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1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270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玉米应对不同滴灌模式的响应机制,为吉林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和2021年,在可移动式防雨棚内展开试验,设置L1(垄上滴灌,300 mm)、L2(垄上滴灌,400 mm)、L3(垄上滴灌,500 mm)、Q1(浅埋滴灌,300 mm)、Q2(浅埋滴灌,400 mm)和Q3(浅埋滴灌,500 mm)共计6个处理,研究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叶片光合响应特性、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量子密度超过400μmol·m-2·s-1时,相同光量子密度下Q2、Q3与L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高于L1、L2和Q1处理;L3、Q2与Q3处理的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和光饱和点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L1、L2和Q1处理;当CO2浓度超过200μmol·mol-1时,相同CO2浓度条件下L1、Q1和L2处理的Pn显著低于L3、Q2和Q3处理;L3、Q2和Q3处理的CO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出适于桃苗圃利用的除草剂,以桃砧木品种‘Nemaguard’幼苗为材料,通过土施11种推荐剂量的除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处理后桃砧木幼苗药害等级、营养生长、根系结构、叶片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施精喹禾灵对桃砧木幼苗无明显药害,而其他10种除草剂处理后,砧木幼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斑枯等症状。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造成砧木幼苗迅速萎蔫枯死,药害指数(PI)为100.0%,土施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乙草胺和二甲四氯钠后,PI均超过65.0%。与清水对照相比,所有除草剂均不同程度抑制砧木幼苗叶面积增长,其中幼叶面积和成熟叶面积分别减小10.0%~56.2%和5.8%~44.4%。除精喹禾灵外,供试除草剂均提高了砧木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并显著抑制砧木根系生长,其中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较对照分别上升21.2%~145.0%和36.9%~291.4%,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减少37.3%~75.3%、35.7%~83.0%、44.3%~89.9%和42.6%~73.7%。精喹禾灵、硝磺·莠去津、...  相似文献   
73.
研究自然保护地政策的生态成效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和治理。以三江源地区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考察了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布局特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刻画了自然保护地政策生态成效在自然保护地内外的空间差异性,结合最小二乘法和实地调研结果探究了保护地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政策实施以来,三江源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越来越明显,未利用地转化为生态地类是促进生态提升的最主要的用地变化类型。集中连片分布的大型保护地生态成效明显,而分布零散且靠近行政边界的小型保护地生态成效相对较小;尽管保护地生态成效优于非保护地,但保护地与周围地区的生态提升具有同步性。保护地政策通过在保护地内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显著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采取限牧禁牧、引导转业转产等措施减轻了农牧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未来应推动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公园和周边区域的一体化保护和联动治理,帮助农牧民进一步拓宽生计方式。  相似文献   
74.
准确高效获取土壤水盐信息是盐碱地改良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本研究以地面野外高光谱反射率和实测土壤水盐含量为数据源,利用分数阶微分(FOD)技术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步长为0.25的处理,从光谱数据与土壤水盐信息相关性层面筛选FOD阶数,构建二维光谱指数,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立土壤水盐含量反演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OD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高光谱噪声并挖掘潜在光谱信息,提高高光谱反射率与土壤含水量(SMC)、pH值和含盐量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分别提升0.98、1.35和0.33。与一维光谱相比,FOD结合二维光谱指数筛选的特征波段组合对SMC、pH值和含盐量的响应更敏感,分别以1.5、1.0和0.75阶为最优,其中,SMC最大相关系数绝对值的最佳组合波段为570、1000、1010、1020、1330和2140 nm; pH值为550、1000、1380和2180 nm;含盐量为600、990、1600和1710 nm。相较于原始光谱反射率,SMC、pH值和含盐量最优阶次估算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p2)最高...  相似文献   
75.
