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鱼生  喻华  冯文强  王正银  涂仕华 《生态学报》2013,33(19):6335-6344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Cd、Hg、Ni、Cu、Pb、Cr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0.709、0.187、32.08、34.12、31.52、82.13 mg/kg和7.25 mg/kg;Cd、Ni、Cu和Hg 4种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Ⅱ级标准值样本比例分别为87.34%、8.23%、3.80%和3.80%,Cd含量超标严重。7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幅度为18.35%-49.03%,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Ni、Cr、Pb。75.32%的样本达到中度或较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区域整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98.65),Cd和Hg为高生态风险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分别为62.27%和20.78%,As、Pb、Cu、Ni、Cr为低生态风险元素;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边和绵远河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因此,成都平原水稻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农产品Cd和Hg污染。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前后经服用中药砂仁调理后肠道菌群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 选用10只昆明种小鼠,正常培养7 d,适应环境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菌群稳定后按100 mg/kg的头孢拉啶灌胃,每天灌胃2次,连续5 d,每天取粪便1次;上述小鼠随机分为两个组,自然恢复组(饲喂基础饲料)和砂仁处理组,每组5只。3 d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提取细菌总DNA,以16S rRNA基因V3区通用引物扩增,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DGGE电泳及指纹图谱分析并切胶测序比对。结果 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增加,砂仁处理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指纹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与自然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可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而中药砂仁对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利用显微解剖和测量,研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下唇腺解剖构造及其在不同类型个体间职能的分化。黑翅土白蚁的下唇腺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侧构造由9~11个腺泡群、1个下唇腺囊及相关的导管组成。每侧的腺泡群导管与下唇腺囊导管首先汇合成分导管,两侧的分导管在舌基部后方汇合,形成一条主导管,主导管开口于舌基部下方。黑翅土白蚁下唇腺发达程度与个体的职能有关。有翅成虫下唇腺最发达,3龄无翅芽若虫下唇腺最小。巢内工蚁是口交哺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在下唇腺长度、腺泡直径及腺泡数量方面均极显著高于采食工蚁。兵蚁下唇腺及下唇腺囊转化为与防卫职能相关的器官。前兵蚁与兵蚁下唇腺囊均发达,老龄兵蚁下唇腺囊内充满黄色粘稠液体。冰冻保存后下唇腺明显缩小。冰冻保存后下唇腺腺泡直径的校正系数为1.19,腺泡群长度校正系数为1.14。  相似文献   
24.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双外耳道的曲霉病。方法取双耳耵聍行真菌直接镜检,将耵聍接种到沙堡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rDNA序列分析。结果耵聍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耵聍在沙堡培养基25℃培养长出沙褐色菌落,28℃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分生孢子头呈柱状,顶囊半球形,直径约10μm,小梗双层,两层小梗的长度无明显差别,平行紧密生长在顶囊的上2/3处。分生孢子呈球形,小而光滑。分生孢子梗壁光滑、透明。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rDNA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 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土曲霉菌株ATCC1012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鉴定为土曲霉。患者外用4%氟康唑注射液直接滴耳,2次/d,治疗1个月后痊愈。结论确诊1例双外耳道土曲霉病,局部应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曲霉病有效。  相似文献   
25.
水分是限制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损失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凹凸棒土(ATP)作为一种黏土矿物,其亲水性和吸附性对限制土壤蒸发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干旱与半干旱区3种不同质地的典型土壤(黑垆土、黄绵土、风沙土),设置5种ATP添加量(0%、1%、2%、3%、4%),使用微型蒸发器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土壤蒸发试验,探究ATP添加对不同土壤蒸发过程和蒸发面裂缝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ATP添加量<3%时,在同一种土壤下累积蒸发量与蒸发损失率随ATP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ATP添加量为3%时,黑垆土、风沙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均减小,黄绵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增加;ATP添加量为4%时,黑垆土的累积蒸发量减小、蒸发损失率增加,风沙土的累积蒸发量增加、蒸发损失率减小,黄绵土的累积蒸发量和蒸发损失率均减小。不同土壤平均累积蒸发量表现为:黑垆土>黄绵土>风沙土。在同一种土壤的整个蒸发过程中,施加AT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对照。累积蒸发量与时间平方根关系的模拟结果表明,蒸发结束时ATP处理下土壤样品可以释放的水量高于对照。添加ATP后黑垆土和黄绵土的裂缝面密度显著增加,风沙土裂缝面密度随AT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土壤的裂缝面密度在ATP添加量为4%时均达到最大值。ATP添加量为3%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砾石含量对塿土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土质坡面为对照,研究5种砾石含量(10%、20%、30%、40%、50%)堆积体坡面在不同降雨强度(1.0、1.5、2.0、2.5 mm·min-1)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平均径流率在2.18~13.07 L·min-1,不同雨强条件下平均径流率均在砾石含量10%(或20%)和50%时分别达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流速在0.06~0.22 m·s-1,流速变化复杂,砾石含量越小,流速变幅越大,变异系数也越大,砾石含量10%时平均流速最大。砾石的存在可有效抑制产沙,最大减沙效益可达84.2%,雨强相较于砾石含量对平均产沙率的影响更大。偏相关分析表明,平均径流率、流速、产沙率均与砾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产沙率与平均径流率、平均流速以及二者交互项均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关系,其中,与平均径流率的相关性最强。本研究可为塿土区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治理和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砂仁叶片光破坏的防御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报告了生长于热带林窗向阳处砂仁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及阻止卷叶和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对它的影响.受强光照射,砂仁叶片迅速卷起.在雾天上午光强还相当弱(低于100μmol m-2s-1)时,砂仁叶片就发生光抑制,中午最重,下午当光强减弱时,光抑制逐渐得到缓解.其热耗散(qN、NPQ)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且下午仍在缓慢增加.阻止卷叶使强光下砂仁叶片光抑制加剧,F0、NPQ升高.DTT处理也使光抑制加剧,F0升高,且使PSⅡ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夜间2300各处理的荧光参数基本恢复.卷叶、叶黄素循环和PSⅡ可逆失活3种保护机制在同种植物中依次启动的现象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28.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施肥原理和模型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推荐施肥的需求矿质营养学说是施肥最基本原理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主动施肥时期的开始。从早期的定性施肥阶段 ,发展到今天的定量施肥阶段 ,如何确定施肥量一直是施肥技术的核心和难点。测土是定量施肥或精确施肥的前提。然而 ,测土本身存在各种偏差或精度、测土需要费用 ,本文仅对代表性的不测土施肥模型及其原理进行评述。即使有了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结果 ,如何将其转化为一季内土壤提供的养分量一直是个理论难题 ,特别是N素土壤供应量更为难测或难以估算。因此 ,如何在使用定量施肥模型的同时 ,而又将土壤养分因…  相似文献   
29.
土沉香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30.
对土曲霉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LiCl诱变以及代谢终产物抗性菌株选育。代谢终产物抗性菌株选育是一种有效的遗传育种方法,能显著提高产酸量。得到一株代号为At394的菌株,以玉米淀粉部分水解糖为碳源,产酸量为53.9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2.6%。糖酸转化率为61.5%,为所有筛选菌株最高。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分析证实所得产物为衣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