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摘要 目的:分析铜蓝蛋白(CE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10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67例)。比较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ER、SCCA水平,分析CER、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随访12个月,观察病情进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ER联合SCCA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ER、SCCA水平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CER、SCCA水平均与Scr、BUN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FR、CER、SCCA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ER联合SCCA预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AUC为0.925,明显大于GFR的0.620(P<0.05)。结论:血清CER、SCCA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呈负相关,联合预测病情进展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通过调节Hippo途径抑制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动脉瘤组(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和左颈总动脉后生理盐水灌胃)和阿司匹林组(动脉结扎后阿司匹林灌胃),各10只。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死大鼠后,检测动脉瘤大小、壁厚比、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检测动脉瘤血管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情况。结果:(1)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Willis环上有明显凸起,且阿司匹林组大鼠凸起明显小于动脉瘤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动脉瘤大小、内腔面积和中膜变薄长度均显著小于动脉瘤组,壁厚比显著大于动脉瘤组(P<0.05)。(2)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TNF-α、MCP-1、IL-6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P<0.05)。(3)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瘤组,ET-1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4)动脉瘤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阿司匹林组大鼠YAP蛋白表达相对吸光值显著低于动脉瘤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减轻颅内动脉瘤大鼠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颅内动脉瘤形成,这可能与阿司匹林调控Hipp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开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120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异体输血组(n=58,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组(n=62,自体输血),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输注含凝血成分血制品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CD3+、CD4+、CD4+/CD8+高于异体输血组,CD8+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出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输血组出院时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体输血用于TBI开颅手术患者,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同时还可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腺素E2(PGE2)、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牙周临床指标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9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6例),比较三组血清CGRP、PGE2、CCL20、牙周临床指标[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GRP、PGE2、CCL20与牙周临床指标和Th17/Treg失衡的相关性。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GRP、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血清PGE2、CCL20、BI、PD、PLI、AL、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显著增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CGRP、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血清PGE2、CCL20、BI、PD、PLI、AL、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显著增高(P<0.05)。相关性结果提示,血清PGE2、CCL20水平与BI、PD、PLI、AL、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血清CGRP水平与BI、PD、PLI、AL、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P<0.05),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GRP、PGE2、CCL20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牙周临床指标及Th17/Treg失衡显著相关,血清CGRP、PGE2、CCL20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参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5.
从吸收光谱的变化看H2O2对豆血红蛋白的定位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血红蛋白(Lb)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大豆(Glycinemax)的根瘤中含量很。从新鲜根瘤中提取制备的氧合豆血红蛋白(LbO2,含二价铁的蛋白质)是Lb的活性形式。LbO2在可见光区577nm和540nm有吸收峰,这两个峰与LbO2中血红素(铁卟啉)的结构密切相关;另外,LbO2在紫外区280nm处还有一个吸收峰,此峰与珠蛋白(LbO2的蛋白质部分)的构象有关.LbO2在一定浓度的H2O2作用下,可见光的特异吸收变化迅速,而紫外吸收相对稳定,因而推测H2O2对LbO2的损伤是有着固定的位点,这个位点是在含二价铁的卟啉环上,而不在珠蛋白中.  相似文献   
56.
黄芪总黄酮对DNA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DNA解旋荧光检测法(FADU)研究了黄芪总黄酮(TFA)对γ射线和H2O2所致V79细胞DNA链断裂的防护作用. 结果表明TFA对这两种损伤因子所致的DNA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 当TFA浓度达到0.4g/L和0.6g/L时, 分别对H2O2和γ射线所致的损伤有保护作用(P<0.05), 而浓度增至0.8g/L和1.2g/L时, 分别对两种因素所致的DNA链断裂损伤有非常显著的防护效果(P<0.01), 对H2O2的防护效果优于对γ射线.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决高氧预适应(HyperoxicpreconditioningHO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影响,本实验将实验组大鼠放入高压氧舱内,每日吸80-85%氧气(1atm)6h,连续7d。利用Langendorf装置做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自由基含量。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二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缺血10min,再灌注60min。第二组为HOP组:缺血10min,再灌注60min。实验观察冠脉回流液中自由基PBN加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再灌注过程中,1、5、10min3个时间点,HOP组PBN加合物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HOP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8.
许传喜  徐宏玺 《蛇志》1996,8(2):4-9
作者用家兔42只随机分成造型组(A),预防组(B)及治疗组(C)。各组又分处理组(A1、B1、C1)和对照组(A2、B2、C2)两个亚组。A2组仅喂基本饲料,其余5组喂基本饲料加造型剂。A组没用任何治疗。B1组慢性胆囊炎形成前,C1组慢性胆囊炎形成后分别用蝮蛇抗栓酶(0.2U/kg/日30天),B2和C2组仅给等量生理盐水。A2及治疗后的B1、C1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A1、B2、C2组(P<0.05)。胆囊的病理变化,B2和C2组改变明显,表面呈暗褐色,与周围组织粘连,粘膜面粗糙,胆囊壁增厚,体积增加,胆汁潴留,镜下粘膜增生呈乳头状,部分粘膜脱落,粘膜下及肌层水肿,炎细胞浸润。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对慢性胆囊炎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9.
化学修饰具有底物谷胱甘肽(GSH)结合部位的单克隆抗体(4A4),使其结合部位上的丝氨酸(Ser)转变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硒代半胱氨酸(Se-Cys),因而产生高活力的含硒抗体酶(Se-abzyme).突变的4A4(m4A4)的GPX活力达到了天然酶活力的19%,并对m4A4的酶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硒代谷胱甘肽(GSeH)连到4A4结合部位,其GPX活力由3.86U/μmol提高到598.9U/μmol用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为中心的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损伤模型证明Se-abzyme(m4A4)可减轻活性氧对线粒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60.
探讨了研制的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含硒抗体酶(GPX-abzyme)对于受损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利用牛的心肌线粒体为实验材料,通过线粒体的膨胀度、脂质过氧化物含量、CCO活力变化及电镜观察等几个方面证明GPX-abzyme能抵抗XO/HX系统产生的自由基的损伤作用,ESR研究也表明GPX-abzyme能明显降低XO/HX损伤系统中的自由基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