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0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31.
黄土丘陵区人工沙棘蒸腾作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阮成江  李代琼 《生态学报》2001,21(12):2141-2146
通过对沙棘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测定,探讨黄土丘陵区安塞人工沙棘林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沙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具明显的日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5、7月份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6、8、9月份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生长季(5~9月份)中7月份蒸腾速率最大,5、9月份较小,5月份(0.3900g/(g·h))仅为7月份(0.9350g/(g·h))的41.95%;沙棘林在生长季的蒸腾耗水量为257.56mm(占同期降雨量的63%),与降雨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沙棘林的蒸腾耗水量在降雨量不同的月份有明显的差异,9月份(降雨量为43.2mm)的蒸腾耗水量为7月份(降雨量为130.1mm)的25.9%.黄土丘陵区安塞的环境条件基本满足沙棘生长的要求,沙棘可作为该区造林恢复植被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32.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黄富祥  张新时  徐永福 《生态学报》2001,21(11):1875-1884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建立了适合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的定量模型,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利用沙地位于不同方位的6个气象台站多年气候记录资料,分别计算了各月气候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指数,分别对6个气象台站各月沙尘暴频率进行回归,并利用气候影响指数对沙尘暴频率进行了拟合,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红松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反应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  相似文献   
134.
叶晓堤  马勇 《兽类学报》1998,18(4):260-267
在采用网格法对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啮齿动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啮齿动物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华北平原物种丰富度最低,其次为晋、翼山地和汾、渭谷地,而南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纬向变化不明显,而经向变化显著,由东向西,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丰富度在海拔上的变化并不存在相关的地理模式;丰富度与山地面积呈正相关,与平原面积呈负相关,而与丘陵面积相关不显著,丰富度与各地地貌类型面积的总和呈明显的正相关;丰富度与温度相关不明显,而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生境结构类型愈复杂的地区,啮齿动物物种丰富度愈高。  相似文献   
135.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M真菌群落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AM真菌的群落生态分布和特征。证明球囊霉属在该地区的出现频度和相对多度都最高,其次是硬囊霉属。该区内南四省AM真菌丰度、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比北三省高。聚类分析结果和上述相似,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各省AM真菌的丰度、频度、密度、多度和多样性特征由北向南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6.
李正跃 《动物学研究》1998,19(5):389-396
利用10 ̄34℃的9个恒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亚洲玉米晕除了在10℃不能发育以外,在其8种恒温中均可发育,但其死亡率在120℃和34℃中较高。从产卵成到虫羽化,卵期占整个发育过程中17%,幼虫期占57%,蛹期占25%。最低发育起点温度卵期为10.38℃,幼虫期为10.06℃,蛹期为11.07℃。高温限制温度卵期为28.00℃  相似文献   
137.
结合纳米技术开发新剂型药物已成为提高免疫逃逸能力和增加治疗效率低的天然化合物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策略。青蒿素和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但是两者药物体内清除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限。  相似文献   
138.
张惠婷  王宏卫  雷军  张飞  王正伟  谈波  高一薄 《生态学报》2021,41(11):4393-4405
基于共生理论,选取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昌吉市为研究案例区,构建"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及"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乌五昌地区"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借助共生度模型,识别兵团城市与地方城市"三生"功能共生发展模式,并对兵地城市跨界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建议。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产和生活空间面积呈上升趋势,生态空间面积呈下降趋势。(2)在生产功能方面,五家渠市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共生模式分别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反向非对称共生,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方面,均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各功能城市间影响程度不同。(3)基于"三生"空间格局及"三生"功能共生模式,提出兵地融合发展建议,生产方面建立四区,三轴,一基地,生活方面加强交通路网建设,生态方面兵地协同建立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9.
以十和田/昆明小白谷225个F14家系为作图群体,在云南省弥勒县(正常生长环境)、嵩明县(自然低温胁迫环境)、丽江市(自然低温胁迫环境)等3个试点不同年份共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了水稻主穗和分蘖穗穗伸出度的异地鉴定,并利用SSR标记对水稻穗伸出度进行了QTL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共检测到12个与水稻穗伸出度相关的QTL,分别分布于第1(2个QTLs)、2、4、6(3个QTLs)、7(3个QTLs)、9(2个QTLs)号染色体,对表型的贡献率为3.72%~22.17%。其中与主穗穗伸出度相关的QTL共11个,与分蘖穗穗伸出度相关的QTL共7个,其中6个在主穗和分蘖穗上均检测到。在与主穗穗伸出度相关的11个QTL中,q PE-7-1在4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9.49%~22.17%;q PE-1-1、q PE-1-2、q PE-6-1和q PE-9-2 4个QTL在2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在与分蘖穗穗伸出度相关的7个QTL中,q PE-1-2、q PE-7-1和q PE-6-1 3个QTL在2种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4.35%~12.64%、13.22%~20.89%和11.49%~15.73%。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照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室性早搏组以及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d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期FPG、Tp-Te、Tp-Ted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TG、CHOL、LDL-C、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室性心律失常组与室性心动过速组及室性早搏组比较,Tp-Te和Tp-Te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比较,Tp-Te和Tp-Te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间期和Tp-Ted可用于区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