插管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T0、T1、T2、T3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同时记录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的MAP、HR及术中给予的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总剂量等情况。结果:Ⅰ组患者MAP、HR在T1、T2、T5时刻的数值及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分别与其前一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两组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虽然都有波动,但与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而且对患者术后意识、呼吸等恢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生殖科取卵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取卵手术的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D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10min(T2)和手术结束时刻(T3)的呼吸、血压、心率、SPO_2的变化情况,意识丧失和唤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后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变化和意识丧失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D组丙泊酚用量低于F组,唤醒时间短于F组,F组疼痛和恶心的发生率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生殖科取卵手术中可以提供相对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