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525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复合水解酶黑曲霉HD—1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永泉  赵小立 《真菌学报》1995,14(3):226-233
黑曲霉HD-1是一株分泌高单位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多种水解酶的生产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扩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酶活可达;酸性蛋白酶1.1万U左右,果胶酶9千U以上,纤维素CX酶1.1万U左右,纤维素CL酶4千U以上,糖化酶7千U左右。  相似文献   
92.
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铅在国道附近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其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浓度与汽车流量成正比,而与风速、温度等相关性不明显;距公路越远,土壤及小麦中铅的含量越高,含是与距离呈一定的匀相关性,5m及60m为其转折点;铅在土壤中由上上及在小麦体中由根向茎、穗的迁移较小;小麦各器官中铅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穗〉茎〉籽。叶片、穗尚从大气中直接部分铅。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中,各器官积累铅量不同,其积累  相似文献   
93.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88,自引:19,他引:169  
刘绍辉  方精云 《生态学报》1997,17(5):469-476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和根系产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在受到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随着人类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已有工作,讨论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湿润地区森林植被的土壤呼吸与纬度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与年均温的关系,得出了全球范围的Q10值为1  相似文献   
94.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李卓玉袁静明(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太原030006)关键词细胞凋亡蛋白水解酶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清除无用或有害细胞的细胞消亡过程,有一些蛋白水解酶参与其事,下面予以简介:1.ICEICE即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BaP在土壤水稻系统中传输模型,并对其在系统各组分中的含量变化做了定量分析。实验求得了BaP在系统各相间传输速度常数和分配系数。揭示了水中BaP向水稻体传输路径和它们的速度大小。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比其从土壤中吸收的速度高4倍,水中BaP向土壤沉积速度比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高7倍。水中BaP在迁移到达水稻体之前,绝大部分被土壤牢牢吸附而很难被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实测数据,利用MV/6000电子计算机构造了趋势方程,并作了F检验,F0.25=2.68,F0=193.99,效果良好。以此为基础可以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利用MV/6000电子计算机绘制三维空间趋势面图形,直观地反映了东北草草原土壤分解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证明,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影响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97.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斌  张桃林 《生态学报》1995,15(4):413-419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一种能将任何克隆基因转入植物细胞的方法,而不论其基因末端或中间的限制酶切点如何。已经构建了一种寄主范围很广的中间载体pGV1117,在其兰曙红着色的pTiC58质粒右端T-区片段含有Hind Ⅲ-23。利用EcoRI甲基化酶和EcoRI接头的连接在胞内所起的保护作用、将带有兔子β-珠蛋白基因的一段染色体DNA插入pGV1117质粒。转移到根瘤病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以后,通过体内重组把该基因插入pTiC58的T-区。受损伤的烟草幼苗被感染后,导致完整的珠蛋白基因作为T-DNA的一部分而转入植物基因组。虽然,在组织培养期间,这个基因能被稳定保留,但是在转化植株细胞中没有检测到β-珠蛋白特异的转录本。  相似文献   
99.
100.
发根土壤杆菌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发根土壤杆菌农杆碱型15834、A_4菌株和甘露碱型8196、K_(599)菌株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结果表明:除K_(599)菌株外,其余三种菌株都能诱导产生甘草发状根无性系。其中15834菌株的诱导率最高,下胚轴的诱导率高于子叶。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感染后4天左右,下胚轴维管束鞘外细胞、特别是形成层部分细胞大量启动形成分生细胞及分生细胞团,并进一步分裂形成根原基。6—8天后根原基具单向极性生长形成完整的发状根结构。发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高压纸电泳检测到发状根中存在农杆碱及甘露碱,说明Ri质粒T-DNA编码的这两种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在甘草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