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干姜(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eparata-Zingiberis Rhizoma,AZ)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潜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AZ的活性成分;Disgenet数据库获得MI/RI靶点;STITCH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用DAVID数据库获得GO功能富集与KEGG信号通路并利用Cytoscape 3.8.0进行绘图;细胞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结果共获得AZ活性成分16个、治疗靶点171个;作图分析发现AKT1、IL6、TNF为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AZ可能通过凋亡、炎症、血管舒张发挥治疗作用;KEGG分析发现AZ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体外研究发AZ可使缺氧复氧损伤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提高、降低凋亡率、氧化损伤;提高HIF-α、VEGF、eNOS蛋白的表达。附子-干姜激活HIF/VEGF/eNOS信号通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凋亡率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特点,并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组进行相关药理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2月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文献,对其中有效处方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最高频药组治疗CHF的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等。共筛选出方剂214首,中药148味,其中黄芪、丹参、茯苓、甘草、附子、葶苈子等使用频次最高;中医证型主要为阳虚水泛证及气虚血瘀证;药物性味以温、平、微寒及甘、辛、苦为主,主要归肺、脾、心经,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获得11对药组,其中黄芪-丹参出现频次最高;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高频药组黄芪-丹参治疗CHF的主要活性成分5种,核心靶点10个,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6条。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阳虚水泛证及气虚血瘀证为主,中医药治疗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居多,常与药性温、平、微寒,药味甘、辛、苦,归肺、脾、心经的药物配伍使用。其中高频药组黄芪-丹参可能通过VEGF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抗心衰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中医治疗CHF的临床用药及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3.
王领  赵雪 《生物技术》2023,(2):219-225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通过调控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对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LIRI组、LIRI+DEX低剂量、LIRI+DEX高剂量组(N=15)。构建离体LIRI模型(灌流15 min,停止60 min,再灌流75 min),在灌流液中加入DEX,剂量分别为5 nmol/L和10 nmol/L。检测各组大鼠湿/干比、肺组织损伤、炎性细胞因子、凋亡、氧化应激指标、Nrf2和ARE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4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LIRI组的W/D比值(8.14±0.62)、肺损伤评分为(7.74±0.48分)、凋亡细胞数目(23.45±1.95)、IL-1β(12.72±1.28 pg/mg)、TNF-α(57.32±4.07 pg/mg)、MDA...  相似文献   
44.
45.
4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啡肽酶(NEP)、正五聚蛋白3(PTX3)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清NEP、PTX3及H-FAB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与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90 d,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NEP和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TX3、H-FABP及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NYHA分级升高,NEP和LVEF逐渐降低(P<0.05),PTX3、H-FABP及LVEDD逐渐提高(P<0.05),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H-FABP与NYHA分级和LVEDD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P<0.05),NEP与NYHA分级、LVEF和LVEDD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ACE患者血清NEP水平显著低于非MACE患者,血清PTX3和H-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NEP、PTX3和H-FABP均是CHF诊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PTX3和H-FABP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CHF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瘀阻证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的CHF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n=60)和观察组(心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n=60)。对比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缩小,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NT-proBNP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治疗CHF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根据肝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组39例、轻度肝纤维化组33例、中度肝纤维化组51例、重度肝纤维化组25例。比较各组患者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清AFP、GP73、GP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部超声联合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地增加,患者肝脏轮廓逐渐不清晰、表面不光滑、肝脏回声逐渐增粗增强、有结节感、肝内胆管走形逐渐模糊,脂肪肝和腹水比例逐渐增加,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为79.82%、特异度为76.92%、准确度为79.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AFP、GP73及GPR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664、0.779,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AUC最高(AUC为0.81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AFP、GP73、GPR升高,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探讨红茶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是否有改善效果。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茶菌组、依达拉奉组。红茶菌组术前给予红茶菌液灌胃7天以及再灌注麻醉清醒后追加灌胃1次,依达拉奉组大鼠在再灌注前15 min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遵循Zea Longa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后恢复再灌注24 h 建立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劲总动脉。再灌注24 h后,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脑损伤程度;TTC染色观察红茶菌对大鼠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并用Image J软件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后观察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元病理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形态。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红茶菌组神经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21±0.60),依达拉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01±0.66),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52±0.52)(P<0.05);TTC染色后观察到模型组大鼠大脑梗死灶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HE结果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明显,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大脑皮层神经元坏死减轻,梗死面积缩小;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模型组大鼠染色质溶解,线粒体肿胀,红茶菌组与依达拉奉组较模型组溶解减少,线粒体结构较完整。结论:红茶菌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元损伤,有望成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法或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CP)患者龈沟液网膜素-1(Oment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比值与牙周指标、氧化应激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73例T2DM患者(T2DM组),77例CP患者(CP组),83例T2DM伴CP患者(T2DM伴CP组)。检测所有患者龈沟液中Omentin-1、MMP-9、OPG/RANKL比值,分析其与牙周指标、氧化应激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2DM伴CP组龈沟液中Omentin-1,OPG/RANKL比值、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于T2DM组和CP组(P<0.05),MMP-9、丙二醛(MDA)、NLRP3mRNA、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以及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高于T2DM组和CP组(P<0.05)。T2DM伴CP患者龈沟液中Omentin-1、OPG/RANKL比值与TAC、SOD呈正相关(P<0.05),与MDA、NLRP3mRNA、ASC mRNA、caspase-1mRNA表达以及PLI、SBI、AL、PD呈负相关(P<0.05),MMP-9与TAC、SOD呈负相关(P<0.05),与MDA、NLRP3mRNA、ASC mRNA、caspase-1mRNA表达以及PLI、SBI、AL、PD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伴CP患者龈沟液中Omentin-1水平、OPG/ RANKL比值降低,MMP-9水平升高,与牙周组织破坏加重、氧化应激、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