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L-多聚赖氨酸、聚乙烯亚胺及L-多聚鸟氨酸三种多聚阳离子对壳聚糖进行共混修饰,制备了三种共混材料.在这些材料表面吸附了血清白蛋白,并利用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白蛋白吸附到材料表面后的构象变化.结果显示,与天然状态相比,白蛋白吸附到共混材料表面后,其α-螺旋、β-折叠及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研究MC3T3-E1细胞在这些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发现细胞的增殖与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变化有一定关系,在吸附的白蛋白构象与天然构象最接近的共混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增殖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72.
胶毒素与BS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荧光、圆二色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波谱法研究胶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胶毒素主要靠疏水作用与BSA结合, 而对其内源荧光产生猝灭作用,其淬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胶毒素与BSA的结合常数为7.2×103 L/mol。圆二色光谱检测发现, 随着胶毒素浓度的增加, BSA的a-螺旋数量也增加, 当胶毒素浓度为BSA浓度的100倍时, BSA的a-螺旋增加40.1%, 表明胶毒素与BSA的结合改变了BSA的空间构象。  相似文献   
73.
在不惊扰蜘蛛的情况下对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和圆尾肖蛸Tetragnatha vermiformis的个体大小与蛛网粘丝区面积问的相关性进行了野外观察。主要测量了蜘蛛体长、蛛网粘丝区直径、蛛网框丝固着点间最大距离、网中枢到地面或水面距离、网平面与水平线的夹角等参数;另外还对蛛网框丝固着点间最大距离作为圆网蛛网址选择行为量化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蜘蛛体长与蛛网粘丝区面积以及蜘蛛体长与蛛网框丝固着点间最大距离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悦目金蛛体长与蛛网粘丝区面积的相关性高于圜尾肖蛸,这可能与悦目金蛛在其生境中易于找到框丝固着点、而圆尾肖蛸在其生境中较难找到框丝同着点有关;  相似文献   
74.
We previously identified a matrix protein, MSI7, from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DGD site in the N-terminal of MSI7 is crucial for its role in the shell 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pressed a series of recombinant MSI7 proteins, including the wild-type and several mutants directed at the DGD site, using an Escherichia coli expression system to reveal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MSI7. Furthermore, in vitro crystallization, crystallization speed assay, an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metry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ld-type MSI7 could induce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and inhibi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However, none of the mutants could induce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but all of them could inhibi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to some extent. And all the proteins accelerated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SI7 could contribute to aragonite crystallization by inducing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and inhibi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which agrees with our prediction about its role in the nacreous layer formation of the shell. The DGD site was critical for the induction of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相似文献   
75.
蒋月丽  郭予元  武予清  苗进  巩中军  段云  李彤 《昆虫学报》2013,56(12):1397-1403
圆偏振光在地球环境中是很少见的, 来自珠宝金龟甲体壁反射圆偏振光是稀有的自然资源之一。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与其他珠宝金龟甲一样其体壁能够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为了解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感知能力, 本研究利用室内行为、 田间诱集与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 ERG)等方法研究了铜绿丽金龟对圆偏振光的响应。室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铜绿丽金龟对左旋圆偏振光与右旋圆偏振光的趋光反应明显低于非偏振光, 避光反应明显大于非偏振光, 且对左旋圆偏振光的趋、 避光反应均大于右旋圆偏振光。田间选择试验结果显示, 铜绿丽金龟对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选择明显低于非偏振光, 且右旋大于左旋圆偏振光。电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与非偏振光一样, 均能引发铜绿丽金龟的ERG反应, 且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体壁能够反射产生左旋圆偏振光, 且能够感知和区分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 说明铜绿丽金龟存在偏振视觉, 具有圆偏振光敏感性。  相似文献   
76.
昆虫对偏振光的响应及感受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振光是不同于普通光源的一种光, 常指光矢量在某一个方向振动的光波, 可分为线性偏振光、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等。目前已经发现自然界的偏振光影响许多昆虫的行为, 如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飞行导航、 蛱蝶Heliconius cydno chioneus的觅偶、 凤蝶Papilio aegeus产卵场所的选择等。金龟子对圆偏振光的反射可以作为一种分类的性状。昆虫复眼背部边缘区域(dorsal rim area, DRA)小眼是感受偏振光的主要器官, 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前视神经节是蝗虫偏振视觉通路的一部分。在匈牙利, 已经开始利用偏振光研制步甲等昆虫的诱捕器。  相似文献   
77.
菌株SCY311是从河南省凤凰山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一株放线菌。为了明确其分类地位, 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分测定等传统分类学方法的基础上, 测定和分析了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 菌株SCY311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基内菌丝呈褐色; 气生菌丝灰色至鼠灰色, 不产生可溶性色素, 无吸水现象; 孢子链卷曲, 末端形成闭合或开放螺旋; 孢子椭圆或圆柱状, 表面形成结节状突起; 生理生化特征和在国际链霉菌计划(ISP)培养基上的培养特  相似文献   
78.
报道了五大连池地区枝状地衣4属32种,其中圆鳞石蕊(Cladonia trassii Ahti)为中国新记录种,裸柄石蕊(Cladonia gymnopoda Vain.)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7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对32种地衣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属于6个地理成分:环北极成分(50%),广布成分(25%),东亚成分(9%),欧亚成分(6%),泛热带成分(6%),中国特有成分(3%);并对32种地衣的基物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9.
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是甘草主要活性组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然而,其对BLM解旋酶的抑制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注视甘草次酸对BLM解旋酶构象、二级结构和生化活性的影响.圆二色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显示,GA可破坏BLM642-1290解旋酶α-螺旋结构,改变其构象,并具有2个结合位点.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和自由磷检测证明,G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BLM642-1290解旋酶与底物dsDNA及ssDNA的结合,抑制BLM642-1290解旋酶活性及ATP酶活性,且抑制类型为混合抑制.综上所述,本文证明GA可通过结合BLM解旋酶,改变BLM解旋酶构象,抑制BLM解旋酶与DNA的结合,从而抑制BLM解旋酶的生化活性.我们的发现将对深入认识GA的抗肿瘤作用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0.
记述手绥螨属一新种,即圆肛手绥螨Cheiroseius cyclanalis Ma,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