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闪现滞后现象(flash—lag effect)是指运动物体旁闪现的物体在知觉中物体落后于运动物体的现象。对这个现象,有一种解释认为视网膜上对运动刺激的外推机制对闪现滞后现象有相当的贡献.用视网膜外推机制不再有效的二阶运动刺激取代前人实验中的一阶运动刺激来研究闪现滞后现象,发现在视网膜推断机制失效的情况下,闪现滞后现象并没有减小,而是和一阶运动刺激条件下的量相当。结果表明,视网膜上的加工机制并不是闪现滞后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示闪现滞后现象的机制可能位于一、二阶运动加工通道的汇合阶段以上。  相似文献   
62.
在采用共感染和共转染的方法构建扩大杀虫范围的重组病毒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HaSNPV)能诱导甜菜夜蛾细胞Se-UCR发生典型凋亡,但不能诱导另一株甜菜夜蛾细胞Se-301产生凋亡.以5 MOI的HaSNPV感染Se-UCR,在12h左右可以观测到少量细胞凋亡,24h能观察到明显的凋亡,凋亡细胞数量随时间不断增加,到72h基本上所有的细胞均发生凋亡,成为凋亡小体,基因组DNA片段化.同时发现HaSNPV诱导的甜菜夜蛾Se-UCR细胞凋亡能够被甜菜夜蛾多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multicapsid nucleoplyhedrovirus, SeMNPV)所抑制, 进一步点杂交试验发现SeMNPV 和HaSNPV共同感染Se-UCR获得了HaSNPV在该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63.
李广智 《植物杂志》2009,(12):12-13
人人都离不开梦,可对梦有好感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将梦与睡眠质量差等同起来,天真地希望没有梦该有多好。但科学家却持相反的观点:梦不仅是人的常见生理现象,还为你的健康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4.
魏源 《植物杂志》2009,(8):30-33
说到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龙图腾”、“狼图腾”等文化现象。在这里,龙与蛇,甚至包括狐狸、猫头鹰等动物被赋予了象征性含义,代表了人类或某一民族的某种个性、某种精神。比如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狼则隐含了勇猛、顽强的个性和集体、协作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65.
中国尤犀金龟属分类研究(鞘翅目,金龟科,犀金龟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尤犀金龟属Eupatorus中国1新纪录种:素吉尤犀金龟Eupatorus sukkiti Miyashita&Arnaud,1997,对该种外部形态及雄外生殖器特征做了简要描述,并系统比较了中国此属已知种类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及雄外生殖器,另外绘制了雄虫头胸部形态变化图对该属雄虫的多型现象进行了研究.文中提供该属世界种类名录及中国分布图.  相似文献   
66.
赵天宏  郭丹  王美玉  徐胜  何兴元 《生态学报》2009,29(3):1391-1397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有关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从生理生化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沈阳城市森林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 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连续两个生长季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为700μmol·mol-1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第1个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希尔反应活力极显著增大(P<0.01)、Ca2+/Mg2+-ATP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增强(P<0.01)、光合产物淀粉的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第2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P<0.05),希尔反应活力在通气60d时极显著(P<0.01)增大,Ca2+/Mg2+-ATP酶活性在处理30d时显著降低(P<0.05),淀粉含量增多.与第1个生长季相比,第2个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希尔反应活力减小,Ca2+/Mg2+-ATP酶活性减弱,叶绿素含量增多,淀粉含量减少.试验中出现了光合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67.
以1985年、1996年和2006年福建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J.Houz.〕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为基础数据估算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1996年和2006年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均呈现闽西和闽北区域较高、闽东和闽南区域较低的规律;并随时间的推移毛竹林碳贮量逐渐增加。1985年、1996年和2006年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分别为0.36、0.38和0.41,Z值分别为4.98、5.32和5.57,说明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聚现象,且随时间推移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闽西和闽北区域毛竹林碳贮量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高-高"正相关集聚特点,而闽东和闽南区域则呈现显著的"低-低"正相关集聚特点,其他少数区域则呈现"高-低"或"低-高"负相关集聚特点。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毛竹林碳贮量的分布格局与各地区毛竹林的发展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68.
钙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红壤上两种镉污染水平下,施用4种钙量(0、40、100、200 mg·kg-1)对小油菜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土壤溶液中钙、镉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镉或者高镉污染水平下,与对照相比,小油菜干质量均以高钙用量处理的增幅最大,两季平均增加了5.5%(低镉)和17.3%(高镉);增加钙的施用量,使土壤溶液中钙浓度明显增加,小油菜体内钙浓度也明显增加;当钙施用量为100 mg·kg-1时,土壤溶液中镉浓度较对照分别增加74.5%(低镉)和31.0%(高镉),而小油菜体内镉浓度较对照分别降低4.5%(低镉)和13.1%(高镉).两种镉污染水平下,土壤溶液中钙/镉(质量比)值与小油菜体内镉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溶液中钙/镉比值影响土壤镉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小油菜对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69.
非人灵长类个体的迁移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在群居动物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中尤为突出。在非人灵长类中,大多数的迁移表现出强烈的雄性偏向性和雌性不进行迁移的形式。在一些少数的物种中,也存在雌雄双方都进行迁移以及雌性偏向性迁移而雄性不迁移的形式。群居种类、一夫一妻制种类、独居种类的迁移模式上各有特色且不尽相同,这是动物社群结构多样性的体现。驱赶和异性的吸引是推动个体迁移的两大动力,驱赶多发生在一雄多雌的社群中,异性吸引多发生在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个体迁移过程,是个体付出与收益的平衡。迁移不仅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不同种群间个体基因交流上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全省共有53个特有种,可分为4种分布式样即全省布型、鲁中南-山东半岛间断分布型、鲁中南山地分布和山东半岛分布型;提出了山东植物区的两个特有现象中心,即崂山昆嵛山中心和泰山蒙山中心,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