边琦  王成  程贺  韩丹  赵伊琳  殷鲁秦 《生物多样性》2023,31(1):22080-67
鸣声是鸟类之间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这为通过声学监测评估鸟类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利用声学指数快速评估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新兴的调查方法,但城市森林中的复杂声环境可能会导致声学指数的指示结果出现偏差。为了解声学指数在城市森林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设置了50个矩阵式调查样点,于2021年4–6月每月进行1次鸟类传统观测和同步鸣声采集,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来探究声学监测的有效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评估6个常用声学指数与鸟类丰富度和多度的关系,并衡量了每个指数的性能。结果表明:(1)本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0目23科35种,通过声学监听识别的总物种数与传统鸟类观测相等,但具体鸟种存在差异;(2)不同月份间声学指数与鸟类丰富度和多度的相关性有明显差别,声学复杂度指数(ACI)和标准化声景差异指数(NDSI)优于其他指数,是评估鸟类多样性的关键变量;(3)声学指数对鸟类多度的预测能力(R2m=0.32,R2c=0.80)要高于丰富度(R2m=0.12,R2c=0.18)。声学指数为快速评估生物多样性提...  相似文献   
76.
蚯蚓(地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类中药资源,在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为大量获取野生蚯蚓,高效获取蚯蚓的方式“电击”法应运而生,但过度攫取可能会威胁蚯蚓的野外生存。为了解“电击”蚯蚓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影响,本文利用1998年2月至2022年7月的地龙市场价格数据及2004-2021年的市场供应量和需求量数据,分析了地龙市场价格的波动规律及其与供应、需求间的关系,并通过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模型探究了“电击”蚯蚓对供应量和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1998年以来,地龙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规律,截至2022年产新季地龙干重价格涨至175元/kg;(2)地龙市场价值逐年增加,目前价格偏离价值,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3)2013年“电击”法推广后,与未进行“电击法”推广的预测结果相比较,在控制需求的情况下,地龙供应量显著增加,市场价格显著下降。相较于未进行“电击法”推广的预测结果,供应量的平均值相对增加40%,价格相对下降44%。为加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强烈建议加快建立野生药用动物资源的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强化野生药用动物资源市场秩序整顿...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血乳酸(Lac)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30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4例、中危组140例、高危组36例、极高危组10例,且根据其入院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1)和存活组(n=199)。收集AUGIB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Lac、RDW水平并计算qSOF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SOFA评分和血Lac、RDW对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qSOFA评分和血Lac、RDW水平依次升高(P<0.05)。230例AUGIB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率为13.48%(31/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GBS评分≥6分及休克指数、qSOFA评分、血尿素氮、血Lac、RDW水平升高为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qSOFA评分、血Lac及RDW单独预测。结论:AUGIB患者qSOFA评分、血Lac及RDW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睾酮指数(FAI)联合血清促性腺激素平抑因子(GnSAF)、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197例PCOS不孕患者为PCOS组,根据IVF-ET治疗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失败组和妊娠成功组,另选取同期68名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收集PCOS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计算FAI并检测血清GnSAF、SHBG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AI和血清GnSAF、SHBG对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PCOS组FAI和血清GnSAF水平高于对照组,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97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成功率为51.27%(101/197)。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失败组体质指数、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抗苗勒管激素(AMH)、FAI、GnSAF高于妊娠成功组,FSH、受精率、优胚率、SHBG低于妊娠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增加和LH、LH/FSH、AMH、FAI、GnSAF升高为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SHBG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I和血清GnSAF、SHBG联合预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AI、GnSAF、SHBG单独预测。结论:FAI和血清GnSAF、SHBG水平联合预测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妊娠结局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CD64指数、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干扰素-γ(INF-γ)水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关系及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耐多药组113例、多耐药组60例、耐单药组110例、非耐药组125例,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根据耐多药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痰菌是否阴转分为阴转组和非阴转组,并观察MDR-PTB患者治疗前后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影响MDR-PTB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高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耐多药组、多耐药组患者的血清INF-γ水平低于耐单药组、非耐药组(P<0.05)。治疗6个月后,MDR-PTB阴转组患者的CD64指数、血清sTREM-1水平显著低于非阴转组,血清INF-γ水平显著高于非阴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3个肺野、肺结核空洞、耐药种数≥3种、CD64指数(较高)、sTREM-1(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NF-γ(较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D64指数、血清sTREM-1、INF-γ与肺结核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后CD64指数、血清sTREM-1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危险因素,而INF-γ升高是MDR-PTB患者痰菌阴转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胸痛来我院检查并收治的185例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是否为CHD分为CHD组(120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36例、中度狭窄亚组55例、重度狭窄亚组29例。入院后检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对CHD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HDL-C、ApoA1水平降低(P<0.05)。轻度、中度、重度狭窄亚组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依次升高(P<0.05)。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联合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且联合预测CHD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