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贵州疣螈D-loop区和tRNAPhe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布面积极为狭窄。为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作者采获了几乎覆盖其分布范围的12群体的58个体的材料,测定了线粒体D-loop区(mtDNA控制区)及tRNAPhe基因全序列共808bp,发现1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6个单元型。遗传多样性检测显示,贵州疣螈种群具有高的单元型多样性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Tajima’s D和Fuand Li’s D值检测结果均表明,贵州疣螈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系统发育及网络进化分析没有显示出单元型和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各群体的单元型都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水城群体与其他任一群体间基因流Nm1,有分化的迹象。总的来说,贵州疣螈各群体之间没有发生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因此建议将贵州疣螈所有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管理单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2.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P-M13-SSR自动荧光检测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川西北和四川盆地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四川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四川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地区间的遗传变异仅占14.92%,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3.06%,群体内遗传变异占60.02%,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基因流和共享基因型从分子水平证实了四川小麦条锈菌在地区间的传播,且川西北和四川盆地之间的菌源交流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普氏摆现象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6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受试者,利用校准过的SD2320W三维液晶显示器,呈现双眼刺激物.实验一:左右眼刺激物做来回往复运动,其亮度存在差异,模拟通常情形下的普氏摆现象.实验二:左右眼刺激物做来回往复运动,在运动轨迹的左右两端时没有亮度差异,在中间运动阶段有亮度差异.实验三:左右眼刺激物做来回往复运动,在运动轨迹的左右两端时存在亮度差异,在中间运动阶段没有亮度差异.结果:实验一被试可见明显的普氏摆立体现象,很好的模拟了通常情况下加滤光片观察到的普氏摆立体现象.实验二被试未见立体运动现象,被试知觉到摆球沿着实际的运动轨迹做来回往复的直线运动.实验三的被试知觉结果和实验一相同,被试可见明显的普氏摆立体现象.结论:普氏摆立体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神经信号传导的时间延时.当刺激物运动到左右两端位置,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刺激物的亮度差异对普氏摆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普氏摆立体现象可能是由暗刺激物一方的眼动跟踪系统滞后造成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妇宁康泡腾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在家兔体内48 h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8.956 h,Tmax=8.27 h,Cmax=0.4544μg/ml,AUC=37.161。结论该制剂在家兔体内吸收代谢缓慢,其生物半衰期超过8 h。  相似文献   
25.
陈晓宇  姚蒙  李晟 《生态学报》2022,42(7):3033-3043
山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的热点。山地景观遗传学(Mountain Landscape Genetics)研究在山地景观尺度上野生生物的种群遗传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是景观遗传学(Landscape Genetics)的重要分支。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物种的空间遗传结构、形成过程、物种形成与分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可以为珍稀濒危物种和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为了更好地掌握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问题,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与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系统检索,全面汇总分析了1999-2020年山地景观遗传学领域发表的192篇英文文献与31篇中文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自2008年起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共有46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发表了山地景观遗传相关研究,研究热点地区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研究对象类群涵盖真菌、植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是研究发表最多的类群,占发表文献总数的62.0%;脊椎动物中,又以对哺乳类(占脊椎动物发表文献总数的52.9%)与两栖类(23.5%)的研究最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识别山地景观中的基因流路径或阻碍;(2)量化山地景观特征对种群遗传结构时空变化的影响。