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以截留分子量为50 KD的超滤膜对坛紫菜粗多糖提取液进行超滤分离。结果表明,超滤对坛紫菜粗多糖提取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91.65%。超滤技术能很好地保留坛紫菜粗多糖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浓缩了坛紫菜粗多糖提取物,使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从超滤前的34.95%提高到52.07%,明显提高了坛紫菜粗多糖的糖含量,同时进一步纯化了样品。  相似文献   
62.
通过PCR的方法从重组质粒pMD-apcAB中扩增坛紫菜别藻蓝蛋白α亚基基因(apcA),并将其克隆到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TO-T7。将构建好的质粒导入表达型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apcA全长486bp,表达的α亚基(apcA)为带有原核表达载体T7g10的12个起始氨基酸的融合蛋白,其分子量约为19.7KD。0.5mmol/L的IPTG在37℃诱导6h时,apc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达菌体总蛋白50%以上。Western-blot和质谱鉴定的结果表明获得的融合蛋白为重组坛紫菜别藻蓝蛋白α亚基。    相似文献   
63.
国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张培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在国际上兴起于80年代中期。它是将陆地上生物技术应用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而产生的一个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属于生物技术和海洋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美、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具有良好条件的基础设施和研究中心,投人巨资进行研究和开发,至今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4.
用细胞工程技术发展我国的紫菜养殖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酶法将紫菜叶伏状分离成单细胞和原生质体作为种苗用于紫菜养殖生产。此法与传统育苗法相比,能大幅度提高紫菜产量和质量,育苗周期由半年时间缩短到5天左右,经济效益可提高数倍。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兰科中9个亚族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5个新亚族:宽距兰亚族Subtrib Yoaniinae、肉药兰亚族Subtrib.Sterosandrinae、紫茎兰亚族Subtrib.Risleyinae、坛花兰亚族Subtrib.A- canthephippiinae和筒瓣兰亚族Subtrib.Anthegoiinae。  相似文献   
66.
为了优化坛紫菜粗提工艺以减轻纯化的压力,研究了我国主要经济红藻之一坛紫菜藻红蛋白大规模制备方法。实验采用“溶胀+组织捣碎”法破碎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对比了多次硫酸铵梯度盐析对破碎液中藻红蛋白的影响,并进一步用羟基磷灰石层析制备藻红蛋白,最后对所得蛋白做了光谱和电泳鉴定。结果表明,经过4次盐析,藻红蛋白吸收光谱纯度达到0.9 (A564/A280),每次的最佳盐析浓度分别为15%、50%、10%和40%;7 kg阴干紫菜经过4次盐析和1次羟基磷灰石层析后可获得507.82 mg藻红蛋白 (A564/A280>  相似文献   
67.
利用琼胶降解菌处理坛紫菜粉末,降解其细胞壁多糖,释放内容物,并获得菌解液,研究不同稀释度坛紫菜菌解液对受体植物蚕豆出芽和生长,以及大豆和番茄幼苗抗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琼胶降解菌处理时间的延长,菌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逐渐增高.(2)3.33%的菌解液对蚕豆种子萌芽促进效果最好,而2%的菌解液能增加蚕豆叶绿素含量,促进其幼苗生长.(3)3.33%的菌解液能有效提高大豆离体子叶的植保素含量,迅速增加番茄叶片表皮条的H2O2的释放量,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表明,琼胶降解菌能使坛紫菜细胞壁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并产生某些激发物质,从而使坛紫菜菌解液能够促进受体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并能有效诱导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68.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叶片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喻阳华 《广西植物》2020,40(6):782-791
为阐明顶坛花椒人工林叶片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探讨顶坛花椒对不同海拔生境的适应策略,该研究测定了叶片厚度、比叶面积、叶全氮含量等9个功能性状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8个环境因子,揭示了顶坛花椒人工林叶片功能性状的内在关联及其随海拔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顶坛花椒比叶面积、叶全磷、叶全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干物质含量、叶全氮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叶片厚度、叶面积及叶片含水率逐渐增大。(2)顶坛花椒叶片功能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全氮与叶全磷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厚度的关系则相反;叶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呈显著的抑制效应。(3)土壤因子对顶坛花椒叶片的影响表现为速效氮速效钾有机碳,其他土壤因子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顶坛花椒主要通过增强防御功能性状、协调叶片养分含量的生存策略来提高获取资源和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能力,对土壤养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其干旱适应属性为干旱避免,该研究为顶坛花椒人工林复壮、高产与稳定,及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提取坛紫菜中水溶性蛋白,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和抑菌活性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坛紫菜水溶性蛋白胃蛋白酶在37℃、pH1.8条件下酶解3h,再经超滤、Bio-Gel P-10和DEAE Sephadex A-50层析纯化步骤得到一定分子量范围的多肽混合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跟踪测定活性多肽纯化过程及其活性影响因素。结果:SDS-PAGE测定结果表明该抗菌多肽分子量介于43.0KD~66.2KD之间。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5%EDTA、5%柠檬酸、5%维生素C及25%二甲基亚砜对它的抑菌活性有协同作用,而5%维生素E则对它的抑菌活性有拮抗作用。结论:从坛子菜水溶性蛋白中初步纯化得到的分子量介于43.0KD~66.2KD的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且它的抑菌活性受到温度,部分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坛紫菜叶状体的无菌化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坛紫菜叶状体的无菌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利用紫菜外生菌对无菌处理后的紫菜叶片进行了人工感染。经0.7%KI和0.1%(w/v)氨苄青霉素对紫菜叶片进行预处理后,利用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5种抗生素及其不同组合对紫菜叶片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抗生素组合、浓度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终浓度300μg/mL)、卡那霉素(终浓度100μg/mL)与庆大霉素(终浓度100μg/mL)3种抗生素组合对坛紫菜叶状体进行无菌处理18 h,对紫菜细胞的毒害较小,并且3种抗生素合用对89.5%紫菜外生细菌的抑菌率达80%以上;外生菌感染结果研究表明:用105/mL真菌孢子液和细菌菌液回染紫菜,培养22 d后,实验组紫菜生长状况较对照组好,对照组紫菜出现褪色。用108/mL真菌孢子液分别回染健康紫菜、穿刺紫菜(用灭菌刀片在紫菜表面划1~2 mm的伤口),分别在18℃、28℃和3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表明28℃和35℃高温和穿刺均会影响无菌紫菜健康生长,且加菌紫菜在高温和穿刺条件下,则会出现明显病斑,而18℃培养的加菌紫菜则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