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9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葡萄果粒表皮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东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收集葡萄果粒并分离得到酵母258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这些地区葡萄果粒表皮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3属26种,其中优势属为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5种),假丝酵母属Candida(4种),毕赤酵母属Pichia(4种)和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2种).对分离自不同地域的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D1/D2序列分析比较,以探讨不同地理起源地酵母种内序列稳定性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142.
利用TCBS和科玛嘉两种选择性培养基从60份海产品中初筛得到27株疑似副溶血性弧菌,经生化鉴定,27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22株是从鲜活海产品中分离得到,5株从冷冻海产品中分离得到.进一步与临床上得到的3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四个特殊生化试验的比较,结果发现副溶血性弧茵临床分离株与海产品分离株在溶血、脲酶及枸橼酸盐利用3个生化试验上存在差异,而阿拉伯糖利用试验无差异,这为根据生化性状研究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18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能产生吩嗪-1-羧酸(PCA)和藤黄绿菌素(Plt)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2572基因编码蛋白可能是一个双元调控系统的应答调节子.本研究从假单胞菌M18基因组中扩增出PA2572同源基因片段ppbR,利用体外定点插入突变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M18的ppbR突变株M18P.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M18P在泳动能力和群集运动能力上有显著的下降.突变株合成PCA的能力比野生型有显著的下降,在发酵液中PCA积累量仅为野生型的50%.在KMB培养基中,突变株Plt的积累量和野生型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人员已经查明了一种基因变异与血糖水平的个体差异之间存在着关系。这将是一种可能影响疾病风险的因素,甚至连非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即基线血糖水平.通常是在整晚禁食之后所测量的血糖浓度)略有升高的健康个人具有较高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Nabila Bouatia-Naji及其在欧洲和加拿大的同事找到了一种单个DNA“字母”的变异,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或称SNP,是促成非糖尿病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个体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5.
差异显示技术研究NaHCO3胁迫下星星草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差异显示技术研究NaHCO3胁迫下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基因的表达.经Reverse Northern检测,获得了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6个为胁迫后诱导表达,1个为胁迫后抑制表达.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胁迫诱导表达的6个基因片段中,1个与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s)基因同源性较高,其余5个可能为新序列,胁迫后抑制表达的基因片段与假定的adaptor蛋白基因同源性较高.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星星草的抗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6.
采用AFLP技术对三株紫杉醇产生菌(HQD33、HQD43、HQD54)及HQD33菌株经复合诱变后再经原生质体诱变得到的两株诱变株UL50-6和UV40-19及其融合菌株J1-3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株紫杉醇产生菌分属不同的种属,同时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Z35-8,J1-3为两株不同的融合子,为下一步的基因工程育种工作中的基因定位和分子克隆提供丰富可靠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7.
磁处理党参药液对小鼠血液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磁学》2005,5(1):14-16
  相似文献   
148.
王江  方盛国 《兽类学报》2005,25(2):105-114
原羚属物种在羚羊亚科中的分类地位尚存在很多争议。本文测定了原羚属的黄羊和藏原羚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并与牛科其它属31个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似然法(ML)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黄羊和藏原羚的序列差异为3.78%,颠换数目近乎为0,其突变远未饱和;原羚属内黄羊和藏原羚为不同种,单系发生;原羚属与赛加羚羊属、犬羚属及跳羚属等并系发生,原羚属隶属于羚羊亚科,应为独立属;羚羊亚科组成属间多为并系起源。根据序列差异值2%/百万年的细胞色素6分子钟,推测黄羊和藏原羚分歧时间大约为1~2百万年;原羚属与羚羊亚科其它属分歧时间大约在5.7~8百万年。  相似文献   
149.
日本血吸虫期别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从期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入手研究血吸虫的生长发育机制,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ed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 SSH) 技术首次构建了日本血吸虫尾蚴、虫卵和成虫的期别差异表达基因文库 . 经消减效率分析和三种文库克隆的 EST 的期别差异性鉴定,表明所建文库质量较高,为在整个基因组水平分离血吸虫的差异表达基因提供了重要材料 . 由三个文库选择 257 个插入片段大于 500 bp 的克隆测定了 EST 序列 . 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257 个 EST 代表 182 种血吸虫基因,其中有 22 种为血吸虫已知基因,有 128 种为血吸虫已知 EST ,有 32 种为新发现的血吸虫基因 . 对 EST 编码蛋白的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尾蚴消减文库的基因多与运动、能量代谢、转录调节及致病性相关;虫卵消减文库的基因可能参与信号转导、细胞粘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及抗氧化反应;成虫消减文库的基因多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转运及分解代谢,参与虫体的运动等 . 大规模分离、分析血吸虫期别差异表达基因将对从分子水平去解读血吸虫的生长发育机制,筛选高效疫苗候选抗原、药物靶标及诊断制剂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50.
东北地区近44年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及可能影响   总被引:85,自引:9,他引:76  
孙凤华  杨素英  陈鹏狮 《生态学杂志》2005,24(7):751-755,762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高纬度,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有其独特的气候变化特点。利用东北地区近44年来较密集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Yamamoto检测、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时空变化规律、突变特征和暖干化趋势等,并初步探讨了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总体气候变化存在暖干化倾向,气候暖干化趋势存在着季节性差异和地域性差异,暖干化趋势在夏、秋季及环境脆弱区的三江平原和科尔沁沙地及周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