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1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八角科的迁移扩散途径是沿山地进行,从西欧进入北美,从北往南,从内陆往沿海。世界现代八角科植物是以东亚成分为主,东亚的横断山至华东一带(20—30°N,98—123°E)为八角科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东亚八角科现代原始类群分布中心。八角科曾为古热带湿润山地分布型,现代为东亚-北美分布型;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欧美是因为海浸和冰川作用,在亚洲则是寒化(冰川)和旱化的综合作用,而物种丰富程度则是由于东亚较北美有更多的地理隔障机制。  相似文献   
42.
作者清理采自中国南部大戟科标本过程,发现一些需增补的分类群,现报道其中2个新种:分布于广东封开县的印禅铁苋菜Acalyphawui和印禅三宝木Trigonostemonwui;2个新纪录种:分布于云南勐海县的短序白桐树Claoxylonsubsessiliflorum和生长于海南南沙群岛的南沙大戟Euphorbiareniformis;1个近代生长于广东、贵州和四川的归化种-桃叶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而将依据四川渡口的标本命名的柳叶大戟E.epilibiifolia作为它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43.
云南小孢发属地衣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小孢发属地衣13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6个,它们是:喜马拉雅小孢发,尼泊尔小孢发,光滑小孢发,光亮小孢发,多叉小孢发,波氏小孢发,另外7种的形态及分布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45.
中国杂盲蝽属新种和新记录(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6.
中国龙葵复合种细胞学分析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永年  张海洋 《植物研究》1994,14(2):208-213
本文根据15省30余个县的实地考察,和对采自25省的66份中国龙葵种籽进行种植观察,并与国外的有关研究资料对比分析,在国内首次提出;(1)中国龙葵复合种的四个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18.6-53.5°N),分别属于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种;(2)从中国南方到北方,自然形成了二倍体,六倍体与二倍体交叉,六倍体与四倍体交叉三个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47.
本是作1981-1993年对山东省蚜虫的调查结果,共记述12科,80属,184种和亚种及其寄主与分布,其中6种是中国新记录,97种是山东省新记录(右上角标记*)。  相似文献   
48.
浙江省网蛾科昆虫简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网蛾科Thyrididac昆虫是林区习见的一类害虫,本报道产于浙江的26种,其中笔采得15种,2种为中国新记录。8种为浙江省新记录,并首次报道了它们的发生期和11种网蛾的新寄主及寄生于6种网蛾的14种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49.
报春花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根据Takhtajan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对报春花科22属在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省区的分布作了较详细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报春花科各属归纳为10个分布型,认为中国西部横断山区和东西马拉雅为报春花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高加索—阿尔卑斯山脉为第二分布中心;中国云南、贵州南部,广西西部至越南、泰国北部和缅甸西北部山地是报春花科植物最可能的起源中心;报春花科的起源时间应在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  相似文献   
50.
张古忍 《蛛形学报》1994,3(2):133-134
记述了我国红螯蛛属2新记录种,即绿红螯蛛Chiracanlhium virescens(Sundevall)和飘红螯蛛Chiracanlhium erralicum(Wallckena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