中国是发表山地景观遗传学文章数量最多的亚洲国家,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类群以植物(占在中国发表文献总数的62.3%)与脊椎动物(35.8%)为主,对脊椎动物的研究中以两栖动物为最多(占所有脊椎动物发文数量的52.6%),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横断山脉与秦岭。本文进一步对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及未来重点关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是亚洲东南部城市人体疟疾的主要媒介,印度12%的疟疾病例由其引起.本实验研究了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地区东北部的疟疾强化控制(EMCP)区和非强化控制(非EMCP)区斯氏按蚊的基因流.在EMCP区,由于采用了各种疟疾防控措施因而疟疾病例首先降低,但是很快回升,说明总的疟疾风险维持稳定.[方法]应用7个微卫星位点,对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地区东北部的4个EMCP区和非EMCP区采集的斯氏按蚊进行基因分型,以分析各种群参数.[结果]发现各标记在所有种群中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在两区间未发现很大的遗传多样性.观察到EMCP区的东部种群(FST=0.0485,RST =0.1112)比非EMCP区的北部种群(FST=0.020,RST =0.0145)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在EMCP区和非EMCP区之间观察到较高的基因流(12.90,6.16,5.06和2.38).RST的灵敏度高于FST,说明分化可能是由于突变而非遗传漂变引起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EMCP区和非EMCP区内以及EMCP区和非EMCP区之间存在很高的基因流.基因流水平高以及抗虫性的发展似乎是EMCP区和非EMCP区疟疾病例发生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并伴有与噩梦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帕金森病(PD)密切相关,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强直型,病程更长,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重,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损害更突出。RBD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主要涉及脑桥被盖部、蓝斑/蓝斑下区复合体及其投射通路功能的紊乱。诊断RBD主要依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及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的监测结果。治疗上除了积极干预PD外,应对患者及其床伴采取保护措施;当患者的异常睡眠行为对其造成严重的困扰并具有危险性时,需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8.
白岩  朱高峰  张琨  马婷 《生态学报》2015,35(23):7821-7831
针对西北干旱区绿洲经济作物葡萄树冠层蒸腾及蒸散发特征的相关问题,在甘肃省敦煌市南湖绿洲开展无核白葡萄树液流速率及蒸散发观测试验,采用基于热平衡原理的包裹式茎流计,详细分析了典型生长季7—9月份葡萄树蒸腾耗水规律,使用"单位叶面积上的平均液流速率SF×叶面积指数LAI"的方法,实现了从单株到林分冠层蒸腾的尺度扩展,并通过与涡动相关技术所测蒸散发数据对比,详细研究了葡萄地冠层蒸腾及蒸散发规律。结果表明:典型生长季中葡萄树液流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日均耗水量从2.76 kg到10 kg不等,胸径越大的葡萄树日均耗水量越大;冠层蒸腾及蒸散发日变化曲线亦为单峰型,白天8:00—12:00与17:00—20:00期间,葡萄冠层蒸腾与蒸散发曲线均比较吻合,该时间段葡萄地蒸散发绝大部分来源于葡萄冠层蒸腾,而12:00—17:00之间由于午后太阳辐射强烈土壤蒸发量增加,葡萄蒸散发大于冠层蒸腾;典型生长季3个月中,葡萄冠层蒸腾量的变化范围在1.88—8.12 mm/d之间,日均冠层蒸腾量为6.12 mm/d,蒸散发在1.74 mm/d至10.78 mm/d之间,日均蒸散发量为7.13 mm/d;日均土壤蒸发量约为1.01 mm/d,只占总蒸散发量的14.2%,日均冠层蒸腾占日均蒸散发的比重达到85.8%,说明该生长阶段冠层蒸散发以作物蒸腾为主。  相似文献   
29.
概述了纤毛虫抑动抗原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特点、克隆、表达、生物学功能,以及与抑动抗原蛋白有关的免疫反应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抑动抗原可能是有效疫苗的候选分子之一,为有效的预防“白点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铜绿假单胞菌泳动能力相关新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Mu转座突变子文库中经过表型筛选,得到12株泳动(Swimming motility)能力缺陷的突变子,经Mu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确认、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发现其中10个突变子中Mu转座子分别插入到10个不同的与鞭毛运动和功能相关的基因中,2个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未知的新基因(PA2950和PA5022)中,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2个突变株均具有完整的鞭毛,初步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是参与鞭毛泳动的能量代谢、趋化作用或信息传递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