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稻田土—水系统中磷素行为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土壤测试表明供试土壤已富P.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肥投入提高了土壤树脂P和田面水总P水平,且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施P后的20d内,有机无机配施P肥对土壤有效P的贡献大于单施化肥P,在施P第7天时,有机无机配施P的田面水总P水平是单施化肥P的3.4倍,是施P量2倍的处理III的2.8倍,与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其田表水P素流失潜能较单施化肥大,经33d后,P肥结构对田面水P素的影响不明显,两次水稻季节性排水而导致的P素净流失负荷和P素表观流失率变幅分别为-0.039-0.076kg.hm^-2和0.034-0.100% ,从减少水稻田排水P素流失角度考虑,可以认为,施P或土层被搅动后1周内是控制P素流失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42.
记述了中国湖南省(虫窒)(虫当)科Ctenizidae拉土蛛属Latouchia 1新种:湖南拉土蛛 Latouchia hunanensis sp. nov..新种与Latouchia cornuta Song, Qiu et Zhang,1983相似,但两者的纳精囊形状明显不同.新种以模式产地而命名.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43.
土-水介质中低放核素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各种人为因素使人类生态环境的放射性核素本底值不断增加,这些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水-土介质,可通过各种途径产生污染危害,常规的化学或物理方法不适用于水-土介质中低放核素污染物的治理,人类企图开发出新的修复技术以对付低放核素的污染问题,生物修复以其低成本,环境搅动性少等优点而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介绍了环境中低放核素污染物的来源和低放核素生物修复的概念,并就国内外低放核素生物修复研究状况作一归纳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放核素生物修复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4.
离子束注入对衣康酸生产菌种的改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10keV、剂量5.2×10~(14)~5.2×10~(15)ions/cm~2的氮离子注入衣康酸生产菌株土曲霉A9003,在2%LiCl抗性平板筛选到一株能在39℃发酵的衣康酸高产菌株。该菌株在30L发酵罐发酵产酸7.5%,转化率60.1%,发酵周期50h。  相似文献   
45.
光照、温度和盐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亚适宜温度为15-20℃。从20℃起,温度越高,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0.2mol/L的NaCI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盐溶液中处理9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不同浓度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要比蒸馏水中的低,表明NaCI处理后的部永久地失去萌发力。  相似文献   
46.
衣康酸生产菌种的定向选育和产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高温复合诱变处理衣康酸生产菌株土曲霉构Aspergillus terreus As3.2811,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乎板定向筛选高产菌株,获得产酸率较其亲株提高了5倍以上的突变株。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突变株的适宜产酸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批补糖发酵可提高其产酸率高达39.92%。  相似文献   
47.
邓占球 《古生物学报》2002,41(2):280-282
串管海绵的Amblysiphonella属在桂林地区融县组的发现,填补该属在晚泥盆世地质历程中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外已出版地质文献中未记载该属在泥盆系发现的种。  相似文献   
48.
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 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 96 4和维内土厉螨 Ololaelapsveneta( Berlese,1 90 3)在所查到的文献中仅描述了雌螨和雄螨[1 ,2 ] ,本文描述其若螨。文中测量单位为μm,括号内为测量均值。1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964  形态描述 后若螨 (图 1 - 3)体黄色 ,近圆形 ,长宽 51 7- 6 55× 4 0 2 - 540 ( 577× 4 6 6 )。背板覆盖整个或几乎整个背面 ,有深而狭的侧切口。背板前区有毛 1 9对 ,后区 1 4对 ,均细小 ,另有若干对小圆孔。胸板长 2 30 - 2 6 4( 2 37) ,St2…  相似文献   
49.
土壤测试表明供试土壤已富P.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肥投入提高了土壤树脂P和田面水总P水平,且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施P后的20d内,有机无机配施P肥对土壤有效P的贡献大于单施化肥P.在施P第7d时,有机无机配施P的田面水总P水平是单施化肥P的3.4倍,是施P量2倍的处理Ⅲ的2.8倍.与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其田表水P素流失潜能较单施化肥大.经33d后,P肥结构对田面水P素的影响不明显.两次水稻季节性排水而导致的P素净流失负荷和P素表观流失率变幅分别为-0.038~0.076kg·hm-2和0.034~0.100%.从减少水稻田排水P素流失角度考虑,可以认为,施P或土层被搅动后1周内是控制P素流失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对楸树幼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楸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计0(CK),10(T1),15(T2),20(T3)4种微生物菌剂施用量,测定幼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组成结构、土壤酶和土壤养分等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楸树幼苗的生长,株高、地径、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T2处理下促生效果最好。(2)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P<0.05)。(3)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高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使土壤中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提高,可使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21.88%-103.56%(P<0.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提高66.28%-65.97%(P<0.05),酸杆菌属(Acidibacter)的相对丰度提高12.76%-38.06%。(4)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和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因此,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通过影响植物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促进楸树幼苗的生长。这一研究结果为楸树繁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亦为将其用于困难立地及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